张自忠生前曾留下两封信,一封致自己的副将,一封致将士们,却没给家里留下只言片语……
1940年5月1日,枣宜会战打响,这是武汉会战后,日军对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作战。
战前,张自忠亲自写信告谕官兵: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在枣宜会战前线,张自忠又给部下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写下一封亲笔信:
“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这两封遗信,道出了张自忠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发自肺腑,字字千钧。
1940年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调集15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张自忠亲自率领部队与日军决战。日军以飞机和大炮轰击鄂北南瓜店,张自忠派自己的卫队前去增援。一颗炮弹突然在指挥所附近爆炸,弹片炸伤了张自忠的右肩,紧接着一颗流弹又击穿他的左臂,鲜血染红了军装。张自忠强撑着给第5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一份报告,并告诉副官:“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张自忠此时已两处负伤,正在包扎第二处伤时,敌弹又洞穿了他的前胸。他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这时,有数名日本兵搜索而来,张自忠就势抓住敌枪,一跃而起,还未站稳,就被日军猛刺一刀。
张自忠牺牲时身中7弹。这位年仅49岁的抗日爱国将领的牺牲,令全国悲悼。5月23日,他的灵柩由10万民众护送,在宜昌上船、送到重庆,葬在北碚的梅花山。遗体转运途中,各地群众冒着被敌机侵袭的危险,自发前往迎送,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敬仰。
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称赞:“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资料来源:共青团中央、新华网、央视新闻、光明网等)
整理:王韵 杜汶纹
设计:任艺帆 李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