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一家三兄弟的戍边故事,走进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感悟新兵成长路径——
戍边卫国正青春
■孙崇峰 黄 超 牛小龙 解放军报记者 欧世金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习主席说:“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生逢伟大时代,每一个当代青年都应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芒。去年3月,来自江苏泰州的张世龙、张亚龙、张玲龙三兄弟告别双亲,来到祖国西北边疆服役。在干部骨干的真诚关爱和悉心帮带下,他们在火热军营里摸爬滚打,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战士。
热血青春, 献给祖国边疆。一年多来,他们在艰苦中磨砺,在温暖中前行,虽屡遇挫折,但初心不改,始终坚信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在新时代军营里奋力驰骋,留下属于各自的靓丽青春诗行。
眼下,又到夏秋征兵季,很多有志男儿纷纷把目光投向军营,投向边关,投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什么样的人生最有意义?什么样的舞台最易出彩?什么样的青春最值得回忆?张世龙等三兄弟卫国戍边的成长经历,犹如一份优秀的答卷,或许能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提供有益启示,为大家推开一扇“窗”。
心中有英雄,脚下有方向
有人说,思路决定出路, 选择决定人生。张世龙、张亚龙、张玲龙三兄弟报名应征后面临的第一个选择,是去哪里当兵。
去哪里当兵?对他们来说,遥远而陌生的新疆似乎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有亲友劝他们:不如去离家近又繁华的沿海省份。
可刚跨入征兵大厅那一刻,三兄弟的注意力就被一幅硕大的中国地图吸引了:只见在祖国版图上,雄鸡尾巴处的广袤新疆显得醒目而神秘。
三人碰起头来:我们的家乡在东南沿海,儿时的玩伴,高中的同学,这几年有几个陆续参了军,在东北和西南的部队服役,只有西北还是空白。
“要不去新疆填补空白?”老三张玲龙首先提出建议。他的好友刘卞煜曾在驻西安某武警部队服役,退役复学后,又在毕业季准备二次入伍。两人读书时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共同的“偶像”是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刘卞煜入伍后,一有闲暇,就跟张玲龙电话分享部队生活,让他羡慕不已。
“从东南到西北,这是离家最远的地方”“江南水乡去的人,能不能适应西北的干燥气候,能不能适应西北的重口味” ……老二张亚龙则冷静分析着担忧的问题。
“苦地方、累地方,才是磨炼人的好地方。” 作为兄弟三人中的大哥,向来稳重的张世龙鲜明亮出态度,“我们是杨根思英雄的同乡,当兵不是去过舒服日子!要去就去最艰苦、最遥远的地方!”
去新疆!三人主意打定,“三股劲拧成一股绳”。当征兵干事询问他们意愿时,三兄弟毫不犹豫地写下入疆申请书。
儿子们的选择,妈妈陈冬林既支持又不舍。但生活在泰兴这片红色基因浸染的土地上,“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三个不相信”精神,早已烙进人们的心灵深处。
自打三兄弟记事,父母就常带着他们到附近的海军舰艇文化园参观,在感悟共和国海军向海图强的伟大征程中,三兄弟播下了从军报国的种子。
张亚龙清楚地记得,小学的第一次春游就是去祭扫杨根思烈士陵园。
那天松柏肃立,细雨霏霏,他和小伙伴们一大早就徒步出发,鲜艳的少先队旗在前方飘扬。在烈士衣冠冢前,班主任深情讲述着英雄血洒小高岭的故事:1950年11月29日,长津湖战役中,连长杨根思带领一个排奉命坚守1071.1高地东南侧的小高岭。当敌人发起第9次进攻时,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一人。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8岁。
“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英雄先辈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也许就是从这天起,参军报国成了三兄弟乃至班里很多孩子共同的梦想。
考虑到三胞胎的身份“自带流量”,当地征兵办也很早就关注到了他们。考虑到动员三胞胎应征入伍会引发示范效应,就多次上门家访做工作。
“能不能让他们读完大学再去?”父母看得更远,他们知道儿子们只有学历更高、能力更强,掌握一门技术再入伍,才能在部队发挥出更大作用、做出更多贡献,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他们把三个儿子供上了大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三年后,三兄弟大专毕业,揣着计算机、机械、建筑与工程技术三个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第一时间到征兵办报名应征。
早就听说新式迷彩服上印有中国地图,刚领来新军装,三兄弟就迫不及待换上,互相帮着找起了中国地图。迷彩服的中国地图印在胸前的位置。
“你们这叫‘祖国在心中’,以后要好好保家卫国,守好边疆。”看着儿子们激动的模样,父亲张玉贵激励他们到部队要干出个样子,为英雄的故乡争光。
受疫情影响,父母那天只能远远看着胸戴红花的三兄弟登车远去,连和儿子们一个拥抱都是奢望。那时有亲戚问陈妈妈,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怎么舍得把三个儿子都送进军营,身边一个都不留?
陈妈妈从口袋里小心地掏出一张全家福,眼神满是不舍,她喃喃道:“哪里能舍得,可我知道没有国哪有家!我们不能只想着国家为我们做什么,也要问问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革命战争年代,到处涌现父母送子、妻子劝郎、兄弟争当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动人场面。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多像张玉贵和陈冬林这样的父母,毅然把家中儿女送进军营从军报国。
正因如此,英雄故里春暖常在。
正因如此,人民军队英雄辈出。
张世龙训练淬火。
张亚龙(中)与战友巡逻。
张玲龙(前排左三)与战友们比拼。
在温暖中前行,在关爱中成长
三胞胎,走到哪里都难免惹人关注。聊起他们刚刚入伍时的“囧事”,战友都打开了话匣子。
第一次练队列,带了2年新兵的班长曾张友,就被张亚龙的“蹩脚”动作整得哭笑不得。那次,他下达“前后距离1.5米,左右间隔1米,散开——”口令,结果只有张亚龙那列没有对齐。
曾张友急了,问道:“为啥没对好间距?”张亚龙却直接躺在地上,他一边用身体比对长度,一边坚持说:“班长,我没错!”
执拗的性格,让张亚龙仿佛与军营格格不入。那天他和大哥、小弟视频聊天,发现兄弟三人都在经历初入军营的考验——
干燥的气候,让他们身体极度不适;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付出更多时间加练体能;身体协调性差,他们在队列、刺杀、器械等课目的表现上并不突出,走队列顺拐、器械上不去、投弹扔不远……兄弟三个你一言我一语,气氛越说越凝重。
怕什么,来什么。对兄弟三人而言,训练间隙的小比武,绝对算得上是“窒息时刻”。每当班长抽选人员时,他们心头都会格外紧张。
“也许是我不适合部队,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关键时候总掉“链子”,也让三兄弟反复陷入自我怀疑。他们满怀信心而来,虽然战友嘴上不说,他们心里却更加自卑难过。
不抛弃,不放弃——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班长的关心、战友的帮助,仿佛是一束照亮三兄弟青春军旅的光,成为激励他们前行的力量。
班长潘德右对张世龙格外关注,张世龙却时不时地“冒泡”拖全班的后腿。但潘德右带兵也有自己的执着:“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没能力的班长。”
刚来新疆时,张世龙并不适应西北的干燥环境,吃不惯面食的他常常吃不饱,训练一阵子就开始饿得没力气。潘德右会偷偷为他准备巧克力,还协调炊事班长每顿都为他准备米饭。
张世龙更不会忘记,他和潘德右班长的“一碗面”交情。一次上级来新兵大队检查,张世龙匆忙塞进被子的个人物品被发现,队干部严肃批评了潘德右。
这让张世龙陷入深深自责之中。那天中午,他没去食堂吃饭。潘德右发现了,专门让炊事班长为他煮了一碗面。当潘德右端着那碗热气腾腾的面,出现在张世龙面前时,他的眼圈一下子红了。
“班长是战士在军营的第一位老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后的一次视频电话中,张世龙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了两个弟弟。他们互相鼓励,并下定决心,要跟着班长学本事,谁也不能“拖后腿”。
每一种努力,都会被关注。张亚龙性格内向,每次一站到队列前就紧张,班长曾张友偏要锻炼他——班务会,让他第一个发言,团小组会安排他作总结,读书分享会让他准备交流;教育课上干脆坐到他旁边,一到干部提问时,曾张友就用胳膊碰他一下,提醒他要“举手报告”。
渐渐地,张亚龙开始适应了这种“被关注”的感觉。第一次参加新兵演讲比赛,他刚上场因为紧张,底气不足。一瞬间,他看到曾张友鼓励的眼神,接下来他的表现,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走下讲台的一瞬间,看到班长赞许的目光,张亚龙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
成长就是这样,从胆怯到主动、再到胜任,张亚龙每天在进步中汲取力量,他时不时把自己的收获告诉两位兄弟,鼓励大家一起努力。
成长需要被理解,被呵护。张玲龙也有“成长的烦恼”:各项成绩不好也不差,想取得任何进步,都要付出更多努力。
为了帮张玲龙提高成绩,班长周志文为张玲龙制订了一份“专属训练方案”,俯卧撑、仰卧起坐、蹲下起立,区分不同时段展开训练。一个月后,张玲龙瘦了10斤,核心力量明显增强。
“恐高”是张玲龙的“拦路虎”。在“信任背摔”训练中,站在2米的高台上,他始终无法“迈”出一步。周志文没有批评他,周末就带他练爬树、练跳台阶……循序渐进的训练,让张玲龙渐渐跳出了胆量和信心。
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军营不只有关爱与鼓励,也有铁纪与务实。一次考试,一个新兵战友夹带“小抄”被发现,班长随即召开班务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这是张玲龙印象最深的一课,他永远记住了班长的一句话:“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之风必须狠刹,不然上了战场就会付出血的代价。”
为祖国站岗,让青春作证,在部队这所大学校中,年轻的战士逐渐认识自我,不断校正人生方向;每天思想都在蜕变,本领都在增加,时时都能感受到成长的温暖。
奋斗的青春更有价值。今天,军营成了更多中国年轻一代追逐梦想、实现价值的沃土,无数像三胞胎兄弟这样的有志青年走进军营,成长成才,一天一个样,一月大变样,渐渐有兵样。
“3000米跑比平时快了30秒,单杠引体向上比平时多做了2个……”转眼间来到结业考核,三兄弟在互相比赛和激励之中,以“超常发挥”的成绩为新训生活画上了圆满句号,拿到了新兵下队的入场券。
张玲龙在训练场上。
午饭后,张玲龙(右一)与班长交流谈心。
青春只有一次,漫漫征途,惟有奋斗
还没下队,支队领导就围绕三兄弟的分配问题,展开了讨论。
“是打散了分,还是把他们聚到一起?”当时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建议把他们分到一个中队,同台竞技,互相促进;也有人认为三兄弟基础薄弱,培养必须更用心,将他们分到哪个中队,单位主官都要肩负不小的压力。
“对待每一个战士,带兵人不能搞厚此薄彼,亲疏远近。”那天,支队党委一班人一锤定音:兄弟三个,一个也不能落下,首先要为他们去除“标签”……就这样,他们三人被分配到三个不同任务中队。
张世龙下队后第一课,中队组织新兵到荣誉室参观。指导员张记指着一尊烈士铜像,讲起中队烈士韩涛的英雄故事。
2005年夏天,5名地方群众掉入驻地一口窨井。“我先下。”中队卫生员韩涛主动请缨,第一个下井救人。韩涛解开系在自己腰间的绳子,一次次将绳子系在被困群众身上……
“什么是英雄?就是在危难面前,勇敢站出来,冲上去……”张记的一番话,每个字都“砸”在张世龙的心头。
上级组织训练,面对班长蔺向阳示范的“抱腿顶摔”动作,张世龙却不敢行动,这个动作始终过不了。蔺向阳单独带他练了几次,他还是心存顾虑。
“你想想韩涛烈士吧,困难面前咱可绝不能当‘逃兵’!”听着蔺向阳的喊声,张世龙的脸涨得通红。“班长,我再来一次。”这次,张世龙大吼一声放开手脚摔了出去,他成功了!
站起身,聆听着战友们的鼓掌,跑步回到队伍中……那一刻,张世龙感受到了融入这个新集体的荣耀。
张亚龙的开悟之路,同样也并非一马平川。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我在真正懂得‘胡杨精神’之后,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奋斗!”
那天,张亚龙和战友来到霍尔果斯国门前,重温军人誓词,并亲手为界碑描红,感受着巍峨国门前的坚守,他的心中默默播下卫国戍边的“种子”。
下午,张亚龙和战友走进支队“宏达坂惠民驿站”。在海拔3800米的克孜勒达坂,他们与兵团的护边员一起巡逻,用脚步丈量边境线。
当听到有着29年党龄的哈萨克族护边员卡卡尔曼·叶尔肯别克要在这个没有电、没有网,甚至不通自来水的执勤点,一人独自坚守3个月的故事,张亚龙被深深感动了。
“护边员就像沙漠里的胡杨树。”张亚龙在发给大哥张世龙、三弟张玲龙的信息中写道:这片达坂荒无人烟,为什么护边员能在这里一守就是几个月?因为在他们心中,守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使命。
这次交流碰撞,让三兄弟深信:为祖国戍守边疆,就是他们穿上军装的意义。从宏达坂回到连队,张亚龙的变化“神速”,很快就被上级评为“优秀哨兵”。
那以后,追赶,成了其他两位兄弟的最大心愿。
“跟紧我!”一次大队比武时,班长祖文伦对张玲龙喊出了这句话。在武装5公里考核的最后几百米,张玲龙几近虚脱,眼前已经一片模糊,但他记得祖文伦跑步的姿态,始终紧紧咬住这个身影,最终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
“同志们,要打头阵就得往前走,来迟了只好一边瞅……”比武结束,中队战友一起唱起这首“战斗之歌”,祖文伦用力拍了拍张玲龙的肩膀,由衷赞许道:“小伙子,真棒!你让我们看到了你的潜力!”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干部骨干要“打头阵、冲在前”——这是张玲龙所在中队由来已久的光荣传统。
革命战争年代,老连长、全国战斗英雄刘子林叫响“跟紧我”,带着战士们南征北战,从太行山打到云南边境,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因战功卓著,张玲龙所在中队前身,曾被上级表彰为“战斗模范连”“尖刀八连”“学硬骨头六连的标兵连队”。
和平时期,无论军事训练还是执行任务,干部骨干都冲在前方,带头叫响“跟紧我”!中队上下始终呈现“战士跟着骨干学、骨干跟着班长学、班长跟着干部学”的良好氛围;官兵自觉向英雄学习、向榜样学习,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
靠本领立身,靠实绩进步,视荣誉如生命。在这样的集体中淬火加钢,张玲龙深知荣誉的崇高,他在日记中写道:“要想赢得尊重,就得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强烈的本领恐慌感,促使他主动加入“强训队”,向更好的自己发起冲锋。
去年,中队3名在比武中斩获佳绩的班长,成功提干送学,在张玲龙心里燃起了火花。今年夏天,祖文伦也在提干考核中取得名列前茅的名次,即将到军校上学,他鼓励张玲龙考学提干。
“只要肯奋斗,梦想就会实现。”张玲龙在日记中激励自己:青春只有一次,漫漫征途,惟有奋斗。
今年,支队年度预提警士培训如期开班,张世龙和张玲龙都报名参加,他们要在这里接受3个月的锤炼,通过培训考核,晋升警士。后来,张亚龙也被中队推荐参加通信警士培训。三兄弟的干劲更足了。
突击再突击,奋进再奋进。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赵芳斌说,三兄弟对军营的热爱就像是一种“强军酵母”,不断扩散、传递、发酵,带动支队官兵砥砺前行。
时代向前,青年向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像三胞胎兄弟这样的青年一代,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他们奔赴边疆,扎根军营,在艰苦中磨砺,在实践中成长,以中国青年的朝气锐气,在卫国戍边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让自己的青春在边疆闪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让边疆军人的青春拥有着无限可能,更创造着无限的可能。
三兄弟所在的每个中队都有巨幅灯箱,灯箱上的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像日夜静静凝望。每次和英雄们对视,他们心里都会滚过一股股热流,那句诗就在心里默默涌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黄 超、任 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