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胡蝶,战略支援部队某旅中士,2015年入伍,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电脑屏幕上,由20多位数字和汉字组成的乱序信息,不间断地跳动着,中士胡蝶正全神贯注地紧盯屏幕进行快速背记。10分钟的答题时间转瞬即逝。在大家的惊叹声中,胡蝶以准确背记47组数据的成绩打破之前由自己保持的39组纪录。
“绝大多数选手的背记极限都在40组左右,赛制设计上也仅提供50组信息,胡蝶的成绩几乎要‘顶天’了!”人们惊羡于胡蝶的纪录,却难以想象其“破茧成蝶”前的艰辛。
作为第3次参加竞赛的老将,全新的赛制让胡蝶也感到压力倍增。选手们既要脑功活、耳功灵,还要口功清、手功巧。
备战期间,面对较为明显的“手功”短板,胡蝶尝试了新的训练方法:重点练习生僻字词,暂且搁置简单词组的练习。身边战友劝她:“还是用老方法吧,那样更保险。”可她知道,不勇于挑战就无法突破瓶颈。
为了提高打字速度,胡蝶一头扎进训练机房,找出一款界面老旧、功能落后的打字软件。这款软件没有回删按键,必须一次性正确输入3000个汉字才算过关。胡蝶把它当成既练“手功”又练“心功”的法宝,每天用这个软件训练10余个小时,直至手指僵硬、摸不准键位才罢休。练到后来,她只要眼前出现汉字,手指就本能地开始拆字打字。
为了提高双手稳定度和打字准确率,胡蝶连续数月将沙袋绑在手腕上,练习打字输入。手指累了,就戴上耳机进行语音训练。她结合上机值勤经验,将所有语音按照方言特点总结归纳,反反复复“磨耳朵”,一次练习最少要听600条语音。3个月时间,一万多条的语音被她听了上百遍,以至于后期偶尔会出现耳鸣、耳膜刺痛等不适。
背记训练中,她将110组数字编码抄下来装进口袋,随时随地默念背记,就连走路时看到橱窗灯箱上的文字,她都要译成编码进行练习。路过的战友私下里笑她着了魔,“不是嘴里念念叨叨,就是手里敲敲打打,就没见她停过。”
日复一日地苦练,胡蝶积累的生僻字词达3000多个,听打录入超20万字——这个成绩是话务员上岗标准的5倍。
一天深夜,结束训练的胡蝶回到宿舍,发现父亲几个小时前发来了一条信息:“女儿,生日快乐!”她这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闭上眼睛,她悄悄许了个愿望:一定要在竞赛中摘下金牌。
决赛场上,胡蝶处变不惊,淡定自若。在“听音知人”课目中,她在20名口音相近、年龄相仿的青年官兵中准确识别指定目标,将裁判随机打乱的人员顺序成功还原。
面对难度更高的“抗干扰听辨”课目,她凭借着过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枪炮声、雷鸣声、电磁干扰音模拟的战场环境下,准确识别出发话用户与受话用户的单位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双方通联。最终,胡蝶以所有课目最高分的绝对优势,一举夺冠。
回到连队,胡蝶将冠军奖牌摆放到荣誉室的展柜中。在一代代话务女兵创造的辉煌中,她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光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