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与时代同频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走进空军研究院某研究所,记者感受到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采访中,谈话不断被电话打断。
时间在这里异常宝贵。“被各项任务推着跑、被基层官兵催着跑,每天都有种冲锋的感觉。”一名助理研究员向记者展示年度计划清单,密密麻麻的项目后面,完成率、时间节点等清楚明白。
这份紧迫感因何而来?这位助理研究员的话道出了全所科研人员的心声:“一想到科研项目的背后连接着部队战斗力,解决的是当前练兵备战中亟待突破的瓶颈难题,我们便坐不住。”
今年,该所一名女工程师的两个孩子同时面临升学关键期,而她承担的某项任务也进入攻坚期。作为一名家长,谁不希望多花点时间陪伴教育孩子?可一想到攻关进度,她还是收拾好行囊,前往新装备部队。
一名年轻科研人员从演训场归来,就直奔办公室,紧锣密鼓撰写评估报告……
一个个课题,牵动着该所科研人员的心,催促着他们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战位。
那年,这些专业相对独立、技术基础多元、发展各具特色的科研领域,顺应改革强军、科技强军大潮,汇流形成一个崭新的研究所。该所领导说:“我们的专业领域‘小而特’,看似不直接参与作战,但各个环节都影响着战争准备和进程,甚至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
这些“小而特”的领域涉及面很宽,而科研人员精力是有限的,该向何处用力?该所科研人员用自己的足迹给出了答案:演训场上需要什么,未来战场需要什么,科技创新的指挥棒就指向哪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关键在“加速”,难点在“转化”。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胜势。该所党委聚焦实战科研,加快特色创新。一项项目标清单,是闯关夺隘的时间刻度,也映照着他们向战为战的科研轨迹。
加速向前奔跑,必定会迎来更大的阻力。面对科技创新的“无人区”、核心技术的卡点堵点,他们一次次实现突破,助力部队不断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一场科研向战为战的“加速跑”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通讯员 鲁泰来 杨晓峰 刘华冠
日前,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飞行训练。近年来,空军研究院科研人员活跃在演训一线,为战斗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喻泽琪摄
将“冷拼盘”烩成一锅“热乎菜”,在融合创新中聚势成峰
“此次演练筹划和评估工作,各室分工合作,打破专业壁垒、门户界限,3项科研成果获奖,5名同志获得上级机关表扬……”前不久,空军研究院某研究所的工作总结会上,一项项跨领域、跨学科联合攻关破难的成果,彰显着全所专业融合形成的新格局。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多个学科方向协调互补、跨界融合的研究模式。目前,将课题‘摆在同一张桌子上’沟通研究已成常态。”该所一名领导说。
那年,该所在军事科研机构改革调整中应运而生,从无到有、由散聚势,汇聚了空军作战、训练、保障等多个学科专业。科研力量更为集中的同时,该所也面临着如何适应新体制新要求、加快融合发展的阵痛。如何聚优强能、联合发力,将“冷拼盘”烩成一锅“热乎菜”,成为该所党委面临的难题。
找准方向,才能同向而行。他们坚持军事科研向实战聚焦,从支撑战备、前沿创新、核心能力建设方面入手,一批批“战”字头课题获得突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显著加快,科技创新为战斗力建设服务的导向更加鲜明。
该所某课题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构建联合科研实验室,整合各领域科研人员,群策群议联合创新。各室领导积极将精干力量送出去交流。大家逐渐认识到,这样做并不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而是“用了别人的土,长了自己的苗”。
把人聚在一起,贵在凝心聚气,形成配合默契、五指协调的“精气神”。某试验靶场,一枚导弹疾驰而过,精准命中靶心。这次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该所走出一条在任务一线磨砺凝聚研究力量的新路。
为了获取一手资料,科研人员在大漠戈壁的方舱里“蜗居”两个多月;辽阔的海上靶场,他们随船漂泊数昼夜,随时监测分析数据。
艰苦的演训环境将这群科研人员紧紧地聚在一起,也让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融在一块。由此,思维定式、思路障碍在跨界交流中打破,科研人员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近年来,他们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10余项。
有了好的科研平台,还须修炼好专业体系的“内力”。“学科专业体系是力量的布局、是能力的框架,抓住重点学科就是抓住能力融合的关键。”该所一名领导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各领域特长,对学科专业进行重组设计,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体系,牵引前沿技术研究、人才建设和基础条件建设,配合搭建多个开放性联合科研实验室。
记者采访时,该所许多科研人员还在部队一线、演训现场忙碌。一名参谋说:“我们跨专业选派人员参加多个演习任务。这种跨界组合,为联合作战保障蹚开了路子,带来叠加倍增的科研收益。”
只要有利于战斗力建设,再难的坎也要跨过去
4年前,工程师李娜初来空军研究院某研究所工作时,还不知道自己将奔赴一份怎样的事业。“甘当铺路石,争做排头兵。”走进营院,迎面而来的这幅标语解答了她的疑惑。
投身军事科研这些年,李娜对这句话的感悟逐步深入:铺路石,是奉献的象征。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需要的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决心和毅力。排头兵,是冲锋的写照。科技制胜始终需要最前沿、最过硬的技术。谁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谁就陷入劣势。
一天深夜,参与演训任务归来的李娜,想起报告中的一串串数据,久久不能入睡。“科研人员要有一种‘鲨鱼闻到血味’的研战嗅觉,从战场上敏锐捕捉下一个课题是什么。”她苦苦思索着,“在联合训练中,如何让演训质量评估更加精准高效?”
此次演训任务涉及多兵种、多平台的海量数据。为了给参演部队及时提供评估结果,工作人员常常要通宵达旦进行数据的筛选和处理。
练兵模式更新,研战思路也要升级。“辛苦作业事小,科研效率事大!”李娜与战友们不谋而合:创新构建一套评估系统,形成通用化的能力评判模型。就这样,一项新的科研课题从“战场”上诞生了。
联合训练中,演训数据多元,规则关联复杂,批次庞大,好似没有条理的“杂乱线团”。友邻单位的一位战友感慨道,仅仅数据分类管理已是个“大工程”,还要实现数据的分析处理,这难度简直堪比“在无数针孔间穿线”。
“只要有利于战斗力建设,再难的坎也要跨过去!这是部队实战化训练给我们出的考题,也是一张必须答出满意成绩的考卷。”李娜一句话,道出该所科研人员的心声。
集智攻关,知难而进。该所多个研究室拧成一股绳,合力攻坚。负责数据末端处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连续数月与李娜所在团队共同研究评判标准,为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在屏幕上看到,演训数据在各节点之间刻画出一条条优美的轨迹。“看,杂乱的‘线团’被理顺了!”李娜自信地说,“演训课目距离实战标尺还有多远、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很快就可以作出回答。”
倾听一线的声音,才能答好实战这道考题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该所某课题负责人皮肤黝黑,雷厉风行,少了几分科研工作者的儒雅,多了几分一线战斗员的气质。
很快,记者找到了这“不一样”的缘由:这名负责人的科研工作大部分都在边关哨卡、基层班排进行,而非实验室和办公室。
“要让官兵满意、部队欢迎,首先要清楚战友们的想法,弄明白部队紧缺什么。”这句话,该负责人常挂在嘴边。近年来,他和战友一次次走进边防部队,了解官兵所需。
那年冬天,这名负责人所在团队接到上级赋予的一项课题:为执行任务的边防官兵量身研制防寒被装。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有的科研人员建议:先进行理论验证,再拿着试穿品去部队检验,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他却提出反对意见:“边防环境作业的特殊性在哪里?被装最需要改进什么?哪些关键技术需要攻关?坐在研究室看材料、打电话,闭门造车能想出来吗?必须进行实地调研!”
于是,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一线哨位上展开。果然,认真倾听完边防战友的讲述,科研人员发现,他们之前极为关注的某些研发重点和设计理念,并没有触及官兵的“愁点”“盼点”。
这件事让科研团队成员陷入深思:如果被装设计重平时、轻战时,就难以满足战场灵活机动的战术需求。用上兼顾保暖性和轻便性的被装,才是一线官兵的现实诉求。
这名负责人取出一件新式羽绒执勤样衣,请记者试穿。记者穿上后,最突出的感觉是这件衣服重量非常轻。“你看,面料上覆盖的这层新型薄膜,它的特性是外面的风吹不进去、雨水渗不进去,但是里面的湿气可以透出来。这样不管外面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雪,衣服里面都是干燥暖和的。”这名负责人介绍说。
如今,“部队—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一线官兵”的“研产供无缝衔接”链路已全面推开。该所科学技术的“供给侧”与练兵备战的“需求侧”对接愈加紧密。
离兵近一寸,感情深一层。常年在边防一线调研,该所不少科研人员的皮肤晒黑了,每天忍受着缺氧的折磨。“穿上新的防寒靴,感觉又轻便又实用。”看到边防战友们试穿新式被装后的满意笑脸,他们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幸福和值得的。
“我们的科研是为了服务战斗力、服务官兵,必须把战友们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这名负责人说。
为战而研更要身处一线,冲在最前面
回想起那次惊心动魄的排爆经历,该所某室时任负责人刘利仍会感觉心跳加速。
那一次,刘利和战友要“驯服”一枚未爆航空弹。这一级别的弹药,是他多年排弹经历中首次遇到。
这样一枚未爆弹沉睡在地下,多停留一秒,隐患就增加一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排除险情。
抵达现场时,天色已晚,排弹“封锁圈”内,窒息般安静,只有刘利一行人向中心区域前进。他们在弹坑整整蹲守了一夜,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反复勘察评估情况,斟酌考量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他们确定了“人机结合、分层开挖”的解决方案。
面对危险,实际作业中,负责操纵铲斗配合挖掘的一名地方机械手,内心打起“退堂鼓”,不敢施工。刘利直接站在弹药上方,坚定地说:“请相信我的专业,我站在哪儿,哪儿就是安全的,你就放心地挖我脚尖前的土!”
在刘利的指导下,机械手准确挖出一捧又一捧土,零散的航空弹部件逐渐被清理出来。战斗部即将现身,刘利对战友们说:“我的技术和经验都是最丰富的,我和排弹员留在这里,你们都退到防护掩体里。”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刘利仍感到脊背阵阵发凉。他定下心神,精准无误地开始处置工作。
“起爆!”引爆一次性成功,刘利和战友却因高负荷作业而累倒在地上。
“每次任务都徘徊在生死一线,你们就从没有害怕过吗?”面对记者提问,刘利回答:“说不怕是假的!那种劫后余生的后怕,一谈起就会浮现在眼前。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弹药的结构特性我最了解,必须冲在最前面。这一点,我从未犹豫过。”
任务总结时,刘利对全室人员提出要求:“一名合格的军事科研人员,首先是一名战斗员。如果自己都没有同死神角力的胆识和经验,如何培养出业务精良的排弹人才队伍?如何研发出更安全先进的排弹装备?”
声声叩问,成为该所科研人员的前进准绳。年轻科研人员任利兵是该室迎来的首批文职人员之一。近年来,在实战一线,他的“根”越扎越牢。他主动盯上新技术难题,将专业优势和部队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提出融合多种手段的新型算法,大幅提升探测定位精度。
战场需求是科技创新“方向标”
■党天富
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增长点在科技、核心点也在科技。科技创新一旦脱离了向战为战的鲜明导向,就无法为战斗力建设服务。战场需求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原动力。要想让科技力量精准地应用于军事实践,成为影响未来战争格局的“有力杠杆”和“革命力量”,必须把战场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方向标”,确保战场需要什么,科研人员就研究什么;打赢欠缺什么,科研人员就去补什么。
课题在一线诞生,成果在一线打磨。这既是科研为战的实践经验,也是科技向战斗力转化的必由之路。当科技创新与作战能力同频共振,科研工作与战训一线紧密连接,科技就能供给先进战斗力。空军研究院某研究所科研人员用实践告诉我们,从基层“磨”出来的成果,官兵满意;向着战场设计的系统,战时顶用。
信息化战场上,制胜技术手段、认知要素不断拓展,“一场战争淘汰另一场战争”已是大势所趋。搞不清楚仗怎么打,科技创新自然无的放矢。科研人员必须眼睛盯着对手、脑子研究打仗,科研靶心才不会跑偏。科研人员的视野不仅要聚焦今天的“炮火”,还要能看到明天的“硝烟”,发挥出科技创新的前沿性、前瞻性去研究战争、引领战争。只有这样,才能点燃战斗力跃升的新引擎。
战场来不得弄虚作假,科研工作掺不得半点水分。军队科研人员要树牢党管科研、向战科研、为战抓研的理念,自觉纠治科研工作中的“自转”现象,敢于向“战味不浓”的科研项目开刀,广泛开展与部队联研联训活动,使科研人员走进班排、走上演训场,切实解决实战化训练难题,研究克敌制胜招法。同时,广大科研人员要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真正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科技创新推动部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