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集团军某旅多措并举密切官兵关系——
打破“圈子”现象 凝成团结集体
■解放军报记者 向黎鸣 特约通讯员 池俊成 通讯员 任天楠
“郭宇杰在近期训练中展现出过硬的战斗作风,值得我学习……”初冬时节,一场官兵互赞会在第73集团军某旅作战支援营火热进行,战士郭宇杰敢打敢拼、冲锋在前的出色表现,赢得战友点赞。活动中,官兵纷纷登台讲述身边战友的感人故事,大家学习先进、互促并进的热情更高、劲头更足。
“官兵关系越来越和谐融洽,得益于旅队为密切官兵关系采取的一系列务实举措。”活动结束后,该营干部陈雪红告诉记者,此前,为增强官兵自信心和认同感,旅队曾在全旅范围内广泛开展官兵互赞活动,一度效果显著,官兵关系不断密切。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官兵更倾向于为那些与自己有共同点的战友点赞,“同年”“同班”“同乡”等标签,让官兵形成一个个“小圈子”,官兵互赞渐渐演变为“圈内互赞”,大家的参与热情随之下降。
官兵互赞背离初衷,引起该旅党委一班人的高度重视。“‘小圈子’现象不利于密切官兵关系,影响基层风气建设。”党委会上,该旅一名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为此,该旅机关深入基层单位,通过谈心交心、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官兵真实想法,查摆问题根源。
调研中,一些官兵坦言,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在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会更愿意与“同年”“同班”“同乡”等具有共同点的官兵加强往来,因而形成了分类扎堆的“小圈子”现象。
为有效破解这一问题,该旅研究决定,在官兵中深入开展“融洽官兵关系大讨论”活动,要求干部骨干端正态度、强化引导,建立“知兵录”、撰写“兵情日记”,在知兵爱兵中密切官兵关系、凝聚兵心士气。同时,他们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鼓励战士在训练、教育、娱乐中随机结对子,加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沟通交流,在一点一滴中增进兄弟情、厚植战友爱。
活动中,他们开设“士兵大讲堂”,打破身份、地域、专业的界限,鼓励官兵登台分享身边战友的奋斗故事、讲述触动自己的感人经历;成立摄影小组,深入训练场记录官兵训练工作中的精彩瞬间,利用官兵互赞会等时机进行展示;积极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通过随机组队等方式培塑团队意识、协作意识、集体意识。
该旅两名战士曾因小事发生过矛盾。一次小比武活动中,两人被分到同一组,与其他官兵同台竞技。面对共同的挑战,两名战士放下成见,密切协作、取长补短,最终赢得胜利。这场比武也让两人解开了心里的疙瘩。如今,他俩在训练生活中互帮互助,关系越来越融洽。
这边,专业比武、跑步接力,官兵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那边,兵棋对抗、模拟训练,官兵在“云端”并肩战斗……丰富多样的线下线上活动,让官兵聚在一起、练在一起、比在一起,从“你是你,我是我”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融洽的内部氛围愈发浓厚。
走出“小圈子”,融入“大家庭”。前不久,在该旅举办的“增进战友情、凝聚战斗力”主题演讲活动中,官兵们纷纷登台畅谈感悟体会,表示要加强协作、精诚团结,把心思精力进一步聚焦到备战打仗上来。
短 评
搭起心连心的桥梁
■吴义宝
密切官兵关系,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制胜优势。90多年来,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无惧风风雨雨、闯过沟沟坎坎,锻造成一支无坚不摧的雄师劲旅,离不开“可与之赴深溪、可与之共患难”的官兵关系。
近年来,受社会环境、兵员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军官兵关系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官兵热衷于“小圈子”,有的遇到困难问题不找组织找老乡、不找战友找网友,有的在人际交往中不远不近也不亲、不打不骂也不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第73集团军某旅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因势利导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更多官兵干在一起、训在一起、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官兵走出“小圈子”、融入“大家庭”,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平时亲如兄弟,战时才能生死相依。各级应深刻认识我军“政治上完全平等,生活上同甘共苦”的官兵关系与“培养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力弘扬“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的优良传统,正确看待和把握青年官兵的新特点,妥善解决官兵关系面临的新问题,搭起心连心的桥梁,大力培塑和谐融洽的新时代官兵关系,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