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精心催生培养,“新苗”反而打蔫。陆军某旅骨干从中得出带兵启示——
悉心“浇灌” 静待“花开”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梅凯华 陈 奕
“班长,我参加预提指挥军士培训被评为了‘优秀学员’!您看,这是我的荣誉证书!”
“真不错,继续努力!”
……
从战士何江涛手中接过荣誉证书,陆军某旅某连班长韩健欣慰地竖起大拇指。看着眼前这名年轻战士逐渐成熟的面庞和愈发坚毅的目光,韩健不由得回想起去年新兵刚下连时的情景。
去年,新兵下连不久,何江涛就进入了韩健的视线。作为一名在军营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韩健看人一向很准。一个兵到底怎么样,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能摸个八九不离十。凭借“犀利”的眼光和泼辣的带兵风格,这些年,韩健为连队培养了不少管理骨干和专业尖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韩健对何江涛有了一个大致的“画像”:能吃苦、肯钻研,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是个“好苗子”。何江涛工作训练中的表现,韩健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连队的班长和骨干,哪个不是经过长时间摸爬滚打,在一次次任务中练就钢筋铁骨的?为此,韩健不仅为何江涛量身制订了一套成长计划,还有意在训练和工作中给他压担子,力争让他更快成长。
面对班长格外的关注,何江涛一开始很争气,连续几次登上连队光荣榜。然而一段时间后,何江涛突然像是变了个人,训练开始有意无意地往后躲。眼看“好苗子”打了蔫,韩健有些坐不住了。
一次促膝谈心,何江涛敞开了心扉:“班长,我不是不能吃苦,也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但有时候确实压力太大,又怕辜负您的期望和厚爱……”
聆听何江涛的倾诉,韩健一时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自己的“关爱”,却无形中成了何江涛心头的“包袱”。面对这种落差,韩健不禁反思:在培养何江涛这件事上,自己是否有点太着急了?
“每名战士都是一粒能开花的种子,要想收获花朵的芬芳,我们要做的是灌溉、施肥、除草,然后静待花开。作为带兵骨干,望兵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人才成长并非一日之功,得有耐心。”一天晚饭后散步时,指导员的一番话令韩健醍醐灌顶。
那天晚点名后,韩健诚恳地向何江涛表达歉意:“我本是希望你能快速成长,但在方式方法上操之过急了……”
“班长,我理解您。我会重新调整好状态,迎接新的挑战!”看着韩健真诚的目光,何江涛感动地说。
自那以后,韩健主动调整方法路子,定计划、交任务少了一些急躁,多了几分耐心;何江涛也恢复了往日的良好状态,青春飞扬的脸庞绽放出自信,训练成绩节节攀升。
何江涛的改变,让韩健真正意识到:带兵就像育苗,要学会辩证看待战士成长的“快”与“慢”。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适当压担子、引路子,增强战士能力升级的紧迫感,也要遵循其成长的客观规律,就像要给种子一些破土、生长的时间,静待花开方能硕果累累。
遵循这样的带兵理念,韩健引导越来越多的战士成为“更好的自己”:
战士麦森龙刚入伍时身材瘦、力气小,拉动坦克操纵杆比较吃力。韩健为他专门制订了一套补差训练计划,还针对个人实际为其设计了“成长路线图”。如今,麦森龙已从当初的“门外汉”变为“专业通”,成为连队优秀的坦克驾驶员;
上等兵袁东森刚下连时,体能训练成绩常常垫底,一度产生自我怀疑。韩健主动帮他树立信心,并针对他的问题手把手指导、一对一帮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袁东森的训练成绩有了很大提升,如今已是连队公认的“尖子兵”;
……
一棵苗要长成树,需要一个过程。在班长的精心呵护和耐心培养下,战士们逐渐成长进步,在属于自己的季节,实现了自我价值,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带兵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带兵人,推动战士成长进步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工匠心。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传,才能促进战士不断成长进步。”在该旅组织的带兵经验分享会上,韩健深有感触地说。
答好“快”与“慢”的辩证题
■刘 飞
作为军队的主力、军营的主体,年轻战士的成长成才,事关个人进步、影响部队建设。“留不常迟,遣不恒疾”,老班长希望新战友尽快适应快节奏的军营环境,“望兵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战士成长成才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以辩证的视角来看待。
答好新时代带兵课题,要学会在“快”与“慢”之间寻求平衡。“快”是时代的命题:武器装备日新月异,战斗力建设等不得、拖不起,带兵人和战士都必须不断强化忧患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实扛起强军使命。“慢”是能力的积蓄:经验的获取、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下细功夫、慢功夫、长功夫,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浇水、施肥、剪枝、除草”都要掌握好节奏。唯有把握好“快”与“慢”的辩证法,才能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带出高素质、能打仗的好兵。
慢是成事的基础,快是前进的姿态。我们不能因为求进而忽视了“慢”的考量,也不能因为求稳而轻视了“快”的节奏。只有“快”与“慢”相辅相成、取舍得当,才能谱出新时代带兵之道的和谐旋律,培养出一个个尖子,锻造出一支支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