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原,春寒料峭。新疆军区某团一场实战化训练展开。
现场,一款新型导弹装备突发故障。这时候,该团二级军士长李红岩赶到现场,一边检查故障问题,一边调试装备参数。
“准备发射!”李红岩示意指挥员调试完毕,导弹发射手屏住呼吸,按下按钮。随着一声巨响,导弹冲向天际,命中目标。
“目标摧毁!”消息传来,李红岩紧锁眉头渐渐舒展。
作为新疆军区某团导弹系统维修技师,团里的各型导弹装备出现的“疑难杂症”,李红岩总能“手到病除”。那年,一款新型导弹装备列装该团。没过多久,该型导弹装备就开赴野外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训练前夕,该型导弹装备出现故障问题,急需抢修。“我来试试!”关键时刻,李红岩挺身而出,快速精准地判定出故障点,赶在训练前将故障全部排除。
入伍23年来,李红岩先后经历多次导弹装备更新迭代,从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从二极管到芯片,从基本维修技能到掌握编程语言……新型导弹装备对李红岩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他靠着一股拼劲,用心学习、努力进步,追上了导弹装备更新迭代的速度,成长为官兵眼中的“兵专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事实上,若不能把科技转化为战斗力,打赢就无从谈起。”李红岩感慨地说,“这些年,部队列装的武器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人员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真切地感到,创新向战任重道远,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基层官兵在技术攻关中大有作为。”
追上“下一代装备”
■李梦奇 台浩 钱生超
有人说,长年与装备打交道的老师傅有一种定力。43岁的李红岩说起话来不缓不急。那些在别人看来值得炫耀一辈子的事,他讲述的时候,语速不紧不慢。
然而,遇到突发任务时,李红岩的性格却像他手中的导弹一样,随时可以迸发出火一般的热情。这位有着23年军龄的老兵,走起路来快步如风,在经历过单位多次导弹装备更新迭代后,他最害怕的是“被奔涌向前的时代甩得太远”。
战友们将李红岩形容为追赶时代的“赶潮人”。在李红岩看来,他更像是被时代推着往前走,只有加速奔跑才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浪潮。
有一年,团里换装新型导弹装备,这位靠着自学成长起来的“兵专家”,有了更多的本领恐慌、知识短板。他感到,自己与新武器之间仿佛有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幸运的是,李红岩追上来了,又一次“驯服”了新型导弹装备。他越过鸿沟时的奋力一跳,也证明基层官兵不惧挑战、拼搏进取的信心与底气。
导弹呼啸而出,飞向靶标。
“跑证明不了你的努力,只有追上才能体现”
23年前,李红岩从河南入伍,来到新疆军区某团。
新兵连时,李红岩最担心的是3000米跑。每次考核,他常常落在最后。
拖了全班的后腿,班长黄伟不乐意,每天晚上都要拉着他去跑步。
西陲边关,寒风朔朔。李红岩跑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夜,班长手中的秒表一次次定格又清零。
一个月后,新兵连再次组织考核。结果让班长很失望,李红岩又是最后一名。唯一的进步是,这次及格了。
晚点名时,表扬的名单里并没有李红岩所在班。站在队列里,李红岩委屈极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一个月的训练,李红岩感觉自己的努力就像暖阳下纷纷扬扬的雪,还未落地就被消融得无影无踪。
那天夜晚熄灯后,天空飘起了雪,李红岩独自来到操场跑步。
积雪越来越厚。他跑到偏僻处突然大喊一声,想把心里的不甘喊出来。然而,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李红岩的嘶吼被漫天大雪吞噬。
又跑了一会儿,李红岩察觉身边多了一个人,是班长黄伟。原来,黄伟看他迟迟不回,心里有些担心,就出来陪着他一起跑。
“快点!再快点!”黄伟一边加速,一边转头给他鼓劲,可李红岩拼尽全力也始终追不上。
“我知道你很努力,也不怕吃苦。”黄伟看着李红岩卖力的样子,在前面喊道:“但是,跑证明不了你的努力,只有追上才能体现!”
“追上我!”班长一声令下,李红岩似乎感受到一股力量,迈着大步向前追去。
新兵连的经历在李红岩的心中留下深深烙印,也影响着他往后的军旅生涯——
第一次接触导弹检测维修,李红岩的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困惑。他的带教师傅王树亮讲解理论知识时,李红岩就像听天书,这让没考上大学的他深感自卑,把头埋在胸前。
“课上听不懂,课下就得下功夫,否则你下一堂课更听不懂。”王树亮看出了李红岩的心事:“一步慢,步步慢,你必须咬紧牙追上来!”
自那以后,每天训练结束后,李红岩都要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对照理论知识和图纸,一点点研究导弹工作原理。渐渐地,那些复杂电路图烙印在他的脑子里,他的检测维修技能也突飞猛进。
两年后,李红岩顺利留队,并成长为连队的训练骨干。此后,他一门心思研究专业理论,刻苦练习维修技能,他的水平很快追上了师傅王树亮,成为团里能够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那几年,团里导弹装备经历多次更新换代,李红岩带领战友们加紧学习新知识,攻关技术难题。他深知,只有常怀“本领恐慌”、主动“充电蓄能”,才能追上时代发展步伐。
单兵反坦克火箭实弹射击现场。
“追的过程,其实是超越自己的过程”
那年,又一批新型导弹装备列装该团。李红岩抚摸着新装备,内心激动不已。
可当他翻开说明书时,瞬间傻了眼:这种新型导弹装备科技含量很高,操作方式、维修原理等各个方面较以往有很大变化,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光靠基本的维修技能已经解决不了。
“以前凭着老经验可以排除大部分故障,现在却需要精通数字电路和编程语言。”这种变化,让李红岩一时难以适应,“像是潜心修炼多年,练就一身武功,却不中用了。”
实践屡屡失败后受到打击,李红岩心急如焚。营长耐心地开导他说:“装备在变,任务在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去学去悟,你肯定能行!”
为了确保新型导弹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李红岩一头扎进书本里。数字电路、编程语言等学科知识,让学历本不是很高的李红岩学起来很吃力。为此,他在网上报名从零开始学习基础专业课程。
白天休息时间,他会到网络室上网课、学习新知识;夜晚熄灯后,他又在学习室对照网课老师的授课内容,反复琢磨、用心理解;休假回家,他找到在大学工作的老同学为他引荐教授答疑解惑……
星光不负赶路人。从基础专业课程到导弹维修知识,从基础操作到各专业融合使用,从单一系统设备维修到解决演训中实际问题……在李红岩的不懈努力下,他终于掌握了新型导弹装备的操作维修技能,把缺失的能力给“追”了回来。
那年,该团又列装某新型导弹装备系统。这一次,新系统的制导原理与以往大不一样。团里成立以李红岩牵头的技术攻关团队,要求用最短时间让装备形成战斗力。
“我们要勇于接受‘时代的挑选’。”再次从“技术大拿”变成“新手小白”,李红岩不敢懈怠,继续奋力奔跑。
赢得一次又一次挑选,胜任一次又一次任务,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望着新型导弹装备在远处留下的精准弹着点,李红岩感慨地说:“现代科技发展太快,我们时刻都要奋起直追。追的过程,其实是超越自己的过程。”
二级军士长李红岩(右二)为战友们讲解修理专业知识。
“能力不进阶,你连新型导弹的尾焰都看不到”
提起自己带过的徒弟,李红岩第一个想到的是下士李成肖。
李成肖是某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高才生,一下连就跟着李红岩学习导弹系统修理。
凭借大学时期打下的基础,李成肖学习专业知识速度很快。李红岩组织授课时,常常刚抛出一个问题,就被李成肖抢答。面对一些装备上的“疑难杂症”,其他新兵百思不得其解,李成肖结合所学知识很快迎刃而解。战友们对他的能力赞许有加。一时间,李成肖心里有点飘,工作学习也没有之前那么认真仔细了。
没过多久,一次败北经历,让李成肖彻底醒悟——
那次实战化训练,李成肖主动请缨担负导弹射击维修保障任务。然而,射击开始前,导调组给出了一组谁也没有想到的导弹系统故障情况。
面对突发特情,李成肖大脑一片空白,绞尽脑汁也没有排除故障。
经此一役,李成肖的信心受到打击,一段时间里都“找不到状态”。为了帮助李成肖走出阴影,李红岩将他带到专修室,指了指眼前的各种导弹零部件,问:“你知道我晚上都在这里做什么吗?”
“研究这些导弹装备?”
“不!”李红岩摇头说:“我在琢磨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导弹会是什么样子。你看,这些零部件来自这一代导弹,其中的工作原理与之前几代导弹却是天壤之别。这些年,每次团里列装新型导弹,我心里就一个念头,必须追上这枚导弹,甚至要追上‘下一代装备’!”
“你基础好,起点高,学东西也快,这是你的优势,但不能自我满足、故步自封。勤学不辍、笃行不怠,才能不断激发潜力、厚积实力。”见李成肖若有所思,李红岩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其实人和导弹一样,导弹需要迭代,人的能力也需要进阶。能力不进阶,你连新型导弹的尾焰都看不到。”
那一刻,李成肖从李红岩身上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老兵不愿“吃老本”,始终孜孜不倦地学习,才是老兵的最大本事。
那段时间,李成肖立下目标,不仅把列装的最新装备研究透,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紧盯军事科技发展趋势,做好迎接“下一代装备”列装的准备。
“能力素质没有‘天花板’。”李红岩的话语中透着紧迫感,“越是年龄大、资历老,越要时刻保持冲锋姿态,学习新知识、胜任新岗位。”
一个榜样激励一群官兵。在李红岩的影响下,该团官兵钻研新装备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各类武器装备更新迭代带来的“推背感”,倒逼着大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一批技术骨干能力拔节成长,成为各专业领域能够独挑大梁的骨干力量。
锐视点
装备之变需要能力进阶
■刘礼万
习主席指出,要把提高官兵科技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军大力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使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在全军蔚然成风。
科技素养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科学认识和描述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在科学精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启示和指导下的科学思维能力。当前,我军新装备加速列装部队,新型作战力量比重不断加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对广大官兵的科技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现实中,一些指挥员不会用、不善用新装备,一些官兵不懂科学、不学科技的现象依然存在。可以说,科技素养不仅是官兵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更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刚性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和军事竞争的紧迫形势,我们应增强忧患意识和本领恐慌意识,不断提高科技素养。
在世界军事史上,一个国家军事理论、军事科技的领先,无一不是以思维理念的创新为前提。从冷兵器时代的短兵相接,到机械化时代的铁甲洪流,再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电磁对抗,军事科技发展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广大官兵应清醒地认识到,“1.0软件无法驱动2.0硬件”,“上一代经验”操作不了“新一代装备”,更打赢不了“下一场战争”。只有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提升对前沿科技发展的认知力,才能跟上军事科技发展的步伐。
当技术浪潮汹涌澎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头脑。军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强训在推动战斗力生成中的“杠杆”作用愈发凸显,没有一定军事高新技术的知识积累,就难以熟练掌握新装备。基层部队是战斗力生成的根基,基层官兵是科技练兵的主力,要紧盯科技发展方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加强学习新科技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扩容知识储备。更要坚持创新求变,广泛开展群众性革新活动,鼓励官兵立足战位大胆革新,切实推动基层部队战斗力跃升。
随着武器装备现代化不断提高,作战指挥的复杂程度、诸军兵种的联合难度、兵力兵器的协同强度、作战进程的推进速度等都已今非昔比。因此,官兵必须提升科技运用力,将新知识运用到练兵实践,将新科技融入到作战体系,在科技练兵活动中提高运用高科技武器装备的能力水平,最大限度挖掘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不断提高战斗力贡献率。
装备之变需要能力进阶。面对军事变革的竞争和未来战争的考验,官兵手握国产新型武器装备,要坚持向先进装备要战斗力,结合任务需求和岗位需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制胜战场的能力优势, 切实提高打赢现代战争的实际本领。
(本文图片由杨港科、冯驰宇、叶浙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