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军视人物

    林参谋连续两年荣立二等功

    ■毛茂宇 周华勋

    第81集团军某旅电子对抗营参谋林裕昌正在排除装备故障。 尹小元摄

    得知儿子林裕昌再次立功的喜讯,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先锋村村民林长松,忙招呼亲朋好友喝庆功酒。

    林裕昌,是第81集团军某旅电子对抗营一名中尉参谋。军校毕业不到4年,他多次带领分队执行任务,研究成果2次获奖,连续两年荣立二等功……

    一时间,许多目光聚焦在这个25岁的年轻人身上——这几年,林裕昌到底经历了什么?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他的成长路线,其他人能否复制?

    第一次见到林裕昌是在学习室。当时,他正专心致志给战友们普及无线电理论,没有注意到身后多了一个“旁听生”。

    “林参谋,你感觉到自己火了吗?”休息期间,笔者问道。

    “其实真没啥。我只是和战友们一块干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已。”林裕昌说,“我现在只想一件事,把我的信号分析方法再进行一点创新……”

    很惭愧,林裕昌后面说的话,已经进入到笔者的知识盲区。答案,在对话中显而易见——无论是立功受奖还是调职晋衔,这个年轻军官还真没想那么多。

    前不久,组织征求林裕昌从营参谋调整到连队主官岗位的意愿。他坦诚地说,自己更乐意继续在营参谋这个岗位上干出点新成绩。

    营参谋,参与营一级训练筹划和作战指挥,辅助营指挥员决策,在演习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在很多人看来,营参谋属于一个小岗位,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并不大。但林裕昌用实际行动证明,小岗位也可以有大作为。

    不居功自傲,不停下脚步,对正在做的事情充满热爱……这些平常字眼不断涌入笔者脑海。随着采访不断深入,笔者越发觉得,这个年轻军官单纯而踏实。

    这些看似没啥特别的品质,能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并非易事。思来想去,笔者脑海中闪现出这样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从林裕昌身上,我们学习借鉴的并非某一种特质。采访完林裕昌,笔者明白,作为基层部队万千官兵中的普通一员,他的成功并非偶然。热爱岗位,抓住机会,是每一名官兵成才的前提。

    一名营参谋的“自勉格言”

    ■张钧泓 周华勋 李文松 张弼朝

    完成编组训练后,第81集团军某旅电子对抗营参谋林裕昌(左五)和战友在返回营区的路上交流经验。尹小元摄

    像电波一样穿透阻碍

    “不能为失败找借口,只能为成功找方法”

    训练场上,随着装备天线扎入云端,一条波浪状起伏的信号,出现在装备方舱显示屏上。

    这些看似没啥区别的波形,在第81集团军某旅电子对抗营参谋林裕昌看来,就像是一个个熟悉而又蕴藏玄机的音符,读懂它们,充满挑战和乐趣。

    林裕昌与信号的“相识”,源于军校大二期间的一次实习。

    “林排长,这种情况怎么调试?”装备方舱内,上等兵姚浩满眼期待地望着林裕昌。面对满屏“雪花”,林裕昌脑海中许多公式来回翻滚,却对解决眼前的问题一筹莫展。

    作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到基层部队实习的“高材生”,林裕昌没想到,自己第一次登上装备车就碰了壁。

    至今谈起那次实习,林裕昌仍觉得尴尬。

    初识波形,林裕昌第一次感觉到本领恐慌。返校后,林裕昌暗下决心,要打好基础,将来到了部队,才能立得住脚跟。针对不足,他开始给自己“补课”,每天泡在实验室研究案例,分析复杂数据,把不懂的问题反复研究,直到弄懂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林裕昌学会了主动检索和归纳,掌握了逆向思考和问题迁移的能力。后来,他积极参加难题挑战赛,成为解题小能手……

    一次小挫折,改变的不仅是林裕昌的成绩,更改变了他对待学习和基层部队的态度。像自己热爱的电波不断穿透阻碍一样,他向着目标踏实前进。

    从“校门”到“营门”,林裕昌给自己定下目标:“每一次任务都要尽力完成好。”

    然而,现实总喜欢给年轻人当头一棒。第一次随队参加任务,复杂的电磁环境、陌生的地域特点,让缺少相关专业经验的林裕昌一时不知从何下手。原本信心满满的他,最终铩羽而归。

    夜色如墨,林裕昌在车场来回踱步。月光照在装备车上,拉出一个长长的影子,仿佛和自己相对而立。林裕昌陷入深思。

    “不能为失败找借口,只能为成功找方法。”林裕昌抛开杂念,“立足当下,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完成目标努力。”

    机会再次降临。那次,林裕昌接到上级指示,带队赴南国密林执行某任务。

    起初,任务进行得并不顺利。林裕昌白天在外勘测路线、寻找点位,晚上便想尽办法搜集相关资料,学习软件设备操作,倒推公式原理。

    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年轻的身影被逐渐拉长。林裕昌的注意力伴随着陌生的电波上下跳动,直至深夜……

    无形“对手”时隐时现,唯有韧劲和毅力才能将其捕获。由于受地形限制,装备效能发挥并不理想。林裕昌调查了一圈,打算剑走偏锋:在周围高地建立一个新的侦察点位,以便于更好地捕获信号。

    然而,林裕昌和战友们研究半天,也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装备转移的路线。他抄起一把镰刀,清理出一条路,带着便携式装备上了山。

    湿热南方丛林,植被疯长,时不时还窜出蛇虫……几天监测下来,收效甚微。难道就这样放弃?林裕昌陷入思想斗争。“困难面前只有两个选项,不妥协,那就继续战斗。”他挠了挠身上的痱子,拎起不再锋利的镰刀,再次“消失”在茫茫大山中……

    荆棘密布的山林中,终于出现了一条通往山顶的小道。后来,这个小小的移动站多次发挥作用,为林裕昌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珍贵数据。

    像天线一样集聚信号

    “这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林裕昌是科班出身,有一定理论功底。我觉得,可以让他去试试。”由于临时任务冲突,队长姚乾龙无法带队执行侦察任务,便推荐林裕昌顶替自己。

    2021年初夏,林裕昌作为“替补”队长领衔出征。临行前,他心里不托底,拿着任务计划表,和有任务经验的老班长聊了个遍。

    塞北某地,林裕昌在装备方舱内疑惑地盯着屏幕:“这个信号波形有点奇怪,好像在书上看到过相关的分析。”

    上等兵邓杰反问:“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噪音吗?”“别大意,不能放过任何一点信息!”老班长贾浩然随即眉头紧皱。

    贾浩然曾多次参加任务,是营里公认的装备操作“大拿”。看到老班长的反应,林裕昌更加确定这个信号有“猫腻”。

    由于首次带队执行任务,林裕昌一时心里发慌,不知该如何解释。

    “这种信号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先记录下来,再慢慢研究。”贾浩然看出了林参谋的窘迫,开口“解围”。

    林裕昌这才缓过神来:“我的任务经验不如大家,但理论基础还可以。我负责对照查阅、统计分析。”随后,他开始分配任务:贾浩然心思缜密,经验丰富,负责实时记录数据、梳理重点信息;邓杰负责持续监测其余频段信号,一有情况及时上报……

    信号捕捉是林裕昌的短板。每天,林裕昌都第一个来到装备前,仔细观察战友操作。天线架设的速度慢,他便请战友演示动作,再给自己卡表计时,反复练习。遇到装备上的疑难杂症,他总是“抓住”战友问个不停。

    “林参谋是我们小队里的‘十万个为什么’。在我们值班的桌子上,总是摆满了他的各种数据表和零件……”贾浩然笑着说。

    战友们白天一起上机值班,晚上开始查阅资料梳理信息。看着密密麻麻的波形图,大家眼花缭乱,头都大了。这时,林裕昌会主动讲解理论知识,耐心和大家分享经验。

    一次次相互学习,一次次密切配合,林裕昌和战友们连续奋战。为了一个不起眼的信号,林裕昌带着小分队连续值机100多个小时,终于在抽丝剥茧中,找到了这个信号的“与众不同”。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林裕昌带领的小分队成功判明了这一重要信号。后来,该成果获得全军一等奖。

    由于装备性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林裕昌又开始琢磨如何提高侦察效率。正当毫无头绪时,桌子上“嗞啦”作响的收音机引起了他的注意。

    林裕昌迅速拿出装备说明书,跑到车上研究起了天线。大家跟了过去,却不知道队长要干什么。

    “或许我们可以从源头入手。”林裕昌说道。有了第一次成功的探索后,战友们这次选择相信林裕昌,二话不说就跟着干了起来。

    林裕昌设计出多种方案后,贾浩然便带着战友们开始研究装备结构……很快,装备换上新天线,不仅侦察效率有所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显著提升。

    返营后,他们立即着手升级改造营情报处理室。查阅资料,做图表数据,设计布局,林裕昌带领战友忙得不亦乐乎。现在,官兵们不出营门就能完成相关训练,信号研究分析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面对众多赞誉,林裕昌说:“这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团队里的战友们大都有了长足进步,除了林裕昌两次荣立二等功,先后有14人获得“四有”优秀士兵,6人获嘉奖;班长杨理亮带领五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上等兵邓杰任务结束后不久就担任副班长……

    像接收机一样匹配频段

    “学有所用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位和有为同样重要”

    训练场上,毕业不久的林裕昌正在当兵锻炼。他刚刚完成一次收放线训练,正气喘吁吁地整理着缠在地上的被复线。

    “侦察苦,有线累。”林裕昌刚下到机动通信连,就体验到了其中的不易。跑完一个来回,他的思绪也随之乱作一团。

    这个连队是全旅闻名的先进连队,新排长如果能分配到这里,实属幸运。然而,林裕昌很焦虑。在有形的被复线和无形的“波浪线”之间,他更想选择后者。

    训练间隙,林裕昌向连长赵永世询问情况:“连长,我们当兵锻炼快结束了。您了解新排长下连分配的情况吗?”

    “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小林,不论分到什么岗位,踏实干、踏实学,都能出彩……”连长鼓励道。

    林裕昌机械地点了点头。其实,他内心还是盼望,自己能分配到专业对口的岗位,把自己所学用于实践,更好地实现价值。

    宣布下连命令那天晚上,当林裕昌听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某电子对抗营时,那颗激动的心随着脑海中浮现的波形上下跳跃起来。

    那一年,该旅花大力气按照新排长实际专业情况安排岗位,保证了绝大多数人专业对口。他们还根据每名新排长的专业、性格、爱好等特点,定期进行跟踪调研,开展任务牵引式人才储备。

    “新排长要尽量适岗分配,把专业对口放在首位……”深夜,时任人力资源科科长孙敬武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他正忙着认真筛选分析新毕业学员的专业、特长等信息。

    那一批毕业学员有几十个,全旅大大小小的不同专业却有几百个。旅党委的原则是:就算不能完全对口,也要严格按照岗位相近原则进行调控。

    信号接收需要调整接收机频率,才能解调频段相对应的信号。人才培养也是如此,把合适的人放在对口岗位上,才能形成“闭合回路”。

    在基层部队,工作出不出彩,主要靠斗志和拼劲。虽说如此,但比起“硬着头皮干”,尽量满足新排长们适岗分配的愿望,让他们的军校所学与部队快速接轨,才能更好释放出岗位潜能。

    林裕昌没想到,自己刚毕业不到半年,就和另外十几名战友作为“苗子”型人才,出现在旅党委会议桌上。

    翻开该旅《人才队伍建设措施》,里面详细规划了各型人才的培养成长路径。他们通过超前培养和持续帮带等方式,以送学培养、集中轮训改训、大项任务历练、岗位实践锻炼等形式,充分发挥骨干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许多像林裕昌这样的“苗子”,将自身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士兵提干学员刘超,毕业后分配到适岗专业,多次参加通信专业比武,荣立二等功,并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尖子;一级上士崔佳佳,在组织推荐下多次赴院校学习充电,成长为无人机技师,成为攻关新装备的骨干……

    “学有所用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位和有为同样重要。”林裕昌感慨,自己的努力和合适的岗位相融合,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那天,接受完采访,林裕昌又登上装备车,调整接收机频段,对着屏幕上的信号开始研究。

    “星河里闪耀着警惕的眼睛,电波里凝聚着战士的忠诚。谁在长空舞长缨,是我光荣的电子对抗兵……”电波,既是林裕昌形影不离的“战友”,也是他永远研究不完的“对手”。

    锐视点

    积蓄底气 鼓足心气

    ■侯军飞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主席的殷切期望,为广大青年官兵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也激励着年轻官兵立足岗位建功强军事业。

    人才是强军事业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依靠岗位锻炼磨砺而来。“像电波一样穿透阻碍”“像天线一样集聚信号”“像接收机一样匹配频段”……林裕昌的“自勉格言”,有一名“技术派”参谋的鲜明特色,也饱含着年轻人成长成才的机理规律,更是他挚爱的岗位给予他的智慧和启迪。他的感悟告诉我们,年轻官兵要努力把自身成才需求与岗位任务相结合,珍惜每一次历练机会,积蓄成才的底气,鼓足成长的心气。

    现实中,一些官兵认为自身岗位“没什么前途”,或者觉得个人成长速度达不到自我预期,从而选择“躺平”,工作得过且过。古语云,伏久者,飞必高。扎根基层岗位既要有激情、勇气,更需要决心和毅力。所有成长进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年轻官兵来说,目标点和落脚点应该聚焦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能力。把自身本领练精练硬,成长进步才会有底气,向上攀登才能有心气。

    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工程。部队各级要深入了解官兵的专业特点进行适岗分配,同时以任务为牵引,让广大官兵在实践中茁壮成长。要注重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创新性,让人才建设培养成为具体可行的实践工程。此外,要建立以实绩评先评优的鲜明导向,让官兵在岗位磨砺成长的同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官兵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热情。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