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奔跑,冲出峡谷
■黄薇薇 中国军网记者 赵松岩
阳光穿过窗子,越过层叠的展板,在礼堂洒下错落有致的剪影。
前来参观的官兵逐渐退场,北京卫戍区某部创新成果展画上了句号。熙熙攘攘的礼堂变得安静起来,工程师刘和渊盯着一块展板出神。
看着展板上的图片和文字,这位基层专业技术军官思绪翻涌。在他心里,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镌刻着青春的光影,书写着奋斗的岁月。
伫立展板前,记忆仿佛电影回放一样,一帧帧铺陈。长达数十年里,刘和渊大部分时间都铆在战位上,盯着战斗力建设搞研究,围绕末端矛盾问题去攻关。在基层搞科研创新,既是需求侧也是供给侧。虽然没有一流的资源和设备,但战场需求就是紧迫的号令。
那年,刘和渊受领某项任务,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攻克一道道难关。没有数据,他一有空就往科研院所跑;没有经验,他就见缝插针地追着专家请教……渐渐地,刘和渊脑海中承载的知识碎片,拼接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反复实验、采集数据、研究论证中,一个个难题先后被突破。
有段时间,巨大的压力让刘和渊的头发一把一把地掉。一位领导察觉到刘和渊的状态后,约他周末一起跑半程马拉松。
跑到三分之一时,这位领导浑身汗湿,脚步沉重,喘着气说:“我现在没有你们年轻人跑得快了……吃劲的时候,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夏日晚风,拂去了刘和渊心中的焦躁。他静下心来,咬牙坚持几周后,科研项目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冲出了那段最险峻的峡谷。
在刘和渊心中,最得意的成果,还是带出了一批“徒弟”。军士彭颖便是其中之一。
彭颖的专业基础并不好,刘和渊就从最简单的硬件结构开始教。后来,从参与课题研究,到独立完成设计,彭颖不断成长。在刘和渊的带教和影响下,越来越多像彭颖一样的年轻战友,加入科研革新的队伍。
坚持奔跑,冲出一个个峡谷。在这场“科研马拉松”的征程中,还有很长的路,等着刘和渊和战友们一起向前冲锋。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和渊为化名)
一群基层官兵的“科研马拉松”
■中国军网记者 赵松岩 通讯员 黄薇薇
北京卫戍区某部组织实弹射击训练。张 振 摄
在北京卫戍区某部办公楼前,记者见到了刘和渊。
这位身材魁梧的专业技术军官,举手投足间透着风风火火的劲头,两道宽眉下,睿智的气息透过瞳仁直射而来。
“你好!”刘和渊露出一口白牙和几道笑纹,让硬汉形象减了几分冷峻。
能在千军万马中过独木桥的人,常常不按套路出牌。从基层连队的一名指导员,“跨界”成为基层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再到带领团队取得多项国家专利,这位工程师的特殊军旅履历,在记者脑海中拉出一个个问号。
寒暄几句后,记者随刘和渊走进办公楼。过了这个夜晚,部队即将开拔至千里之外驻训。出征前,官兵们步履匆忙,脸上的严肃表情让空气变得愈发紧张。
一阵时强时弱的讨论声,从虚掩的门中传来。屏息细听,此起彼伏的键盘声从未停过。
刘和渊推开一间训练教室的门,记者随即跟上。在一幅白板上,黑色油性笔字迹仿佛仍留着激烈讨论的余热。几位年轻官兵端坐在电脑前,眼前是密密麻麻的模型图。
此时此刻,他们眼中的光汇聚成一股强大能量。在一个个日夜里,就是这股能量,推动着刘和渊和战友们把这场“科研马拉松”坚持下去。
寻 路
走着走着就发现,坚持比选择更难
复杂的线路密密麻麻,把迷宫一样的电路图分割成不同“房子”。刘和渊闭上眼睛,一束束奔涌的电流、一粒粒漂浮的电子在他脑海里高速流转,如排兵布阵一般,不断寻找最佳组合的可能……
“爸爸,这个方框代表什么呢?”一个稚嫩的童声将刘和渊从微观世界拉回现实世界。在女儿心里,父亲的工作浪漫而神秘。她喜欢凑在父亲身边,让他讲一讲电路图“迷宫”里的故事。
这常让刘和渊想起多年前的自己。像所有同龄人一样,少年时的他曾痴迷于家里的各种小电器。他拆下螺丝,摆弄电线,细细钻研每一个元件,赶在父母回家前,严丝合缝地组装好,再放回原位。
刘和渊上初二那年,家里一台录音机坏了。从此,赶海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光脚拾贝的身影。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刘和渊收获了一筐花蛤。他用卖花蛤挣到的钱,从二手市场买来一把电烙铁。
刘和渊鼓足勇气拆开录音机,准备自己尝试维修时,意外发生了。电烙铁通电的一瞬间,他不小心触电,差点没了命。
父亲一怒之下,把所有电器全部锁进了柜子里。这次历险并没有吹灭刘和渊心里的火苗。那时的他未曾想到,几十年后,自己研制的电路板会在演训场上大显神通,替他去看塞北的沙、天山的雪,替他守卫着城市中的热闹霓虹。
“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热爱,从没动摇过。”穿过漫长的时间隧道,刘和渊心里那盏燃于幼时的灯,经风不熄、日日长明。
军校毕业后,刘和渊先分到部队财务科,成为一名助理。后来,他又转行当上了排长、副连长和指导员。谁也没有料到,这名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后来却转行干起了通信。
促使刘和渊做决定的,是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吹响的号角。彼时,信息技术在战场上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作战样式。“紧迫感是什么?就是总感觉后面有人追着我跑……”多年之后,谈及当初的转型,刘和渊仍感慨万千。
密密麻麻的电路板,如同迷宫一般;晦涩难懂的理论书籍,刚翻几页就犯困……基础薄弱,刘和渊就把时间的海绵拼命攥紧。上厕所时带着《电脑报》,执勤回来温习《通信技术》,从模拟电路到集成电路、数字电路,关于通信技术的专业课程,他一样都没落下。一次,他看到一篇相关技术的论文,先后7次赶到作者所在单位求教。
在刘和渊和战友的努力攻关下,一系列成果取得重要进展。当战友们不再对着实体沙盘研究战争,而是开始借助鼠标和键盘推演未来战场的维度时,刘和渊知道,自己选对了路。
筑 路
做不到立竿见影,那就选择久久为功
从训练教室出来后,记者随刘和渊来到办公室。枣红色的办公桌和书柜旁,一张黑色座椅尤为显眼。在这张“冷板凳”上,刘和渊一坐就是十几个春秋。
那年,为了打通某技术瓶颈,上级命令由刘和渊带领团队,攻克“硬骨头”。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学习,更没有现成的实验装备和资料,一场“科研马拉松”鸣枪开跑。
作为团队带头人,刘和渊感到使命重千钧。在某个技术验证中,由于缺少关键设备,项目一时按下暂停键。按照最初预算,经费早已超支。团队成员一筹莫展,刘和渊硬着头皮走进领导办公室。
“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拿出来这个钱。抓紧提报党委会议题,上会,研究!”没想到,领导的态度这么明确。
很快,该部党委研究后,想方设法给科研团队协调来一笔经费。短短数月后,设备到位,刘和渊和战友迅速展开测试。不久,他们成功打通了从实验室到实战检验的“最后一公里”。
“为技术人员减负松绑,团队项目进展情况直接向领导汇报,项目进入关键期可以申请脱产攻关,建立创新团队帮扶机制……党委的务实举措,为我们集中精力搞科研消除了许多无谓的干扰。”谈及那段经历,刘和渊感慨道。
有段日子,团队的科研进程遇到瓶颈。他们通宵达旦进行算法分析,后来论证中却发现“此路不通”。
无数心血,功亏一篑。这项研究是否真能取得成果?刘和渊不确定,深深的挫败感一次次袭来。那些日子,他就像流行歌曲中唱的“孤勇者”一样,在看不到光亮的漫漫黑夜,默默前行。
刘和渊眉头紧锁,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突然,一只手轻轻拍在他肩膀上。“坚持下去,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5年之后,我们再看分晓。甩开膀子,放手干就行了……”不知何时,一位领导推门进来,走到他身边。
话虽简短,却仿佛一针强心剂。刘和渊意识到,就像跑马拉松时遭遇体能极度下跌的“撞墙期”,只有咬牙扛过去,才能冲线成功。在“科研长跑”中闯过“撞墙期”,也是同样的道理。
“约定”的5年过去了,团队研制出的样机,仍未能达到应用要求。
初次选定的技术路线进度条到80%时,没达到预想效果,重启!
第二条路线的进度条到50%时,再次重启!
直到第三条技术路线进度条走到100%,刘和渊终于带领团队研发出开创性成果……
整整7年,这是刘和渊和战友们“撞破”这道墙所花费的时间。那些翻毛了边的资料、堆成小山的图纸和落下病根的腰椎,默默见证着他越过这道墙的艰辛。
“铸剑”的日子有多不起眼,“亮剑”那天的寒光就有多锋利。日复一日的努力后,利剑出鞘——
凌晨,一场综合演练悄然展开。夜色中,战车疾驰而过,指挥员牢牢盯着车内屏幕的闪烁亮光。指令下达后,信号穿越夜空,穿越层层障碍……
“二等功”“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证书和荣誉纷至沓来。在刘和渊看来,科研产品在部队的落地应用,才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成果。他说:“战斗力是衡量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成果不在战场上催生战斗力,一分含金量都没有!”
近年来,刘和渊和战友们根据试用单位的反馈,不断对技术进行改造升级,产品数次迭代后,实现了质的飞跃。刘和渊相信,这项革新成果必将在信息化战场上发挥更大效能。
赶 路
在夜晚举起火炬,很快会有人向光源靠近
坐进某型训练模拟器,只见场景环境逼真可感。
研发团队中一名军士向记者介绍说,这款模拟器的按钮位置、材质、踩油门力度与实装操作感觉一样,具备模拟驾驶、动态射击、心理训练等功能,已在部队推广应用。
谈及研发过程,这名军士向记者讲起一桩往事——
那天,浩浩荡荡的车队排成长龙,一场重大演习马上开始。箭已上弦,车队中最重要的信息枢纽车却停电了!
排查完设备仪表后,这名军士怎么也定位不到故障点。望着眼前密如蛛网的设备线路,他急得满头大汗。越来越多官兵朝枢纽车聚拢而来,大家面面相觑。
“刘工来了!”一双手拨开人群,刘和渊在车前迅速站定,细细检查一遍设备后,在众人注视中闭眼深思。
拓扑图在脑海里依次铺开,思维顺着结构脉络逐级游走……很快,刘和渊用自己的技术革新办法排除了故障。
那天以后,这名军士主动找到刘和渊,要求参加技术革新课题研究。后来,经过长达数年的学习积淀和层层选拔后,他终于成为刘和渊技术革新团队的一员。
“在夜晚举起火炬,很快会有人向光源靠近。”部队将刘和渊的故事搬上了教育讲台,激励官兵立足岗位开展技术革新。
刘和渊像一位提灯人,很多年轻战友带着探索欲望向他聚拢而来。从一棵树到整片林,从一星火到万束光,刘和渊的故事让越来越多年轻官兵感受到科研创新的魔力。
刘和渊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年轻面孔。去年,一名下士参加培训后,学会了新型通信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技术,成了某技术革新课题的一名“需求提报员”。
刘和渊培养出的技术骨干,不仅是各连队信息领域的中坚力量,还成为科研课题立项的源头活水。从“要我做”到“我要做”,战场在哪里,他们就把科研攻关的突破口选在哪里。
一次演习中,一名工程师发现,官兵携带的维修托架种类多且相互不能替代,搬运起来费时费力。“打起仗来,一秒都耽误不得。能不能把多型维修托架的功能集成于一体?”这名工程师向上级提报了相关科研技术革新课题。
不到一个月,课题获得立项批复。从查阅资料到设计图纸再到产品落地,随着难题被逐个攻克,一项实用技术革新成果破茧成蝶。
“不仅要有政策激励,更要有硬件支撑。”谈及如何支持基层官兵开展科研创新,该部一名领导介绍说,他们建成网络学习室、实务操作室等专业教室,打造出了集技术革新研发、业务交流、演示互动、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创研中心。作为基层部队技术革新的阵地,更多官兵在这里成长成才,更多火花在这里碰撞激发,更多科研成果从这里飞向战场。
刘和渊的微信头像,是两名探路者牵手越过嶙峋乱石。他们坚毅的身影仿佛告诉人们:迈过去,前面有路。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和渊为化名)
让基层官兵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朱太海
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习主席强调,要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北京卫戍区某部创新成果展上,冒着“泥土味”的基层官兵发明,变成了“国字号”的认证专利。这既是对基层科研创新的认可,也为更好开展技术革新积聚了人才动能。
基层官兵是装备的直接操作者,也是未来战场的直接参与者。装备好不好用、技术革新适不适应实战需要,他们最有发言权。解决战斗力建设的各类难题,除了需要科研人员冲锋陷阵,攻克一批“卡脖子”课题,还需要激发基层技术骨干的活力,让他们有勇气打破瓶颈,有信心改变现状,有本领突破难关。
强化官兵参与技术革新的能力,各级党委要靠前作为、主动担当。一方面,要根据实战需求,通过课题式牵引,给技术骨干把方向、压担子、定任务,确保技术革新向战斗力生成聚焦。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搭建平台,大力宣扬技术革新典型,激励大家敢于突破、勇于坚持。
征途未有穷期,奋斗正当其时。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只有切实让基层部队的创新氛围浓厚起来,让基层官兵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才能更好地让技术革新精准服务战斗力,不断推动部队建设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