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 盘点2023 收获荣光
编者按
一场瑞雪,将万物收藏。万千老兵,在回望中盘点收获。
2023年,是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5周年。5年来,退役军人工作破局开新,尊重关爱退役军人的氛围日益浓厚——
从健全完善到提质升级,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顺畅运行,老兵走到哪里都有“家”;从制发到使用,一张小小的优待证,串起更多的美好,将温暖送到老兵心坎上;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拥军路”成为城市地标,“拥军门店”竞相挂牌,凝聚起尊重关爱退役军人的社会力量;从“命名”到“联名”,各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统筹组建,老兵踊跃“归队”,展现使命担当……
众多老兵的幸福笑颜和他们在“第二战场”的冲锋姿态,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力量。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撷取本年度退役军人工作的几个侧面,邀请2位退役军人工作者、2位老兵共同讲述他们的故事。让我们重温记忆里的温暖,将责任记在心间,充满希望拉开新一年的序幕。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康彦平摄
今年10月,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和民兵走进光荣院,看望慰问老兵。段艳梅摄
服务保障
河南省洛阳市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刘子军——
不负老兵“赞”与“盼”
12月10日晚的一场大雪,让洛阳城银装素裹。第二天,我选择坐地铁出行。
天寒地冻,可看到洛阳地铁1号线长安路站“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凭优待证免费乘坐地铁”的醒目标识,听到闸机传来的“扫码成功,请通行”提示音,我心中一暖。
去年12月21日,河南省多部门联合发文,将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持优待证享受公共交通、文化和旅游减免优待纳入优待目录清单。今年8月,有关部门推动优待政策优化升级,大家不必再持优待证到乘客服务中心换取车票,只需拿出手机,将绑定优待证的“云闪付”乘车码贴到闸机感应屏上,就可以免费乘车。
从领取优待证到享受优待政策,从政策出台到具体落实,日益便捷的体验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老兵们感慨:属于退役军人的这张卡片,越来越管用,越来越好用。
点滴细节暖“兵”心。作为一名老兵,我沐浴在关爱之中,一次次感受幸福。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兼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我也努力从关乎老兵利益的小事着手,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刘子军(左)与老兵交谈。邓拂晓摄
今年90岁的南振通,是居住在我们社区的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因为患有冠心病,老人常年服药。一次走访中,我发现老人年岁大了,腿脚不便,常因出门就医、买药犯难。洛阳市的“拥军药店”有400余家,此前,我一心为老兵在“拥军药店”买药享受优惠感到高兴,却忽视了像南振通这样无法前往药店的老兵。
从南振通家出来,我立刻前往最近的“拥军药店”,帮老人购买近期需要的药品。回到服务站后,我又梳理了社区老兵们的基本情况,协调“拥军药店”定向为有需求的老兵备药,并提供免费上门送药服务。
后来,我举一反三,在服务站建立“跑腿代办”工作制度。陪生病老兵就医,为空巢、独居、残疾老兵购买生活物资……今年以来,除服务站5名工作人员外,还有12名居民成为志愿者,加入“跑腿代办员”队伍,为老兵服务。
下棋、读书、摆龙门阵……这几天,室外气温骤降,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热度”却不断攀升。近年来,我们陆续在服务站设立阅览室、协商议事室、创业就业中心等功能区域,还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军味十足的“退役军人之家”。
有的老兵说,走进这个“家”,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有话愿意说,有苦愿意诉,来了不想走”。其实,这正是我们打造“退役军人之家”的初衷——让老兵们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将我们视作“家人”,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表达期盼。从聊天交流中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我们竭尽所能,为他们解忧。
这不,今年以来,发现高龄老兵出门就医不便,我们沟通部队医院开展义诊活动。有的老兵提起话费套餐不实惠,我们联系通信运营商,为有需要的老兵办理专属优惠服务。
眼看就到元旦了。这几天,除走访慰问社区困难老兵外,服务站还计划开展一场座谈活动。明年服务站工作如何开展,哪些地方需要改善,我想还是多听听老兵们的意见。未来,我们将继续为老兵办实在事、做暖心事,不负他们的“赞”,回应他们的“盼”。
(薛召升、时义杰整理)
杨晨在网络直播间介绍重庆特产。黄汉涛摄
就业创业
重庆市大足区网络主播杨晨——
“创”出一片新天地
冬日的村庄,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在我的周围,我们重庆市大足区有名的五黑鸡成群结队,正“咕咕”叫着。我的网络直播间就搭建在养鸡场中。一会儿开播后,这群无抗生素养殖的五黑鸡将从我的家乡销往全国各地。
我今年33岁,是一名退伍兵。几年前,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够搭乘网络直播的“快车”,投身热爱的事业,为家乡做代言。
2008年,我参军入伍到西藏军区某部,服役期间,因年度军事训练成绩优异,荣立三等功。5年的军旅经历,让我把“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作为追求。退役后,我踌躇满志,希望在市场搏击中赢得一席之地。
后来,我拿出积蓄,开了一家经营麻辣烫的小店。凭借不错的口味,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有了规模。我又开起多家分店。没承想,因为扩张过快、管理不善,生意遇冷,店铺一家家关闭,我的创业之路以失败告终。
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站起来。回到家乡,我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希望东山再起,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项目。我决定向大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寻求帮助。
说来也巧,我去咨询那天,刚好在办事大厅遇见就业创业科科长袁显飞。他热情地接待了我,给我讲了不少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政策。
加上袁科长的微信后,我时常收到他发来的各类退役军人培训信息。在与他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全媒体运营师”这个近年兴起的新职业。结合自己具备营销经验、熟悉各类网络平台的优势,我觉得自己未来或许可以尝试做网络主播,便报名参加了“全媒体运营师”培训班。
半个月的免费培训中,新媒体运营、网络直播、电商经营等课程排得满满当当,不仅有专业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还有行业“大咖”分享实践经验。在老师的建议下,我还参加“全媒体运营师”考试,取得了合格证书。
后来,我在大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取得退役军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万事俱备,我的网络直播间于2021年10月正式上线。
我的家乡,不仅有天下闻名的大足石刻,还有五黑鸡、黑山羊、冬菜等众多特色农产品。受益于退役军人优待政策、再次走上创业路的我,一心想着为家乡特色产品代言,回报父老乡亲对我们老兵的关爱。
为寻找优质产品,我几乎走遍大足区所有的乡镇。我的直播间,也开在了水塘边、竹林旁和养鸡场里。
站在镜头前,我抬头挺胸、声音洪亮,介绍起产品有一说一、没有“套路”,直播得到许多网友的喜爱,产品销量一直不错。
这两年,不少村干部找到我,希望为他们的农产品拓展销路。从选择产品、制订方案到直播、售后,我都尽心尽力,反复跟村干部商议,尽可能让村民获利。
2022年和2023年,我连续参加重庆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分获优胜奖、三等奖。就业创业导师“一对一”提出的指导意见,让我少走许多弯路。一起参赛的战友们主动帮忙介绍业务、开展合作,让我越干越有信心。
更令我期待的是,明年我就大专毕业了。2021年,退役军人学历提升相关文件下发至我们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上门为我讲政策,鼓励我参加学历提升。有了更高的学历,我会充分利用学来的知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周艳红整理)
刘喜双在抗洪抢险中救出被困婴儿。资料图片
志愿服务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新时代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队长刘喜双——
守护家园当“尖兵”
接连几天的大雪过后,天气终于放晴。华北平原广袤的田野里,冬小麦好像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被,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皑皑瑞雪,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回想起今年夏天参加抗洪救灾的一幕幕,想到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洪涝灾害带来的创伤正渐渐抚平,真为乡亲们充满希望的新一年高兴。
我是一名老兵。从2005年退役后加入高碑店志愿服务组织,到自学地震、山野、水域等多专业救援知识,再到组建高碑店新时代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我的志愿服务之路,已走过了18年。我投身志愿服务的初衷不为别的,就是觉得自己曾经当过兵,群众有需要时,有义务挺身而出。
今年夏天,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短短几天,河北保定涿州、高碑店等地多个行政村电路损坏、交通中断、农田被淹。水势不等人,我立刻在救援队微信群发出抗洪救灾“召集令”,组织队员紧急待命。接到涿州市应急管理局的通知后,大家迅速携带救援船、装载机等设备,兵分几路开展救援。
“快救救我们!救救孩子!”在涿州市刁窝村,远远传来的呼喊声让我心中一惊。循声赶去,积水已齐腰深的民房里,一位村民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正站在桌上大声呼救,桌面已没入水中。
我迅速在腰间系好安全绳,喊话稳住村民情绪,进入水中开展救援。水面漂浮着杂物,脚下深浅不一,我摸索着前行,费了很大劲才走到他们身边。确认自己站稳后,我高高抱起婴儿,小心翼翼返回。随后,又再次往返,帮助那位村民脱险。
我抱着婴儿的画面,刚好被在场记者拍摄下来,在电视新闻中播出后,引得许多网友点赞。有人说,镜头中的我像个“英雄”。
其实,我们救援队的每一位队员,都是英雄。在刁窝村3天3夜的救援行动中,队员们脚泡得浮肿、嗓子喊哑了,有的手指甲盖都磨掉了,可没有一个人往后退,都是拼尽全力往前冲。大家团结得像一块坚硬的钢铁,那场景,我每次想起来都很激动。
洪水退去后,我和队员们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顶着烈日清淤,挨家挨户消杀,大家一干就是一整天。连续奋战25天,我们和许多村民成了朋友。
那天,看到我右臂上的“新时代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标识,几位村民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他们的一声声感谢,让我再一次提醒自己:尽管已经脱下军装,可在守护群众家园的“战斗”中争当“尖兵”,是我们老兵应有的担当。
不只是我们的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救援行动中,保定市共有7支退役军人专业救援队、16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300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投入其中。与战友们并肩奋战,我仿佛又回到了军营。
圆满完成抗洪抢险任务,走进中小学开展防溺水、防踩踏、防火灾公益宣传教育,深入社区开展敬老活动……回望2023年,我和队员们在一次次志愿服务行动中,砥砺初心,收获幸福。
新的一年,期待更多老兵战友加入志愿服务阵营。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家乡群众服务。
(任五星、刘 斌整理)
赵雷(右)与采访对象合影。邹新江摄
尊崇褒扬
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赵雷——
铭记英雄有担当
11月23日,第十批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2014年以来,我国连续10年迎回、安葬10批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在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从事宣传工作5年来,我连续5次参与保障、亲眼见证。回忆过往,那些动人的瞬间,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今年,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战友时,站在烈士英名墙前,91岁抗美援朝老兵李维波打开一直抱在怀里的保温盒,盒里的饺子热气腾腾。他红着眼眶讲起和战友们的战地往事:“那年除夕,大伙儿刚包完饺子,敌机就来了。我们上阵地就打,打完回来,饺子成了片汤……今天战友们回来了,我的手艺,也让大伙儿尝尝。”
李维波说,2014年第一次到烈士陵园迎接战友回家时,他是从电视上得到消息,自己赶到陵园的。此后的第二次到第十次,他每一年都受到有关部门邀请,前往陵园祭奠。谈到这些年烈士遗骸安葬仪式越来越隆重,特别是全社会对英烈的尊崇氛围越来越浓厚,李维波特别激动。
同样感到慰藉的,还有志愿军烈属。这些年,每当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烈属祝江波总会带着当年父亲留下的遗物——一块印有“英勇杀敌 保家卫国”字样的手帕参加仪式。
尽管迎回的志愿军烈士中没有她的父亲,可看到英雄归国,她觉得父亲仿佛也回来了。看到覆盖五星红旗的棺椁、挺拔的礼兵、肃穆的人群,她感到父亲也受到了同样的尊崇。
“这些年,全社会崇敬烈士、关爱烈属的氛围不断浓厚,辽宁省不断提高对烈属的抚恤补助标准,我更要努力回报社会,不负父亲的荣光。”2002年退休后,祝江波经常应邀到社区、中小学作国防教育报告。她还是社区里活跃的志愿者,街坊邻里有啥需要,总是热心“搭把手”。
老兵的眼泪,烈属的行动,沿途万余名群众注目致敬,红色标语点亮英雄之城,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每一次参加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我都为充盈在天地间的英雄气深深触动。从这股英雄气想开去,我觉得自己作为退役军人工作者,要把工作干得再好些,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做得再多些、想得再细些。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我想,自己立足岗位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对先烈的告慰。做好英烈褒扬工作,体现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良知,彰显的是这个时代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