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老兵桂振岭走访236位抗美援朝老兵,拍摄2000余张照片,记下100余万字采访笔录,完成报告文学合集《永不凋谢的金达莱》——
记录老兵 定格荣光
■中国国防报记者 裴 贤 通讯员 张宏伟 刘保文
凌晨时分,街道冷清,城市还在睡梦之中。在安徽省宿州市的一栋居民楼里,退役老兵桂振岭已穿戴整齐,伏于案前,开启一天的忙碌。
整理采访素材、查阅文献资料……只要提起笔来,桂振岭就来了精神。记录一个个战斗故事,追寻一名名老兵的足迹,桂振岭甘之如饴,常常将疲惫抛之脑后。家人心疼他夜以继日,他却有自己的“道理”——“老兵们年事已高,他们可等不起。”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几年来,桂振岭不仅走访宿州市68个乡镇(街道)185个行政村,还远赴辽宁、北京等地采访,完成40余万字报告文学合集《永不凋谢的金达莱》。
通信员、机枪手、军医……桂振岭抢救了一段段鲜活、珍贵的红色记忆,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故事化为铅字,永远地留存于历史长河中。
梦起:开启漫长的文学苦旅
“236位抗美援朝老兵,100余万字采访笔录,40余万字报告文学合集”——这是几年来,桂振岭为自己、为老兵交上的一份“成绩单”。
对于这样的成绩,桂振岭并不满足——“收集老兵故事,我肯定会坚持到底,也许终究会有结束的那天,我只希望那一天到来得晚一些。”
追溯桂振岭记录老兵的这段经历,可以说念想缘于老兵起,动力也缘于老兵生。
桂振岭服役期间留影。
桂振岭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爷爷早年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在爷爷的影响下,桂家人的崇军尚武家风赓续传承。桂振岭的二叔在原北京军区某部服役。1998年,桂振岭入伍。4年后,弟弟桂振峰也报名参军。
从小喜爱文学创作的桂振岭,在部队很快崭露头角。他喜欢用笔记录发生在战友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也因此成为连队宣传骨干。
2000年底,退役后的桂振岭,被分配到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处工作。工作之余,他时常回想起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家当兵的人多,从小受家庭影响,我就对部队有感情。”
退役多年,每当说起军旅生活、英雄事迹,桂振岭仍心潮澎湃。厚积于心底的绿色情感喷薄而出,化成一首首诗歌。2014年,在当地文艺创作领域“小有名气”的桂振岭,如愿加入宿州市作家协会。
2018年10月中旬,桂振岭参加市作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期间,了解到埇桥区沱河街道住着多名高龄参战老兵。那些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老兵,像一块磁石深深吸引着他。
桂振岭的第一位采访对象,是家住沱河街道的抗美援朝老兵赵树芹。采访赵树芹,老人年岁太高,听力衰减严重。桂振岭凑到老人耳边大声地喊,老人都听不见。
本打算过段时间再去采访,不料一周后,突然传来赵树芹去世的消息。“还有多少老兵健在?还有多少老兵的故事需要去记录?”桂振岭主动将寻找和记录老兵的重担扛在肩上。
“参战老兵们都是经历过生死的,上战场从来没怕过,最怕的是被人忘记。”一开始,桂振岭的采访范围仅限于沱河街道,陆续采访了张佰礼、赵德才等9位老兵。后来,他决定走出沱河街道,为更多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在世老兵留下记忆。
桂振岭采访老兵纵兆海。
寻访:循着英雄的足迹前进
“真正做起来,才明白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桂振岭多次到民政部门寻找老兵资料,但所获信息非常有限。
于是,他想到了最“笨”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村子,问到一名老兵,再通过老兵打听别的老兵,结果越打听线索越多,越寻找老兵越多。这,坚定了他的信心。
随着采访的老兵越来越多,桂振岭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2020年11月,桂振岭被聘为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社会联络员。工作的变动,使桂振岭接触到更多老兵,这也为他的采访创作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到新岗位后不久,桂振岭接到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光华的电话:“可不可以为砀山籍烈士王学风做个深入调查?”
怀揣着对英雄的崇敬,经多方联系,桂振岭见到了探寻王学风事迹多年的原砀山县党史研究室主任科员王东超。王东超介绍,王学风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华岳山与敌战斗时牺牲,年仅25岁,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2005年6月,我进入砀山县党史研究室工作,从网上查阅到王学风的相关资料后,我被英雄的事迹深深震撼。”王东超的言语中流露出一丝遗憾:“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几十年来,家乡的人民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现存的砀山史料中也找不到记录文字……”
“沈阳有许多抗美援朝老兵的资料,去那里一定有收获!”同年11月9日,桂振岭、王光华和王东超飞往沈阳。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3人穿过烈士墓区,来到陵园最内侧的烈士纪念广场。在一面镌有19万余位烈士姓名的半圆形英名墙上,他们在第13碑14列14行找到了王学风的名字。
几天时间,他们相继走访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锦州车务段、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采访近30人。
在寻访的过程中,历史的真相也在挖掘中呈现出来。回到家后,桂振岭又从网上买了《朝鲜战争》《震撼世界的志愿军52位英雄纪略》等书籍,认真研读资料,为王学风写了一篇2万字的报告文学,填补砀山史料中的这一空缺。
“一个老兵的经历是故事,100个老兵的经历就是历史。”桂振岭说,在文学创作的同时,也想为这些英雄,为那些闪光的历史做记录和鉴证。
于是,他决定把所采访的老兵事迹汇成一部报告文学合集。王学风是合集第一篇。
桂振岭采访老兵陈瑞生。
倾听:寻常巷陌藏着赤子之心
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皖北地区先后有2万余名热血青年参军,有600余位烈士长眠他乡。
70多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位老兵健在?带着这个疑问,桂振岭先后前往市档案馆、人社局、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进行调查。截至2020年7月,全市约有不到1000位抗美援朝老兵进行了登记。
从20000到1000,锐减的数字,让桂振岭痛心的同时,也让他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为了“留住”这段历史,桂振岭加快了记录速度。
只要一有时间,桂振岭便带上干粮驱车寻访老兵。“最初也没经验,就找到村里去了,可到了才知道,老兵已经去世。”桂振岭说,他跑了不少冤枉路,后来通过各种渠道先与老兵所在村的村民取得联系,确认老兵可以接受采访后再前往。
有些路不得不反复跑,有些事不得不反复做。为了核实一个问题,桂振岭还会详细采访他们的战友、亲属以及核对老兵本人立功证上的简记,以此来佐证内容是否属实。
“寻访过程很艰难但甘之如饴,因为我抢救了很多珍贵的资料。”桂振岭说,每一位老兵的记忆,都是一份荣光,更是一部带着历史体温的英雄史。
听着老兵们的深情述说,桂振岭无比动容。他们被炮火炸伤的手臂、紧握军功章的双手、湿润的眼眸……一幕幕都在告诉他,做这件事,值得。
一次,桂振岭到埇桥区东关街道采访一位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却被老人的邻居泼了盆冷水:“老人性格孤僻,你去肯定没戏。”
果然,桂振岭吃了闭门羹,但他并没有气馁,拿着走访过的老兵照片,他又去了不下10次,终于打动了老兵。
一年后的一天,他终于接到这名老兵的电话。两人相约在市环城公园见面,坐在椅子上一聊就是一个半小时。聊完后,桂振岭才发现自己四肢发凉。“但那一刻,我的内心是滚烫的。”桂振岭说。
一次,家住灵璧县娄庄镇的十几位老兵听说桂振岭要来采访,自发来到退役军人服务站。由于工作原因,桂振岭比预计时间晚到10分钟。当他走进服务站时,老兵们早已身着军装,等候多时,一股愧疚之情顿时涌上心头。
你一言,我一语,老兵的记忆像是开闸的洪水奔涌着,从长津湖战役一直聊到“三八线”。时间模糊了记忆,老兵们常常很难忆起当年打仗的全部细节。但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他们会落下泪来。
还有一次,桂振岭去泗县采访,平时很少说话的老兵杨连步,竟一连唱了8首当年在部队学的歌。
“每一次离开,下一次见面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有的人,见了一次,可能就是最后一面,有的人甚至还来不及见面。”桂振岭说,每每听到有老兵离世的消息,内心百感交集,“如果有时间,我真的很想送他们走完最后一程”。
桂振岭把采访期间拍摄的其中150位老兵照片制作成和平鸽图案。
记录:致敬老兵的峥嵘岁月
寻访中,老兵们最为兴奋的时刻,就是穿上军装,戴上当年的荣誉勋章。
他们记忆退化,常常认不清人,但每当桂振岭哼唱起“雄赳赳,气昂昂”,他们就会挺直了腰板,高声和唱“跨过鸭绿江……”
“老兵们内心留有时代的烙印,他们忘记了漫长岁月的很多事,但没有忘记自己的部队番号和战友的名字。”桂振岭深觉与老兵的每一次对话都是对内心的一次洗礼。
然而,记录老兵的故事却不容易。在讲述过程中,有的老兵答非所问,有的口齿不清,有的被打断后就记不起之前说过的内容……桂振岭就这样在一旁静静地听,一听就是半天。
为了更准确、详实地记录老兵经历,图书馆、纪念馆和档案馆成了桂振岭经常光顾的地方,常常因一处细微的不同,他就要翻阅几本书籍去比对,甚至打电话到出版社咨询。
有一次,桂振岭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同事口中得知,抗美援朝老兵霍青年于10余年前曾写过一篇回忆性文章,被收录进一本书。他欣喜之余第一时间来到市图书馆,由于不知道文章名,也不知道书名,仅靠着人名,漫无边际寻找了半天仍一无所获。
直至第二天,桂振岭经多方求助,终于找到那本书。看完文章,他再次翻出老兵档案。经过两个夜晚的整理,桂振岭终于改编完老兵的故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桂振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坚持为老兵写作。吴心海、李灯全、郭丙恒、刘元甫……老兵们尘封的记忆被重新打开,一个个故事被记录下来,完整地保存在报告文学合集《永不凋谢的金达莱》中。
这是专属于236位老兵的光荣记忆,也承载着桂振岭满满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至于为何取名为《永不凋谢的金达莱》,桂振岭说,亲眼看见这些老兵,他才知道什么叫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们就像绽放在朝鲜土地上的一朵朵金达莱,永不凋谢!
(供图:桂振岭)
致敬,永不凋谢的金达莱
■桂振岭 口述
这是一次漫长而孤独的远征。
几年来,我奔走于宽街陋巷、偏乡僻径寻找“最可爱的人”,期间也曾想过放弃,但想起一张张被战火洗礼的脸庞、一双双坚定的目光,我又鼓足了劲。我习惯了倾听老兵讲述的点点滴滴,习惯了用文字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皖北地区先后有2万余名热血青年奔赴异国他乡,共有600余位烈士长眠他乡。70多年过去,亲历者大都作古,少数健在老兵已步入垂暮之年。作为一名退役老兵、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常常思考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翻开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历史书籍,描述战争的作品不胜枚举,但大多数都是从宏观角度去讲述战争抑或是描述英雄事迹。作为战争中最普通、最重要、最庞大的士兵群体,他们的故事却为数不多,这是我决定为他们创作一部报告文学合集的重要原因。
走访战争亲历者之路,漫长而繁杂。说其漫长,因为战争结束后,大多数抗美援朝老兵解甲归田。70多年过去,健在老兵屈指可数,采写他们的故事刻不容缓。老兵大多年事已高、记忆模糊,有时需要来回跑很多次,才能获得完整资料,走访过程极其漫长。
说其繁杂,受访老兵涉及军兵种、番号众多,我不得不仔细通读军史、师史进行查询,常常因一处细微的不同,需要翻阅几本书籍去对比核实,甚至打电话到出版社去咨询。
我最多一天走访了3个乡镇5个行政村13位老兵。在日复一日奔波中,老兵带来的感动,温暖了我的路途。一天,我接到一位老兵家人的电话,说父亲躺在床上,问我能不能去看看他。当我辗转赶到时,老兵已不能言语,只能从泛白退伍证上那依稀可辨的字迹看出他曾是一个兵。第二天,老兵去世的消息传来,我为之一震。我前去送别,走时他穿着一身军装。
几年来,我累计走访236位老兵,写下100余万字采访笔录,录制了近90小时录音和视频资料。在收集足够多的资料后,我动笔了。为了追赶时间脚步,我将闹钟设在凌晨3点半。我埋头于累牍之间,一遍一遍听录音,查阅资料,对照笔记,线索在得到大量资料验证后一点点变得清晰,断续的记忆逐渐连成一个个感人故事。
在我的笔端,一个个普通的名字慢慢汇聚成了一个熠熠生辉的“老兵军团”:李世举、方新、张倩、李灯全、邱绍甫、刘吉启、杨正钦、鲍志仁……他们的人生凝结成了一个个方块铅字,留存于世间。
致敬,老兵!致敬,永不凋谢的金达莱!
(中国国防报记者裴贤、通讯员宋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