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哨所”老兵的军礼
■舒红刚 孙 梁 何宇风
老兵为新兵讲述“张福林班”的故事。
“头顶边关冷月,脚踏悬崖绝壁,海拔三一九七,无惧风霜雪雨。”“七一”过后,老兵丁松和3位老战友,登上3197哨所,回到了阔别41年的“张福林班”。
3197哨所,被称为“天梯哨所”,一直是丁松老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这位昔日“张福林班”的副班长,为新战友们演唱了他自己创作的歌曲,含泪讲述自己寻访老部队的故事。
两年前的夏天,已经离开高原39年的丁松,与战友一起重返高原。奈何时值雨季,前往哨所的道路塌方,他们只能站在团部军史长廊一张荣誉照片前,深情敬上一个军礼。
带着遗憾回到家乡,丁松一直牵挂着哨所。闲暇之时,他将思念写成词、谱成曲;每到节假日,都会和老伴出门采购一批家乡特产,寄给驻哨的战友。
再次回到军营,丁松带上自己写的歌本,还代表昔日战友送来一面锦旗,激励年轻战士接过老兵手中的钢枪,发扬张福林精神在哨所扎根。
前往哨所,丁松特意穿上了珍藏41年的军装,还在胸前佩戴上奖章。
“欢迎老班长回家!”登上3197哨所,“张福林班”现任班长、哨长邓东城带领战友在哨楼下迎接。当老兵的手握住一双双年轻战友的手,丁松不禁红了眼眶。
邓东城告诉前辈,哨所如今大变样。那条通往山外的泥土路,已整修成沥青路;从山下的连队出发,一条简易路修到半山腰,原来的2187级石梯减至769级;即使在风雪交加的冬季,连队每周也都能送菜上山,哨所物资匮乏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
哨楼装上了地暖,安装了新空调;三级抽水系统安装落户,汩汩清泉引入哨所;国家电网牵入“云端”,使用洗衣机、净水器、热水器等生活电器,再也不用担心“电压不稳”……听完哨长的介绍,老兵难掩激动之情。
丁松说,看到哨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打心眼里高兴。1978年初,丁松参军上高原。临行前,曾在部队服役的父亲含泪叮嘱他:“当兵就不要怕吃苦。”
上了路,丁松才知道父亲临别赠言的含义。那年春天,丁松和战友在四川集训,踏上西去的火车。80多个新兵挤在一节闷罐车里,走了七八天才到西宁。下了火车,他们又换乘卡车,接着步行数日,最终抵达哨所。
那年寒冬,丁松和战友在哨所搞建设,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冰河沿岸的冰凌有一尺多厚。他和战友从对面山上往哨所扛木料,也是在那时候,他落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根。
“‘张福林班’的战士,传承着啃硬骨头的狠劲儿。但对身边战友,却充满了关心与爱护。”丁松回忆,一次外出巡逻,在蹚冰河时,一名战士突然被河水冲倒,时任班长陈世林飞身扑了出去,抱着他在冰河里滚出了好远,摔得身上多处淤青,却始终没有放开抱紧战友的手臂……
“团结一致,彼此关爱——这是哨所代代相传的精神。”邓东城说,去年他的妻子来队探亲,突然的降雪,让上哨的路特别难走。连队战友得知这一情况,自发组成一支送哨小队,一路护送妻子安全抵达哨所。
邓东城巡逻归来,看到在厨房忙活的妻子,听说了连队战友的热心保障,感动不已。那天晚上,前来送哨的战友,像家人一样围坐在桌前,吃着邓东城妻子做的手擀面。
“启程饺子落脚面,这是我们北方的习俗。”邓东城对丁松说,老班长一定要在哨所吃一顿饺子,再为我们留下一些珍贵的记忆。
临别时,老兵们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向着哨所庄严敬礼。
高高飘扬的国旗下,哨所官兵齐声说:“请老班长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哨所的精神发扬光大,扎根哨位,练强本领,为祖国和人民守好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