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等兵退伍前获评“训练之星”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通讯员 张 勋
眼前是被官兵们称作“好汉坡”的一段上坡路,身后是高声呐喊加油的同班战友……临近退伍,第77集团军某旅某连组织武装五公里越野小比武,上等兵包海清加速向前奔跑。半程过后,他已经冲到了队伍的“第一梯队”。
当新兵时,包海清体能素质较差,常常踩着合格线冲过终点。第一次参加武装五公里训练,冲上“好汉坡”后没多久,他感觉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两条腿如同灌了铅。
“班长,我实在是跑不动了……”大口喘着粗气,包海清放慢了脚步。见状,他的班长赵加也没有强求,而是搀扶着他慢慢走向终点。
“知道这段坡为啥叫‘好汉坡’吗?这段坡又长又陡,冲过去就是一马平川。”赵加一边走一边说,“青年人多吃一点苦,多经历一些摔打,才能培塑坚韧顽强的意志,成长为真正的好汉。”
此后的训练中,包海清已记不清多少次冲上这段“好汉坡”,从最初的气喘吁吁,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他的军事体能水平不断提升。
然而,在这个军事训练过硬的连队,包海清虽然征服了“好汉坡”,却仍难跻身前列。每周日晚点名时,看着身边战友在掌声中接过“训练之星”流动红旗,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将流动红旗争过来!”
连队高手云集,包海清获得最好的一次成绩,是专业课目小比武第7名,无奈与“训练之星”失之交臂。班长赵加鼓励他说:“记得你刚下连时,连武装五公里都跑不下来,如今能取得名次,已经很棒了。在咱们班战友心中,你也是一位好汉。”
班长的话,让包海清重拾信心。从那以后,包海清训练起来更拼命了。单杠一练习小比武第6名、武器分解结合小竞赛第5名、步枪精度射击成绩第4名……时光随着汗水一天天流逝,包海清不断向心中的“好汉坡”冲锋着,而距离他退伍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班长,过阵子我就要离开部队了。我父母的身体情况您也清楚,我得回去撑起这个家。”最后一次班务会上,包海清眼含热泪。当被问及是否留有遗憾时,他悻悻地说:“要说遗憾,就是没能捧回‘训练之星’流动红旗。”
包海清的心愿,让赵加十分感动。连队最后一次组织武装五公里小比武,赵加把同班战友叫到身边说:“前一公里我领跑,把节奏带起来;最后一公里,咱们一起给包海清加油打气!”
那天,在战友们的呐喊声中,包海清冲过终点。“第3名。”计时员高呼:“19分24秒,个人最好成绩!”
离队前最后一次晚点名,包海清从连长手中接过梦寐以求的“训练之星”流动红旗。
“还有啥遗憾?”退役士兵欢送会上,赵加问包海清。挠了挠头,已经卸下军衔肩章的包海清说:“要说遗憾,最舍不得的就是这座军营和亲爱的战友!”
第77集团军某旅某连侦察班侦察情况。蔡从润 摄
老兵的热泪 军旅的记忆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特约记者 李佳豪 通讯员 姜 瑞 马耀辉
地点:火炮射击阵地
最后一个训练日,与朝夕相伴的“老伙计”告别
这是一场特殊的送别仪式。
阵地上,火炮引弓待发;队列前,官兵掌声热烈。
身披“欢送幕后英雄”绶带,第77集团军某旅中士王毅博健步走到队列前。
几天后,这名老兵将离开心爱的军营。8年前,带着建功军营的梦想,王毅博从职业学校毕业后来到部队。定岗时,由于专业对口,他被分配到炮兵营,成为一名修理技师。
别看王毅博军衔不高,可论业务能力,全旅官兵交口称赞:火炮载具有无故障,他一看便知;处置别人无法处理的故障,他手到病除。
正因如此,有不少其他连队的战士也专程赶来为王毅博送别——他们都是王毅博带出的“徒弟”。如今,这些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奋战在各自不同的修理岗位上。
8年间,修理工间是王毅博的“主阵地”。工作时,他时常要趴在火炮载具的底盘下面,以仰视的角度,检视着其他战友平日难以注意的火炮“另一面”。
纵然对火炮的构造熟稔于心,可王毅博的心中始终藏着几个问号:“炮弹出膛时是怎样的场景?驾驶它纵横沙场又是怎样的感受?”
“王班长,走!”离队前最后一个训练日,连长招呼王毅博登上火炮战车。
“去哪儿?”他从车底探出脑袋问。
“上来就是了。”连长笑着回答。
战车驰骋,黄沙飞扬。来到实弹射击场,战友们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射击准备。王毅博站在一旁,仔细询问每一个射击诸元的含义——入伍8年来,他第一次以这种平视的角度,去观察朝夕相伴的“老伙计”。
完成射击准备,王毅博被连长叫到身边。
“开始射击!”随着射击命令下达,数门火炮同时发出震天怒吼,阵地上顿时火光冲天。看到这番景象,王毅博黝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怎么样,够震撼吧?”拍着王毅博的肩膀,连长郑重其事地对他说,“每次实弹射击现场都没有你,可每发炮弹出膛的背后都有你。”
“向老兵敬礼!”当官兵们从各个炮阵地重新汇集到一处,连长下达口令。顿时,大家纷纷抬起右手敬礼,久久不愿放下。
“感谢你们为我的军旅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看到眼前的场景,王毅博鼻头一阵泛酸。
看到老兵落泪,战友们纷纷走到王毅博面前,为他拭去泪水:“该道谢的是我们,感谢你8年来的默默奉献!”
一场简短又隆重的告别仪式结束,官兵驾驶火炮战车,载着王毅博返回营区。和往常一样,这名老兵一头钻进修理工间,结果又错过了饭点。
值日员拎着保温餐盒来到修理工间,高声喊道:“王班长,饭给你打来了。八点半开退役士兵欢送会,您可别忘了!”
“饭放工具台上,我忙完就吃。”不见王毅博的身影,只听一个声音从战车底盘下传来,“放心!我把这辆车检修完就过去!”
王毅博的声音有些哽咽。在他看来,今天和过去的2900多天似乎没啥不同,只是这一次,他将和自己“趴在战车底盘下的青春”作别。
地点:连队俱乐部
回忆一件“小事”,品味战友情谊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时。若非到了离别这天,下士孔子恒从未想到自己的“泪点”竟如此低。
2021年,孔子恒第一次参加比武竞赛。由于太过紧张,他在操作时出现失误,手掌不小心被擦伤。在卫生连包扎时,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一声不吭。军医告诉他:“忍不住的话,可以喊也可以哭。”他却从牙缝里迸出几个字:“我这辈子就没哭过!”
然而,在离队前夜的退役士兵欢送会上,孔子恒却忍不住流下眼泪。以前,他总以为“离别”这个词很遥远,如今却来到自己身边。
“请老兵们说说,自己在军营最难忘的事。”指导员话音刚落,一幅幅画面开始浮现在孔子恒眼前。
最终,孔子恒决定道出那件“小事”:“我最难忘的是那一声‘你好啊,我叫张启龙’……”
原来,孔子恒性格内向,从小就不善于与别人交流。来到新兵连后,看着其他战友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他却在宿舍的角落里静静坐着。
“你好啊,我叫张启龙。”不知过了多久,一名上等兵主动坐到孔子恒的身边,“一个人坐着很无聊吧?我是咱新兵班副班长,咱俩边走边聊?”
漫步营区,张启龙从家里的庄稼聊到连里的火炮,孔子恒只是静静地听着,半天只轻声回应一句“嗯”或“哦”。倒不是不想说话,只不过他实在不知道该怎样与战友交流。
没有嫌弃他的“冷漠”,张启龙仍带着笑容滔滔不绝地说着。
儿时的趣事、家乡的风景、刚刚看到的新闻……此后,张启龙一有空就会拉着孔子恒散步,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仿佛说话也会传染,在3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一向不爱发言的孔子恒竟然也能在班务会上主动说上几句。
下连后,孔子恒与张启龙去了不同的连队,可他们之间的友谊从未中断。一次打篮球,孔子恒忍不住问张启龙:“当初我那么冷漠,你为啥没有放弃我?”
听罢,张启龙淡然一笑:“新兵时候的我和你一样,像一块石头。可我的班长也从没嫌弃过我,最终还是把我给‘焐’热了。”
带着这份“焐热石头”的温度,孔子恒入伍第三年也成为一名新训骨干。和性格内向的新兵聊天谈心、为遇到挫折的战友进行心理疏导、不厌其烦地给他们教授动作要领……一种暖心的温度在不断传递。
“我最难忘的是在军营中收获了难得的友谊。”退役士兵欢送会上,孔子恒的话音刚落,泪水就盈满了眼眶,“是战友给了我信心,是你们改变了我!”
像在水塘里投入了一枚石子,孔子恒的发言激起了官兵心灵深处的阵阵涟漪。随后的欢送会上,老兵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讲起战友间的温暖情谊。
第77集团军某旅组织老兵退伍仪式,老兵们眼神中写满不舍与留恋。刘爽 摄
地点:营区门口
一个个约定,战友们“等着你回来”
登上营区门口的大巴车,上等兵温都苏一眼就认出了几名同乡的战友。此时,他们早已换上便装,只有温都苏还穿着那身已卸下军衔肩章和服饰标志的士兵常服——他不想这么快就与自己的军旅生涯告别。
看着营门口哨兵手持钢枪静静伫立,温都苏的思绪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个秋天。
那是新兵第一次参加实弹射击训练,天刚下过大雨,空气中弥漫着一层薄雾,远处的胸环靶时隐时现。
见到前几组完成射击的战友大多垂着头走下射击靶位,温都苏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默背着射击要领。
枪响,靶落。对讲机中传出声音:“3号靶,5发49环!”听到温都苏的成绩,他的新兵班长激动不已:“可以啊。你小子还是个当‘神枪手’的料!”
“当‘神枪手’!”自此,这个信念在温都苏心中深深扎根。
随后两年时光里,那支贴有温都苏姓名的步枪,仿佛变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一次次伴着他奔跑、匍匐、冲锋,一次次陪着他走上比武场、登上领奖台。
今年初,作为连队“神枪手”,温都苏被推荐参加上级组织的狙击手集训。一次次扣动扳机,他感到自己的梦想化作那颗出膛的子弹,一点点朝着目标飞去。
然而,命运总是爱开玩笑。在一次持枪越障训练中,温都苏不慎从高台上摔落,伤到了膝盖。
“平时活动没啥问题,只是这一年要避免剧烈运动。”医生的话如同宣判,击碎了温都苏的梦想。尽管在军士选晋考核中拼尽了全力,可他仍然名次靠后,最终只能选择退役。
“别灰心,回家后好好养伤,我们等着你!”在老兵离队前的谈心中,指导员对他说,“放心吧,你步枪的编号,连里给你留着,等你二次入伍时,再把它交给你。”
伴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温都苏从记忆中回过神来,眼泪已经浸湿了衣襟。望向连队送别的人群,他看到同班的战友们手中举着用纸壳制成的标语:“‘神枪手’,等着你回来!”
“等着你回来”,这也是战友们与中士罗林吉的约定。
从一所职业学校毕业后,罗林吉选择参军入伍。由于罗林吉的简历上写着机械修理专业,他被分到了修理连。
谁知走上岗位后,罗林吉对专业几乎一窍不通。无奈之下,营里将罗林吉调整到油库管理员岗位。除了日常盘点、收发油料外,油库管理员的工作任务不算重。
“小罗啊,你说你能在部队干一辈子吗?”一天夜里查铺时,营长把躲在被窝里偷看电子书的罗林吉抓了个正着。没有批评他,营长只是与他坐在宿舍外的台阶上谈起心来。
知道连队编制最高是四级军士长,也清楚凭自己的表现连下士都未必能选晋成功,罗林吉坦诚地说:“我?估计待两年就回家了。”
“你也知道迟早要回到社会,可要是身无一技之长,难道真打算混一辈子吗?退一步讲,就算你想混下去,你未来的妻子和小孩怎么办?他们愿意跟着你浑浑噩噩过一辈子吗?”
原以为自己还在“可以肆意挥霍青春的年纪”,可听到营长推心置腹的话语后,罗林吉幡然醒悟:“自己已不再是孩子了,肩上有很沉的担子要挑。”
第二天,罗林吉带着一纸参加学兵集训的申请书找到营长:“营长,我想清楚了,我要学技术。”
半年集训结束后,罗林吉将一张技能鉴定证书带了回来。重返修理岗位,战友们发现,罗林吉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
从上等兵到中士,随后的几年里,罗林吉开启了成长加速度,能力不断拔节提升。就在临退伍前半个多月,他凭借在部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被一家军工厂相中,提前达成了录用意向。
汽车驶出营区,罗林吉的电话响起,按下接听键,传来老营长熟悉的声音:“军工厂姓军为军,也是服务于战斗力,去了以后一定要好好干!”
“我在院校参加培训,没法回来为你送别,以后有机会常回营里转转。”听完老营长的嘱托,罗林吉默默地点了点头:“放心吧,营长,保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