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人武部探索“村企结对”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订单农业”打通致富路
■张炎平 中国国防报特约通讯员 杨 涛
早春时节,春寒料峭。一大早,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桦皮川村的一排排温室大棚里,村民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西红柿、黄瓜和茄子。
“今年蔬菜长势喜人,产量较往年又有提升,订单也较多,年收入预计达到5万元!”种植的蔬菜喜获丰收又不愁销路,村民史明辉喜不自禁。他麻利地将新采摘下来的蔬菜分拣、打包,等待订单企业前来装运。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人武部工作人员与村民一起察看蔬菜长势情况。杨祥兵摄
桦皮川村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2017年,白银区人武部定点帮扶以来,安排干部职工轮流驻村扶贫,积极协调资金,帮助该村落实现代日光温室示范推广区项目,完善温室大棚供水供电、机耕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蹚出一条产业致富道路。2019年年底,该村实现整村脱贫。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该区人武部与村“两委”积极协商,确立了发展农业产业增强发展后劲的帮带思路。他们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建成50余座温室大棚,出售或租赁给农户,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销路不畅成为制约农户增收的一大瓶颈。增产不增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手中有订单,种地心不慌。”去年5月,经过充分市场调研论证,白银区人武部指导桦皮川村党支部探索“村企结对”发展模式,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组织辖区企业与农户、种植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事先签订农产品产销订单合同,精准对接企业和市场需求,优化产业结构,有效破解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农产品在种植前就联系好收购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从根本上解决销售难题,为农民增收致富上了一道保险。”桦皮川村党支部书记高良铭介绍,企业和农户签订保底价,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种得安心、卖得放心,实现农企“双赢”。
“订单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部分劳动力稳定就业。村民赵有现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去年返乡之后,在村委会的介绍下来到合作社,主要负责育苗工作,每月有了稳定收入,还学会了种植管理技术。
目前,桦皮川村种植了草莓、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多个品种,产业面积达1400余亩,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以上,村民家门口就业260余人。
“这种先找市场后生产的‘订单农业’模式,打通了农产品产销最后一公里。”白银区人武部领导说,下一步,他们将根据市场需求,继续调整大棚种植结构,积极引进客商,深化探索“村企结对”特色发展道路,依托“订单农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牢产业兴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