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推进基层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发展
“把两条线拧成一股绳”
■胡东京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蔡永连
6月20日,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河沥溪街道部站融合办事大厅工作人员接待来访人员。潘 琼摄
组织征兵初检、端午节看望独居军烈属……6月下旬,工作阶段转换,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部站长”黄平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部站长”,是基层武装部部长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两项职务的合称。2019年以来,宣城市依据上级“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的部署要求,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基层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发展。
在郎溪县十字镇政府,记者看到部站合署办公场所悬挂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组织架构图。第一层为部站长,第二层为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任职人员。下面标注职责分工和年度大项工作计划。
“全市部站职责分工大体一致,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十字镇武装部领导告诉记者,该镇武装部主要负责武装工作,服务站主要负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征兵宣传、国防教育、优抚帮扶等工作由两部门共同完成。
“部长、站长一肩挑,会不会带来兼职过多、精力分散的问题?在部站融合论证初期,曾有人提出这样的担忧。”宣州区孙埠镇原武装部部长、宣州区黄渡乡乡长汤敏介绍,之前基层武装部部长通常分工负责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部站融合后,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统一由同级人民武装部部长担任,部站长专司主营、定人定岗,兼职被大幅削减,工作更加聚焦管武兴武。
“组织架构的确定和部站长的任命非常重要,关乎融合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宣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宗京松介绍,2020年4月,历经几番调研论证,该市最终确定按照优化机构设置、统一人员配置、整合工作职能的思路推进部站融合。当年10月,在军分区、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军地部门协作下,全市98个乡镇(街道)完成部站长选配工作。
“我是街道‘待遇’最好的党工委委员。”谈起任职感受,宁国市竹峰街道的“部站长”吴兵难掩自豪。竹峰街道办有两栋办公楼,其中一栋楼专门用于部站融合办公,大门两侧挂牌“竹峰街道武装部”和“竹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内部设有办公区、民兵器材库室、会议区、档案室等。如今,该市乡镇(街道)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实现合署办公。
“基层武装部部长担任同级党(工)委委员,退役军人服务站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站长可以有效整合资源、聚合力量,更好地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吴兵介绍,部站融合以来,该街道先后组织民兵出色完成抗击台风、抗洪抢险等任务,累计开展服务老兵志愿活动150余场次。
为了更好地实现1+1>2的融合效应,宣城市还出台政策,乡镇(街道)可根据服务对象和任务量,在原编制基础上再配备1名以上专职在编人员负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各村(社区)配备退役军人服务站专职人员,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由民兵营(连)长兼任,形成“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融合发展格局,打通“入伍、服役、退役、就业、优待”服务管理“最后一公里”。
当前,下半年征兵工作全面启动,到宁国市河沥溪街道部站融合办事大厅咨询的适龄青年和家长络绎不绝。部站值班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征兵政策。“没融合前,当前阶段退役专干的工作相对少一些,而武装干事的任务比较重。如今,岗位互补、任务共担,能更好发挥人力资源价值。”该镇武装部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陈杰介绍,部站融合后,他们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遴选优秀专武干事和退役军人专干互为AB岗,进一步提升合署办公质效。
据了解,该市还配套完善考核激励、经费保障等规章制度,切实保证部站融合“把两条线拧成一股绳”。目前,该市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示范化建设全部通过省级复审,全市退役军人工作考核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民兵整组工作在上级考评中获优秀等次,大学毕业生征集率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