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军校

思政课如何打动中级指挥员

■熊东旭 解放军报记者 韩成

“在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如何体现……”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陆军指挥学院,聆听了该院政治工作系主任荆磊为中级指挥教育培训班学员上的一堂思政课。

下课铃响起,荆磊走下讲台。和往常一样,他身边很快围满学员,大家纷纷前来分享自己的思考,探讨未竟的问题。

每当这时,荆磊都会乐此不疲沉浸其中。他认为,一堂好的思政课不仅要让学员“抬头”倾听,还要让他们“低头”思考。

其实,上好中级指挥员的思政课并不简单。从年龄看,他们已过而立之年,普遍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从经历看,他们在部队摸爬滚打多年,带兵育人经验丰富;从职级看,他们多是中校以上军官,本身就是教育者……

荆磊认为,上好中级指挥员的思政课,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着力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深度、思维锐度和实践广度。

   陆军指挥学院副教授陆树林(中)为学员讲解战时心理评估系统。赵腾 摄

这是一堂内容为王的课

“在一张白纸上书写很容易,如果纸上已经写满文字,又该怎么办?”

中培班课堂上,教员张钦设计的多个互动环节居然遭遇“冷场”。他精心制作课件,大量引用视频,采用“脱口秀”式的讲述方式,曾获得年轻学员满堂喝彩。没想到,一堂在指导员班备受欢迎的课,放到中培班突然“不香了”。

“您讲的那些基本观点,只是配合多媒体换了一种表达方式,‘新瓶装旧酒’。”课间,学员张栋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看法。

被学员“打击”后,张钦沮丧不已。听到张钦的经历,政治工作系首席教授凌胜银分享了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观点+事例印证’的理论灌输比较适用于青年官兵。中培学员受部队教育多年,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时就需要一堂‘进阶版’的思政课。”

“何为‘进阶’?”凌胜银接着说,核心指向是授课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立意要高,从全球看中国,从国家看军队,从军队看营连;内涵要深,透过现象研机理、析本质、讲规律,刨出根见到底;解读要新,紧跟形势,联系岗位,启迪思维。

张钦一边听一边记笔记,不时还要提问题,像极了初入学校的学生。取得“真经”后,张钦与中培班学员深入座谈了解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

来自陆军某旅的教导员郭成语,在张钦的课上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

不久前,郭成语在部队给全营官兵搞教育时,一名战士举手提问:“教导员,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绝对’二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绝对,就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唯一性、彻底性和无条件性……”虽然马上引用了书本上的原话,但郭成语看出那名战士一脸似懂非懂的茫然,这件事他也一直装在心中。

这次调整授课内容后,张钦从理论源头讲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并将涉及的理论观点以时间轴排列,通过时代背景、内在关系、发展变化的分析比对,采取“学习一个观点、研析一层机理、找寻一段出处”层层剥笋式的讲授,使郭成语拉直了心中的问号,也掌握了学习理论的新方法。

“只有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办法,深入思考用心揣摩,才能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郭成语说。

这是一堂聚焦现实的课

“这款网游你们知道吗?”教员李海龙轻点鼠标,大屏幕上出现了某款AR战术竞技型射击游戏。

“不熟悉,仅有点模糊的印象”“没玩过,我们早过了玩游戏的年纪啦”……几名学员陆续起身作答,答案基本类似。

“大家思考一下,你们的‘不熟悉’‘没玩过’是否有什么不妥呢?”李海龙紧接着抛出一个新问题。一时间,教室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摸不清教员用意何在。

接下来,李海龙用事实和数据介绍了这款游戏在青年群体中的火爆程度,有的年轻人为了获得与众不同的人物服饰、武器样式,甚至不惜花费上万元。

“我们看来的不可思议,在年轻人眼中居然是理所当然。如果我们的思想和现在的青年官兵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教育的针对性又从何谈起?”李海龙问。

“更何况,这款AR网游还能提供沉浸式的战场体验,辅助部队开展模拟训练。”李海龙接着说,“当然,军事网游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对教育训练大有裨益。”

此刻,台下学员深受启发。

像这样出其不意的课堂设计,在李海龙的授课中还有很多。“思政课脱离网络就是脱离时代,不搞信息化就会被边缘化,我们最担心的是,一些中级指挥员思维观念停留在过去,自己却浑然不知。”李海龙说。

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环境、部队组织形态、官兵成分结构都发生了新变化,如何让学员站在时代前沿,分析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思政课责无旁贷。

“动散条件下的教育,我们必须要‘纠偏’,防止只盯训练场地忽视思想阵地;必须要‘盯漏’,防止只抓建制大头忽视小散重头;必须要‘提效’,防止只盯时间落实忽视质效落地……”课堂上,教员纪荣庆向学员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之所以深受学员好评,少不了背后的一番苦功夫。每有新学员入学,纪荣庆都会找他们“取经”,梳理动态分散条件下教育的难点案例,收集好经验、好做法,并把研究内容充实到教案中,“大数据式”的扩容让课程版本更迭升级,一堂学员喜爱的“金课”随之出炉。

“学员能在课堂、教材中找到答案固然可喜,但我们更希望他们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员屈莉最近打算把自己摸索出的“结构化研讨”应用于课堂教学。从前期课堂效果来看,这种讨论方式更加有序高效,学员不仅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主张,而且还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屈莉对记者说:“顾名思义,‘结构化研讨’教学是指在教员课程导入后,围绕主题多角度、分层次开展研讨,其采用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关键事件分析法明确问题方向、团体列名法聚焦问题、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原因、头脑风暴法集成对策……”

“部队调整改革后,机关编制减少,工作量不减反增,‘压力山大’。”在“坚持在守正创新中提升部队战斗力”研讨中,一名来自某部机关的学员率先道出了心中的困惑,引发学员共鸣,他们纷纷讲出自己经历的不同问题。

屈莉一边记下各类“槽点”,一边引导学员跳出“个人视野”,从强军全局高度,层层递进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学员们在“理越辩越明,灯越拨越亮”中达成共识:“改革必成,强军可期;部队转型攻坚的爬坡期,需要每名官兵胸怀大局跳出小我,踔厉奋发迎难而上。”

课后,学员们不约而同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教员总能看到大家“看不到的”、想到大家“想不到的”,这种“能力”从何而来?

“看似高大上的‘能力’其实很简单,是坚持守正创新、是坚持问题导向、是坚持系统观念……归根结底,就是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屈莉的答案令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堂对接战场的课

深夜12点,学员宿舍楼内依旧灯火通明。标绘要图、分析地形、研究战法,课后作业让一天排满课程的学员更加疲惫。

“这也太较真了!不就是模拟召开战时党委会吗?还下发地图和想定,愣是把一堂思政课上成了军事课。”有的学员一边作业一边抱怨。

大家都不明白,一堂“如何开好战时党委会”的思政课,怎么到最后居然要上报正式的作战方案?

第二天,虽然大家都上交了作业,但不少学员都对教授王庐生的教学重心提出质疑。

走进教室,王庐生看到了学员们熬红的双眼,也看出了他们眼神里透出的疑惑。王庐生从容拿出讲义:“军队中心工作只有一个,就是备战打仗……脱离了‘实案’的战时党委会,岂不是‘折子戏’?”王庐生的一番话让大家醍醐灌顶。

“军队政治工作必须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我们的思政课同样需要如此。”该院政治工作处领导说,打通对接战场的路,是他们近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让学员“跳”出课堂,回归备战打仗一线,成为思政课新的发力点。记者在合同战术培训班看到,一场题为“抗美援朝志愿军作战辨析”的研讨正在火热进行。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八个字听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却是最难的打法。因为这需要事先把‘跟谁打、在什么地方打、什么条件下打、用什么去打、如何打’等所有的‘功课’都做好……”

“我赞同。虽然现代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进,作战样式和制胜机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战争的基本法则没有变,我们更多的是要向志愿军学习作战原则和作战指导。”

教员抛出问题后,学员们分班研讨,形成作业成果。最后,各班发言人还要轮流上台,一较高下。

在中级指挥培训班里,这样的开放式教学还有很多。紧盯战场、研究战争,鲜明的实战导向让大家在课堂上更加全神贯注,谁都不愿一不留神错失“宝藏”。

几堂课下来,学员朱兆北收获满满,他在日记中写道:“毛泽东同志说,‘只有会做政治工作的人才会打仗,不懂政治的人就不会打仗’。这几天的研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政治干部,也更加领悟到肩上的使命职责之重,对未来走向战场更加充满信心。”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