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爱国教育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连续10年执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任务——

    凝望一次次归来 守护一座座丰碑

    ■孙  震  孔运河  陈玉博

    寒风凛冽,雪花飘舞。长风漫漫,终有归期。

    2023年11月23日,一架搭载着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缓缓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

    硝烟虽已远去,战歌依然嘹亮。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誓死坚守阵地,热血一次次浸透了白雪覆盖的山野,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志愿军官兵牺牲时被安葬在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以南。根据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双方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每年进行一次常态化交接。10年来,我国从韩国累计迎回10批共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连续10年执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任务。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是与先烈跨越时空的“相逢”。官兵们说,先烈的棺椁,像一座历史丰碑,铭刻着峥嵘的岁月;像一座精神堡垒,凝聚了不屈的意志;更像一堂无声的课,浸润着大家的心灵。

    今天,让我们走近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感受他们与先烈跨越时空“相逢”背后的故事。

    礼兵轻轻捧起志愿军先烈棺椁,护送先烈回家。马强 摄 

    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留下名字,却留下了不朽的功勋

    这一刻,英雄们的灵柩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伴着军号手吹响婉转低回的《思念曲》,礼兵艾力亚尔捧起棺椁,心中充满崇敬之情。

    这,是艾力亚尔第一次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为了能参与这项光荣的任务,他经过层层选拔,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和努力。

    艾力亚尔的家乡,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喀什。入伍前的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媒体上正在直播第八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

    庄严肃穆的场景让他难忘,烈士们的事迹让他动容。“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没有先辈的浴血牺牲,何来今日的繁华盛世。”那一瞬间,艾力亚尔也在心里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羡慕:“要是能成为礼兵方队里的一员,该有多棒啊。”

    艾力亚尔没想到的是,参军入伍后,自己所在的单位正是那支担负礼兵任务的部队。他一下子激动起来:“我也要成为礼兵方队的一员。”

    想要入围礼兵方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训练场上,礼兵教练员组织棺椁静持训练。艾力亚尔双手捧着20多公斤重的模拟棺椁保持一个姿势不变,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棺椁的重量压得他胳膊微微颤抖,额头上满是汗珠,他咬牙坚持着……

    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经过层层选拔,艾力亚尔终于如愿,成为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的一名礼兵。

    “那是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捧起棺椁,感觉敬畏之情在心底油然而生。”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艾力亚尔说,捧起先烈棺椁时,当年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锋、与敌人拼死战斗的画面仿佛一下子闪现在自己的眼前。

    训练时,艾力亚尔听说,棺椁上可能有先烈的照片。迎回仪式前,他一直想知道,仪式当天自己将捧起哪一位先烈的棺椁。

    直到任务当天,捧起先烈们的棺椁,他才发现,棺椁上没有先烈的照片和姓名。盼了那么久的“他”,并没在世间留下什么关于自己的印记,只拥有棺椁上的一串编号。“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留下名字,却留下了不朽的功勋。”艾力亚尔说。

    与艾力亚尔相比,同样第一次参加任务的鸣枪礼兵马自博,对于志愿军英烈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收到参加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任务的通知,队列素质突出的马自博被连队当做重点推荐对象,面对战友羡慕的目光,他却表现得很“平静”。

    “那时候我年龄还小,对先烈的情感并不深刻,只知道他们是一群很伟大的人。”几年前,还在上高中的马自博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

    与许多老队员相比,马自博经验不足,在专项训练中,他很快掉了队。感受到压力的同时,马自博时常在想:“志愿军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有一天,他翻开单位编印的抗美援朝故事集,读起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那名志愿军战士的话: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

    从小家庭条件宽裕的马自博心中慨叹,这是一群什么样的战士?他们的物质生活是极为艰苦的,却以苦为荣,以苦为乐。马自博的内心泛起波澜,训练更加刻苦,最终通过选拔,成为迎回仪式上的鸣枪礼兵。

    鸣枪致敬,英魂安息。“眼前的一切,不正是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战为之奋斗的吗?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要传承英烈精神,守护山河无恙。”望着仪式现场孩子们充满希望的眼神,马自博坚定地说。

    先烈精神在血脉中流淌,我们就是他们

    “有时会觉得书本中的英雄距离我们很远……”

    一次,在主题为“如何讲好英雄故事”座谈会上,个别年轻战士的发言引起了该旅领导的忧虑。

    “如今,‘网生代’官兵生逢和平年代,如何将先烈精神融入年轻官兵血脉,是摆在各级带兵人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该旅领导感到,传承先烈精神,必须要有深度且真挚的情感认同,强化官兵情感体验就显得十分关键。

    针对个别官兵对红色基因、优良传统理解不深的现象,该旅将迎回仪式任务作为开展教育的“活教材”,组织任务官兵谈感受体会。

    一次次面对先烈忠骨,礼兵教练员张国瀛有很多话要说。

    “抬棺椁!”伴着响亮的口令,礼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烈士英灵缓步前行。

    这是张国瀛第十次接先烈回家。2015年,张国瀛第一次以礼兵的身份亲手捧起先烈棺椁。那一刻,半个多世纪前出征的勇士和新时代的年轻战士在同一时空相遇。

    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一幕幕画面浮现眼前,张国瀛仿佛听到先烈们在亲口讲述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故事——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充满血性豪气。

    “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我会怎么办?”这个问题,在那一次仪式任务后经常萦绕在张国瀛耳边,激励着他成长进步。

    “棺椁不仅承载着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更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期待与尊崇。”被感染的何止张国瀛一个人。无论是仪式上的礼兵,还是幕后的保障人员,每一名参加任务的官兵,都深受触动。而每当执行任务归来,许多官兵又成了红色故事的讲诉者、思想教育的新骨干。

    “连续10年执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任务,官兵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这让旅党委更加重视仪式的激励作用和教育意义。”该旅领导介绍,他们先后组织官兵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等场馆参观见学,在了解党的发展史、斗争史,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事迹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征程。

    他们还充分发掘本单位历史,丰富充实军史长廊展陈,设计建设党性培育园地,紧贴使命任务、岗位需求和官兵思想实际,将新兵入营第一课、重大节庆纪念活动、政治教员集中备课等搬进红色场馆训练一线,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日常训练和生活中……

    先烈事迹,有着沉淀而来的红色记忆;先烈身上,有着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

    迎回仪式上,礼兵们小心翼翼地整理棺椁,动作无比轻柔。为什么要这样?礼兵们的答案是同一个:“先烈精神在血脉中流淌,我们就是他们。”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官兵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开展教育。李琦 摄

    这种伟大精神就像一束温暖又充满力量的光,照亮成长之路

    “接过英雄的枪,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这是战士王佳辰勉励自己的战斗格言。

    这条格言,来源于5年前他第一次参与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任务。回想起仪式当天的场景,王佳辰仍然很激动。

    亲手抱起先烈的棺椁,一颗做英雄传人的种子也在年轻士兵的心底悄然萌发。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70多年来,这种经过血与火淬炼的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

    “这种伟大精神就像一束温暖又充满力量的光,照亮成长之路。”王佳辰从参加仪式任务中汲取力量,并将这些力量注入到日常训练当中。别人跑5公里自己就跑10公里,别人做力量练习自己就加负重。训练场、器械房里,经常有他加练的身影。王佳辰从之前的普通一兵逐渐蜕变为军事训练尖子,并以全优的成绩,被评为优秀军体教员。

    去年3月,王佳辰经过层层选拔,被选送至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学习。

    在那里,王佳辰与其他部队训练尖子在一起比拼。他不断突破自我,刷新了个人军事体能训练纪录,最终以优异成绩被评为优秀学员。

    “传承先烈精神,就要像先烈那样,听党指挥、忠诚担当,有效履行担负的使命任务。”连续10年执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任务,给该旅官兵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精神烙印。

    穿越历史长河,他们继承先烈遗志,一次次攻坚克难——

    一次,某陌生复杂地域,该旅无人机连组织飞行训练。

    战鹰呼啸升空,直奔训练空域。“失联了!”无人机平稳飞行一段时间后,信号突然消失。面对突发情况,主操控手张强沉着冷静应对,根据应急处置预案,很快成功锁定飞机。

    就在大家都以为险情排除的时候,无人机却再次失联。张强细致分析判断出问题的根源,在没有案例借鉴的情况下,根据理论知识积累和飞行经验,迅速展开一系列应急操作,再次发现并锁定飞机。

    随着各项参数恢复正常,险情被妥善处置,张强操纵无人机继续执行飞行任务,最终顺利返航。

    “此次特情的圆满处置,为在陌生地域、极限条件和复杂环境开展飞行训练提供了宝贵数据和经验做法!”训练结束,一名现场指导的上级领导给予表扬。

    去年7月的中原大地,室外温度一度高达41℃,前来驻训的该旅官兵顶烈日、斗热浪,圆满完成各项训练任务。一名年轻战士说,作为一名军人,只有在平时训练中刻苦,才能肩负起使命,守卫好祖国的和平、人民的安宁。

    前不久,该旅官兵又机动至辽东腹地,在冰天雪地里开展实战化训练,检验武器装备在严寒条件下的技战术性能。

    时代岁月不断变迁,英烈精神历久弥新。在时空的这一侧,该旅官兵扛起先辈的旗帜,把英雄文化、英雄精神灌注日常,学习先烈的坚定革命意志和顽强战斗精神,向着一个个高地发起新的冲锋!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官兵祭奠志愿军先烈,向英雄致敬。马强 摄

    锐视点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李继宏

    习主席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从战争年代的张思德、董存瑞,到和平时期的李向群、杨业功,再到新时代的林俊德、张超,无数英烈舍小我成大我,功勋彪炳史册,精神永垂不朽。他们所代表的英烈精神,是我党我军特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崇高品格的集中体现。

    一支军队能够所向披靡,不仅在于拥有让敌人忌惮的武器,更在于拥有令敌人胆寒的精神。用身体滚雷开路、用胸膛堵住枪眼、烈火焚身始终岿然不动、冻成“冰雕”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志愿军将士怀着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的爱,奔赴异国他乡战场,用鲜血染红了金达莱花。明知实力悬殊、困难重重,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英雄气概,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精神力量,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

    小葬于墓,大葬于心。我们将执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任务作为传承英烈精神的重要抓手,引导官兵在仪式任务中汲取精神养分、强化使命担当,深刻感悟在战火硝烟中孕育出的意志和力量,激励官兵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昂扬奋进、阔步前行。

    高新技术战争条件下的精神力量,与以往战争形态中的“勇”与“气”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须臾不可或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每一名军人的心里都应守着一座压不垮、炸不烂的“上甘岭”,永远不能忘了“向我开炮”的呐喊,用实际行动锻造敢打必胜的精神利刃。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信仰是军人精神力量的“根”和“源”。在《最寒冷的冬天》里,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这样总结志愿军战士不怕死的原因——“正因为有信仰……军队就具有强大的力量。”因为有信仰,人民军队穿过硝烟,历经风雨,从小到大、以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实践启示我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坚守思想阵地,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给思想“过滤”、给信念“淬火”,信仰之根才会牢牢扎在心底,融入灵魂。

    “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砥砺精神的利刃,必须融入火热的练兵实践,掌握敢打恶仗、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置身新军事变革浪潮,每名官兵都应努力学习高科技知识,积极投入实战化训练,贴近战场环境锤炼过硬的战斗作风,练就精湛的军事技能,时刻准备战斗。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