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纪念日特别策划
续写新时代“雷锋日记”
提到“当代雷锋”,你会想起谁?
爱岗奉献不求回报的郭明义,扎根边疆的好军医庄仕华,“京城活雷锋”孙茂芳……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3位“当代雷锋”,有着共同的经历—军旅。
人民军队“雷锋”多。在老兵群体中,学雷锋、当雷锋的故事同样数不胜数。有人说,老兵学雷锋,是使命使然。这份使命,源于火热军营的馈赠,闪耀赤诚为民的初心,彰显甘于奉献的本色。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1周年,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兵中的“雷锋”。
——编 者
“薪火营”老兵在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前宣誓。受访者供图
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薪火营”十年如一日奉献爱心——
点燃“雷锋团的薪火”
■何名享 鲁宁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光辉
河南省邓州编外雷锋团“薪火营”营长雷天才和指导员杜恒,都难忘那一天——
2014年8月15日,雷锋牺牲52周年纪念日,他们和106名曾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服役的退役军人齐刷刷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是雷锋的战友,要为雷锋争光……”
至此,作为邓州编外雷锋团骨干营之一的“薪火营”正式成立。
“许多邓州人都知道,20多年前,曾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服役的560名邓州籍老兵聚在一起,组建了邓州编外雷锋团。2014年我们成立‘薪火营’,是想区别于编外雷锋团其他‘营’,更好地引导退役军人在弘扬雷锋精神中做种子、传薪火。”雷天才说。
十年弹指一挥间。正如“薪火营”组建时雷天才和杜恒期望的那样,从这个大本营“出发”的老兵,如一滴滴水滋润土地,如一颗颗螺丝钉铆在岗位,“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截至目前,“薪火营”成员已发展到600余人。
“指导员,新年快乐!我现在生活不成问题,身体也恢复得不错,这都是托‘薪火营’的福。”前不久,杜恒收到邓州市花洲街道居民王合红发来的新春祝福。因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多次进行手术治疗的王合红和全家人蜗居在两间出租屋中。去年,了解到王合红的情况后,“薪火营”不仅为王合红一家捐款,帮忙联系民政部门为他们办理低保,还为王合红的妻子介绍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雪中送炭最温暖,长效帮扶情谊深。在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从邓州罗庄镇唐坡村运往各地的一筐筐小龙虾,成为村民们眼中的“金疙瘩”。几年前,“薪火营”老兵、唐坡村村民唐学讯抓住市场机遇,承包村里120亩水田,种植莲藕的同时养殖小龙虾。致富不忘乡邻,沿着唐学讯蹚出的产业发展之路,唐坡村近百名村民跟着他干起养殖,钱包都鼓了起来。
“‘薪火营’老兵中,有50多人担任过村干部。兴建制衣厂、发展‘稻虾混养’产业、创办特色种植合作社……在他们的带领下,10年来共有20多个村走上致富路,直接带动千余名村民就业。”杜恒说。
“我失去了一个儿子,却得到一群儿子。”说起“薪火营”的老兵,烈士李涛的母亲魏桂芳抹着眼泪。李涛曾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服役,在执行一项任务时不幸牺牲。“薪火营”成立后,老兵们每年都为李涛烈士扫墓,平时常去探望他的父母。
魏桂芳忘不了,每年夏收时,自己不用张嘴,老兵们就把收割机开到她家麦田里,热火朝天地帮忙收麦子;她忘不了,麦子收完后,老兵们继续在麦茬地里“战斗”,下种、浇水、施肥,没几天就帮他们种好近10亩的晚玉米;她忘不了,每次向“薪火营”老兵表达感谢,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李妈妈,我们就是您的亲儿子,孝敬您是我们的本分……”
“薪火营”老兵平日守护群众的生活,危急关头同样挺身而出。
2020年初,为支援湖北武汉抗击新冠疫情,20多名“薪火营”骨干组成运输队,昼夜行驶将紧急采购的20吨新鲜蔬菜运到武汉。
2021年7月,河南省新乡市遭遇强降雨,“薪火营”出动200余名老兵投入抢险救灾,6天时间转移几千名受灾群众。
“除雪保畅通,我们当先锋。”上周,邓州市迎来一场大雪。“薪火营”老兵闻令而动,前往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铲雪破冰,保障群众出行。
爱心的微光,洒向大地;精神的火炬,熠熠生辉。成立10年,邓州编外雷锋团“薪火营”中,有60余名老兵获评各级学雷锋先进个人,100余名老兵获评邓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如何更好地发扬雷锋精神?”10年间,不断有人向雷天才、杜恒和其他“薪火营”老兵“取经”。老兵的答案,万变不离其宗——穿上军装是雷锋团的兵,脱下军装依然要“一事之前想雷锋、一事之中学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生立志做雷锋”。
2月28日,“薪火营”老兵在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前集结。面对“雷锋的战友”雕像,他们再次举起右拳,重温当年誓言。
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薪火营”的新时代“雷锋”们,正昂首迈向未来……
张玉贵与小学生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车东兴摄
山东菏泽退役军人张玉贵“处处可为”学雷锋——
愿做“不起眼的砖石”
■林琳 孔庆珊
2月20日清晨,惦记着要去看望曹县郑庄村的刘春景一家,山东省菏泽市学雷锋志愿者联合会会长、退役军人张玉贵早早起床。他拨通联合会曹县分会负责人岳华的电话:“待会儿去看望时多带些慰问品,这家人不容易,能帮上什么忙咱们全力以赴……”
去年底,刘春景家不幸失火。刘春景的奶奶和父亲在大火中离世,母亲身体不好,两个弟弟年幼,生活重担一下子落在不满20岁的刘春景肩头。得知刘春景一家的遭遇,张玉贵动员联合会成员捐款捐物,组织人员前去看望,帮助解决燃眉之急。
今年59岁的张玉贵,是菏泽市有名的学雷锋志愿者。他为人熟知,源于多年来为市民义务擦鞋的志愿行动。
2001年,张玉贵从企业下岗后从事过多种行业,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曾在战场上两立战功的他,本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但不愿“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张玉贵,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那一年,张玉贵发现街上一位擦鞋匠的生意不错,前去请教擦鞋技术。了解到张玉贵的情况,这位擦鞋匠热心地把手艺教给他。“被别人帮助过,就知道有多暖心。”自己摆摊擦鞋后,张玉贵定了一条规矩:为现役军人、老人和残疾人免费服务。
一次次被群众赞为“活雷锋”,张玉贵愈发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感。他在擦鞋摊摆上雷锋画像、挂上学雷锋标语,号召更多人一起学雷锋。
2014年,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张玉贵与几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一起成立菏泽市学雷锋志愿者联合会,把各行各业的爱心志愿者聚在一起,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植树节来临,张玉贵带领志愿者到黄河岸边义务植树;清明时节,他们到烈士陵园擦拭墓碑、祭奠英烈;每年春天,菏泽市举办牡丹花会,他们组织爱心义卖活动,利用义卖所得资助困难学生……
这几天,学雷锋纪念日就要到了,张玉贵正筹划组织志愿者到菏泽大剧院门口为市民免费擦鞋。选择到热闹的市区开展活动,张玉贵希望为更多人提供帮助,也带动更多人加入学雷锋队伍。
坐在路边埋头擦鞋、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在群众有需要时搭把手……这些年,张玉贵学雷锋的一次次行动,似乎看起来并不起眼。可张玉贵觉得,他的偶像雷锋就是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学习雷锋处处可为。
“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石呢!”《雷锋日记》中的一句话,正是张玉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