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中国

    连环画,被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之花”,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曾有过重要地位和作用。

    进入信息化时代,连环画这种曾流行的文化传播形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前不久,在第72集团军某旅“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一堂教育课上,青年官兵通过连环画,与半个世纪前的连队先辈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邂逅”。光影跃动中,一页页记录连队珍贵历史、极具年代感的连环画在荧幕上呈现,连队政治指导员薄佳旺为大家详解其中故事,引导官兵追忆光荣连史,感悟优良传统。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在这堂课上,面对新时代官兵的认知思维特点,薄佳旺能带领大家将连环画中的故事品出何种新滋味?能给新兵带来哪些收获?让我们一起看看。

    ——主持人  冯 升

    课堂实例

    授课人:第72集团军某旅“南京路上好八连”政治指导员  薄佳旺

    授课时间:4月20日

    “连环画”中话传统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童祖静 通讯员 曾宪昌

    薄佳旺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的连环画。八连官兵去看望南京东路街道云中居委会孤寡老人。钱定华 绘  

    薄佳旺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的连环画。八连战士罗大大购买革命书籍。汪观清 绘 

    “今年4月25日,是我们连队命名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前,我想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几幅连环画。”谷雨时节,在第72集团军某旅“南京路上好八连”学习室内,十几名新下连、新补入的战士认真端坐。指导员薄佳旺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教育课上要展示什么样的连环画?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薄佳旺拿出几本有些泛黄的连环画册,随着第一本画册被缓缓翻开,一幅幅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连环画,通过智慧教学系统投放在大屏幕上。

    “这是1963年咱们连队被国防部授称后,贺友直、汪观清、钱定华等画家在连队体验生活一个多月,联合创作的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薄佳旺娓娓道来,“里面描绘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真实记录了连队当时的故事。”看着精美写实的画面,老一代“八连人”的工作、生活画面仿佛浮现眼前,官兵们的思绪也被带回到那个拼搏奋斗、艰苦朴素的年代。

    看到大家提起了兴趣,薄佳旺接着说:“旧上海的南京路曾经有许多奢靡的享乐场所。新中国成立初期,八连官兵被委以重任,在南京路上站岗巡逻,但敌人妄图使我们的人民军队‘红着进来,黑着出去’……”

    画面中呈现出的奢靡酒宴场景,将旧上海纸醉金迷的生活展现得形象生动。随即,薄佳旺抛出了一道思考题:“面对这种严峻情况,刚从农村来到大上海的八连官兵有没有产生过动摇呢?”

    “连队前辈也是普通人,应该会有人有想法吧”“我认为他们具有强大的意志品质,不会有任何动摇”……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

    连环画一页页翻过,答案渐渐揭晓。薄佳旺告诉大家,战士们处在灯红酒绿的南京路,个别人的心态确实逐渐发生了变化:有的私下去高级理发店理发,有的周末外出去国际饭店吃饭……但这些人只占极少数。

    “同志们,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政治训练,尤其是要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薄佳旺一边翻动画页,一边向大家讲起了当时连队节约标兵罗大大的故事:“战士罗大大入伍4年多,毛主席的著作读了一本又一本。他经常说,革命战士离开革命思想怎么行?”

    看到大家听得精神振奋,薄佳旺趁热打铁说,当时,时任指导员刘仁福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引导大家赓续传承我党我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确保任何时刻都做到拒腐蚀、永不沾。面对各种诱惑,八连官兵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还坚持在课余时间服务群众。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困难时期,八连官兵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还把自己开荒收获的蔬菜捐给驻地群众,留下了“菜心送给群众,菜根留给自己”的佳话,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誓言。

    停顿片刻,薄佳旺突然意味深长地问:“如今60年过去了,面对信息纷杂的网络时代,曾经在八连出现的问题,如今会不会以新的形态和样式再次出现呢?”

    结合画面,薄佳旺向大家列举了当前个别青年官兵存在的几种现象:有的沉迷游戏,不停充值“透支借贷”;有的外出消费盲目攀比,休假回家更是铺张摆阔;还有的沉迷网络世界无法自拔……看到有官兵低下了头,薄佳旺分析说,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是由于我们的思想“盾牌”还不够坚固。

    “大家再看这几幅画。”薄佳旺切换了新的画面。这是时隔几十年,汪观清、桑麟康等一批老画家于今年3月再次来到八连创作的,描绘的是去年11月初连队赴安徽金寨桂花村开展为民服务时,薄佳旺和理论宣讲员陈想与村民们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场景。

    “浙江象山、山东临沂、安徽金寨……这些年来,我们的脚印走到哪里,为民服务就开展到哪里,理论宣讲就延伸到哪里。”薄佳旺告诉大家,陈想的老家就在金寨,看到连队这么多年来接续帮助家乡,他就把这一幕幕场景写成了一个个小故事,这也成为画家们这次创作的灵感来源。

    “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家乡才变得越来越好,乡亲们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看着自己写的小故事变成连环画进入教育课堂,陈想激动地说。

    随着一张张连环画切换,大家的眼神越来越透亮,目光越来越坚定。“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每一名官兵团结奋斗”“发扬光荣传统,练强本领、练硬作风,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八连传人”……讨论中,大家纷纷主动登台畅谈感悟。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今年是咱们‘南京路上好八连’授称60周年,更要永葆本色向战行。”总结时,薄佳旺坚定地说,思想上保持高度认同,才能在行动上紧紧跟随,大家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找准军旅人生奋斗方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当好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课后赏析

    善添“新柴”传薪火

    ■吴 卿

    20世纪60年代,一批画家根据“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先进事迹,先后创作了许多深受大众喜爱的连环画。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连环画也成为记录八连历史、传承优良作风的重要载体。

    或许,在一些同志看来,从年代感上来说,连环画这种教育载体很难称之为“新”。然而对于从小没怎么看过连环画的“新生代”年轻官兵来说,连环画恰恰又让他们耳目一新。更何况,连环画的主人公,正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老前辈。这种与“新生代”官兵并不违和的“穿越感”,也构成了教育的“新元素”。由此可见,对于教育载体与教育形式来说,“新”与“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要我们善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充满年代感的革命经历、战斗故事讲出新味道,就能让官兵在接受传统教育中更好地品出时代气息,读懂现实意义。

    传统是延续薪火,而不是崇拜灰烬。“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这堂教育课,之所以能够引起官兵强烈共鸣,进而引发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将朴实怀旧的连环画作为“教具”,善添“新柴”传薪火,真实再现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整个授课过程寓教于乐、新颖直观,让官兵们在图文并茂的沉浸式体验中不断强化思想认同,持续激发学习热情。受此启发,各级也应在新时代教育课堂上努力探索创新,通过激发一簇簇触及心灵的思想火花,不断提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