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军医

    一位基层军医的演训足迹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李振强

    一场战斗结束,第74集团军医院野战医疗队分类处置组组长许啸,带队冲进战场搜索“伤员”,争分夺秒对“伤员”进行验伤分类后送。

    在这场实战化卫勤演练中,许啸和战友们连续奋战,在危机四伏的前线判别伤情,辗转运送、救治“伤员”……

    远处,战机后送危重“伤员”的轰鸣声渐远。置身演兵场,许啸用心聆听内心深处的战位复盘。

    人的一生,会扮演不同角色,每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这些角色,构成了人生“角色拼图”。对许啸而言,经历战火淬炼,他对战位的责任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让他内心的“战位拼图”愈加清晰。

    “战斗力建设的标准越来越高,只有积极向战转型,才能更好履行使命任务。”当初,该医院组建野战医疗队,时任骨科主任的许啸,以分类处置组组长的身份加入野战医疗队,成为医院转型重塑的参与者、见证者。

    这些年,该医院不断优化野战医疗队人员编组、作业流程,加速转型,锻造适应多样化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跟随野战医疗队深入演训场,许啸多次担任重伤救治组组长、机动救护组组长、手术组组长等职务,在许多地方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来之能战,靠的是底气;战之必胜,靠的是能力。”在许啸看来,在不同的任务中,每个人肩负的责任在变,但身份从未改变——一名能打仗的战斗员。

    这,也是野战医疗队的使命坐标。

    野战医疗队加速向战转型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罗  弦 李振强

    清晨,许啸早早来到诊疗室。作为第74集团军医院骨科主任,许啸在每个坐诊日都要接诊许多患者。

    许啸格外珍视诊疗室里的坐诊时光。更多时间,这名基层军医的身影出现在火热的演兵场。

    那一年,各级医院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在上级筹划下,许啸所在医院组建野战医疗队。在对人员编组的过程中,许啸成了一名野战医疗队队员。

    从那以后,许啸和战友们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向战加速度”。

    第74集团军医院野战医疗队与陆航某部开展联合训练。赵耘佩摄

    幕后·台前

    准备打仗,先向“临床思维”开刀

    野战医疗队组建后,战场训练课目日渐成为该医院训练场上的“重头戏”。

    走出诊疗室,走上训练场,这种全新的节奏,给许啸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临床角色”的标签越来越淡,“战斗角色”的标签越来越深。

    一次演练,一名“伤员”突然从身上掷出一枚“手榴弹”,正在护送“伤员”的医护人员吓了一跳。平时习惯了“拿手术刀”的他们压根想不到,还有如此紧张的场面……那场演练,数人被导调组当场判定“阵亡”。

    手榴弹没有真的炸响,却把医护人员给“炸醒”了。导调组给野战医疗队设置的这道“考题”引人深思:假如战场上遇到类似的伤员,应当如何完成救治?

    战场模糊却又清晰,看似遥远却近在眼前。伴随着导调组的宣判,这枚手榴弹在队员的心中一次次“炸响”。

    “如今野战医疗队有了,也经过了专业训练,但大家脑袋里根深蒂固的还是‘临床思维’。”演练后复盘,该医院党委深刻反思:过去医护人员身居“幕后”,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如今走到“台前”,是否欠缺应有的战场思维?这种思维代差,才是导致“阵亡”的根本原因。

    野战医疗队手术组组长、该医院普外科主任甘成军这样总结:对于一名外科主刀医生来说,手是至关重要的。野战医疗队组建初期,大家都很重视“手”上功夫的练习,却忽略了这样一个真理——最深刻的变革应从头脑开始。

    要跟上部队转型步伐,必须适应转型带来的变化;攀上思维的山峰,才能眺望不一样的风景。为了锻造适应多样化作战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他们决定来一次思想大起底,结合演训比武中的案例,一个个关乎打赢的问题被“挖”出来。

    讨论中,队员们纷纷说出顾虑:“在医疗领域,我们救治的目标是‘临床治愈’;在战场上,我们却没有充裕的救治时间,如何保证良好的救治水准?如何保证伤员不因运送遭受‘二次伤害’?”

    边研究边训练,边实践边论证。随着实战化训练的深入推进,不符合实战的“临床思维”被一一清理。

    “准备打仗,先向头脑里的‘临床思维’开刀。”该医院卫勤处处长杨北宜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实战化练兵最忌“一曝十寒”,战场思维的确立和巩固需要久久为功,让医护人员树立打仗意识、打赢标准,远比学到技能更可贵。

    野战医疗队队员正在进行采样化验训练。赵耘佩摄

    求近·务远

    练兵备战,学会“由表及里”用药

    时针指向深夜12点,窗外格外寂静。

    急诊科里,张宇仍坚守在岗位上。外人很难想象,这位急诊科护士长是野战医疗队“过床毯”课题的设计者之一。

    作为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组员,过往的演训经历,让张宇逐渐意识到:将伤员从传统担架转送到临时病床,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这让张宇萌生了设计一种辅助器械的想法。

    “摸着石头过河”并非易事。课题启动之初,就有人质疑:“野战医疗队队员的中心任务是搞训练,没有实战经验就想搞发明,谈何容易?”

    张宇不为所动,认定从书上看来的一个道理:登山的路径有无数条,人们会选择更近的那条路;攀登事业“顶峰”的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逢山开路、披荆斩棘。

    “舍近求远”需要勇气,更要有超乎寻常的毅力。张宇和战友反复论证,精心选材,终于设计出一种“过床毯”。经试验,其不仅能提高伤员转运效率,还可减少伤员痛苦,被成功推广。

    实践出真知。在医护人员传统理念中,医学问题“五花八门”,能快速、高效地解决病人痛苦的,便是优秀技术。但战场经历一再提示他们,险情难以预测,为了打赢这个目标,走捷径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从“伤员登记”到“路标指示”,从“场区设置”到“警戒防卫”,野战医疗队在大项任务中锤炼能力,潜心研究课题,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他们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收获1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战救技能要在实战中积累,这就好比‘医生用药’,不能‘头痛医头’,而应‘由表及里’用药。”许啸深有感触地说,这个过程需要使命感,更需要“防患于未然”的远见。

    该医院卫勤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实施“统管共用”机制,要求科室主任和医护人员下沉到各兵种作战旅、营、连,开展培训和交流,更好融入作战指挥链条。目前,已有好几批“统管共用”卫勤骨干实现轮换,半数卫勤骨干有了“下沉经历”。

    说起“下沉经历”的重要性,该医院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组长、心肾内科主任范智文认为,通过融入作战部队,大家更好地掌握野战需求,提升了卫勤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该医院跨科室交流培训、跨专业交叉授课成为常态,多数野战医疗队队员都有轮岗经历,具备多专业的常识和技能。

    “作为科室里的一名军医,业务过关是胜任岗位的关键;作为一名野战医疗队队员,打赢的使命需要我们具备更多能力。”该医院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组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曾超说。

    独行·同行

    转型跨越,锚定“三栖卫勤尖兵”强能

    铁翼飞旋,野战医疗队队员搭乘陆航运输直升机狂飙猛进。发现“伤员”,他们一跃而下,一气呵成完成任务。

    “如今,野战医疗队实现了海陆空‘多维后送’。”该医院领导告诉记者,经历实战化练兵,医生、护士逐渐适应战斗员角色,朝着“三栖卫勤尖兵”的目标奋进。

    这个目标由来已久。那年,上级抽组该医院野战医疗队参训,队员出发时信心满满,上了直升机才发现,战机飞行颠簸,飞行员指令难以听清。

    “军事斗争领域日新月异,稍不留神,就会被时代的大潮淹没。”该医院党委认识到,军队医院只有加速完成从“保平时”到“保战时”的蜕变,携手多兵种进行体系练兵,才能锻造一支适应海陆空多种投送方式的“三栖医疗队”,为履行使命提供有效支撑。

    目标牵引着这支野战医疗队,把眼光放在更高处、更深处、更远方。他们结合任务统筹,融入作战体系,持续推进卫勤训练;结合演训比武等时机,探索野战卫勤模块化训练;派医护人员到各兵种交流培训,将医疗骨干与军兵种保障官兵有机整合,提升体系协同能力……

    去年9月,医院派出医护人员,跨越千里与海军某部、陆航官兵一起训练,完成开设舰上救护所等任务,拓展了“快艇+直升机+医护人员”海上搜救伤员模式。

    前不久,他们抽组医护人员融入直升机分队,组建“空中医疗队”参加演练,医护人员与飞行员研讨“直升机加改装医疗设备、开设空中救护所”等作战课题。

    乘机搭舰风卷浪,万里征途云映月。今年以来,他们先后与多支部队携手开展课题攻关,任务足迹跨越高山密林、深海大洋,走出“家门”练兵的融合脚步愈加稳健。

    野战医疗队队员在直升机上开展输液训练。赵耘佩摄

    锐视点

    让卫勤力量融入作战体系

    ■桑林峰

    独木不挡风,单兵难排阵。指头再硬,也不及拳头的力量。

    在军事领域,任何力量都要服务于战斗力,都要融入作战体系。如果游离于体系之外,就难以提升对战斗力的贡献率,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我们常讲,大仗小仗都要打保障,离开后勤就打不了仗。后勤能否焕发出强大力量,取决于其是否高效融入作战体系。卫勤力量作为后勤保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入战场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影响军心士气,也影响战争胜负。

    很多官兵反映,自己将来上了战场,最大的愿望有两个:一个是指挥员有能力指挥他们打胜仗,另一个则是他们在战场上受伤后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由此可见,卫勤力量在官兵心中的分量。

    今天,全军部队向战为战,立起了“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的鲜明导向。卫勤力量也不例外。只有坚持“保”为战,让卫勤力量全方位、全过程融入作战体系,把“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员、一切为了胜利”的光荣传统落到实处,才能加速向战转型,成为强大体系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卫勤力量要想无缝融入作战体系,重在立起战斗力标准,当好战斗员角色,切实树牢战场思维,摒弃“临床思维”。军队卫勤力量,主责主业是向战为兵、服务打仗。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很多医务人员不仅深入火线救治伤员,还在关键时刻拿着刀枪与敌人战斗。未来战场更加复杂多变、更加激烈残酷,卫勤力量必须从“幕后”走向“台前”,努力走在战争前面,与战场紧密融为一体,在一线救护中彰显风采。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明天的战争,会在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等多维空间打响。官兵不仅会有物理伤,还会有化学伤、生物伤、心理伤等,这就要求卫勤力量必须具备“三栖能力”,高度融入作战体系,始终保持较强的战术技能和专业技能。比如海上作战中,卫勤力量就要开设舰上救护所,探索“快艇+直升机+医护人员”的海上搜救伤员模式。再比如,为提高现代救治保障水平,需要组建“空中医疗队”,卫勤人员就要具备开设空中救护所的能力。

    可以说,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深入到哪个领域,卫勤力量就要跟进和服务到哪个领域。卫勤战线人员如果缺少体系思维,不了解各军兵种知识,打不通“战技经脉”,就难以融入作战体系,也难以有效履行使命任务。

    抢救生命、救护伤员,关键在一个“快”字。卫勤力量融入作战体系,为的是提升救治效率。现代战争,对一线救治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成为战伤救治的重要法则。

    广大卫勤官兵只有更新观念,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超前计划、超前准备,备足“工具箱”、备好“手术刀”,才能在未来战场上履行职责使命,赢得官兵信任。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