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军医

    心中有热爱,脚下有力量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2023年8月下旬,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远程超声中心运用5G远程超声技术为驻西藏某部官兵进行诊疗。景福兰摄

    一阵阵轻快的脚步、一声声温柔的问候,唤醒了沉睡一夜的军人病房。

    8月19日,一个普通的周六清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派驻第三医学中心骨科病房里,值班护士陆琰和边画开始了护理工作。

    紧接着,病房里传来一阵踏实有力的脚步声。“22床的术前准备做好了吗?”军医张新宇脚步生风,从8楼病房直接上了9楼手术室。

    上午9点,张新宇准时进入手术室。3个小时后,这台复杂的腰椎手术成功完成,张新宇和同事们松了一口气。

    为确保患者及时收治入院、尽快接受治疗,晚上和周末加班加点做手术,对这所军队医院的医护人员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8楼,张新宇发现一束鲜花出现在办公桌上。嗅着花香,张新宇欣慰地笑了。

    这一天,是第6个“中国医师节”。这束鲜花,代表着患者对白衣战士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与致敬。

    在门诊,在病房,在急诊室,在手术室,在高山海岛,在部队演训一线……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医护人员的脚步匆忙而又坚定。

    不分昼夜,他们的脚步出现在救治一线——

    清晨6点半,空荡荡的医院办公区,会准时响起一串脚步声。眼科医学部主任李朝辉的身影出现在办公桌前,开始各项诊疗准备工作。即便腰扭伤了,他仍强忍疼痛,两天完成45例手术。从原第四军医大学“张华大队”毕业30多年来,他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奋战在诊疗一线。“不能让患者空跑一趟。”这是他的口头禅。

    下午4点,为当日最后一名门诊患者做完治疗,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王理康脱下手套,打开早已放凉的盒饭,开始吃午餐。整整8个小时,他的脚步没有离开过诊疗室。由于长年戴着医用手套为病患治疗,王理康的双手脱皮泛白,如同开裂的树皮。他说,只要还有一个病人,就不能脱下手套,不会下班。

    不论多远,他们的脚步追随着战友们的身影——

    高原巡诊,骨科副主任医师姜川主动请缨。为哨所战友逐一检查完身体,这名50多岁的军医,对着高原湛蓝天空下的五星红旗敬了一个军礼。背上医药箱,他和同事们又奔向下一个边防哨位。

    飞舟跨海,口腔科主任王立军和同事们,登船艇、上海岛,将“移动口腔门诊”开到海防一线。他们用精心的服务、先进的技术,为战友们送去健康和温暖。

    训练场上,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刘亚华的脚步,一次次紧跟一线官兵摸爬滚打。她现场悉心授课,手把手指导官兵展开创伤现场救治训练。

    高山峡谷,门诊部主任彭碧波与战友们组成救援队,挺进救灾演练一线,奋力打通“生命通道”……

    心中有热爱,脚下有力量。为战服务、为兵服务,白衣战士们的脚步永远在路上。

    “签约医师”走向演兵场

    ■黄显斌 张晓宁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少波

    2023年8月下旬,正在高原巡诊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主任吕发勤(左一)运用“掌上超声仪”为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某守隧中队战士诊疗。景福兰 摄

    训练结束后,发现脚踝又红又肿,武警“猎鹰突击队”特战队员小王随即打开手机,给微信好友“暖色系天使”发去一张伤痛部位的图片。

    “这是踝关节损伤,康复治疗方案如下……”很快, “暖色系天使” 给出了治疗方案,并指导小王进行康复训练。

    这位“暖色系天使”,便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王理康。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武警“猎鹰突击队”的“签约医师”。

    “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入,缩短医院与基层官兵的保障距离,是提高为战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该中心卫勤部吕兴锋部长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按照“重心前置、保障前移、服务前出”的工作思路,开展“签约医师”试点活动,围绕健康巡诊、救护培训、战救训练等探索卫勤保障新模式。

    作为一名军医,微信通信录中好友人数接近上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自从担任部队的“签约医师”,王理康的手机每天响个不停。日常健康咨询、定期线上诊疗、在线答疑解惑……打开手机,基层官兵咨询病情、寻求帮助的消息不断。

    记者慕名来到该中心康复医学科,只见走廊里挂满了患者送来的感谢锦旗。其中,一面写有“妙手回春医者仁心,雷厉风行能打胜仗”的锦旗引人注目。

    “能为战友们解除病痛,帮助他们尽快投入训练,这种感觉好极了!”王理康介绍说,他们积极探索“网络+”服务模式,开发出“踝关节康复”APP等多款小程序,助力官兵健康。

    像王理康这样的“签约医师”,该中心还有很多。由该中心军队伤病员管理科牵头组织每名“签约医师”与数名队员“结对”,开展“点对点问诊,一对一服务”。官兵遇有健康问题,可随时向“签约医师”咨询;“签约医师”借助网络为官兵制订疾病防治方案,为官兵提供远程会诊服务。

    “练兵备战的脚步延伸到哪里,卫勤保障力量就跟进到哪里。”与官兵贴得更近、联系更紧,也为专家们提供了丰富的一线研究案例。在为战服务的探索实践中,该中心医护人员取得不少科研成果。

    奔跑、跳跃、攀登……一连串动作下来,某部战士黄石冬顺利通过考核,再次刷新自己的训练成绩。

    走下训练场,黄石冬特意给该中心骨科副主任医师李端明发去短信表示感谢:“回营后,我的腰伤恢复很快。感谢您的治疗方案,让我能重返战斗岗位……”

    去年年底,黄石冬训练时不慎摔伤,导致腰椎峡部裂。经多方打听,他了解到,有同样伤病的战友经过李端明医生治疗后得以完全康复,便慕名前来就诊。经过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黄石冬现在已经能正常参加训练。

    “我们既要帮助部队伤病员康复,还要努力让战友们的工作不受影响。”李端明告诉记者,在日常诊疗和下部队巡诊中,他们发现,腰椎峡部裂是困扰战友的常见伤病,按照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像黄石冬这样的伤病员很难重返战斗岗位。

    李端明带领团队创造出一种微创修复手术疗法,帮助许多伤病战友重返训练场。

    “只有时刻牢记‘服务官兵、服务战斗力、服务部队建设’主责主业,才能把为战服务的使命扛在肩上,为部队提供更优质服务。”该中心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加大为部队伤病员诊疗服务的力度,疑难手术院士亲自上,主刀医生均为副高职以上专家,先进设备和顶尖技术,优先应用到为军队伤病员服务中。

    7月上旬,武警某部一名战士突发疾病,情况危急。由于部队地处高原偏远地区,附近医院没有配套检测设备,该部卫生队队长立即联系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请求远程紧急会诊。

    该中心超声诊断科主任吕发勤利用超声机器人,远程为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组会诊后,立即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经过10多分钟的远程“生死营救”,患者最终脱离险情。

    “近年来,5G远程超声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场景得到不断丰富扩展,远程超声检查显著提高了守边官兵疑难病例及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吕发勤告诉记者,她带领团队研制的“掌上超声仪”已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战场伤病员救治水平。

    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保健康就是保打赢。该中心在服务保障模式上的探索与实践,既让广大官兵感受到保障力与战斗力相融合的深刻转型,也体会到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背后的浓浓暖意。

    “绿色通道”铺到病床边

    ■杨紫雯 田 璇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少波

    穿梭在人群中,军属穆雨晨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刷卡、取号、就诊、检查、取药……就医全程不到30分钟。享受着便捷温馨的医疗服务,穆雨晨分外暖心。

    不断升级的就诊体验背后,是该中心持续提升为兵服务质量推出的一项项举措。他们不断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全面推行“有军味、有家味、有人情味”的保障模式,让为军服务更加有力度、有温度。

    2022年1月1日,《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新规落地,有人担心:来军队医院就医的患者这么多,服务质量会不会下降?相关福利能不能得到保障?

    记者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门诊大厅,来到“联合为军服务窗口”。在这里,就医政策解读、收单结算、医保审核、预约号源等军队相关人员就诊问题都可以“一站式”办理。

    “‘一站式’服务推出的初衷,就是让病患少跑路,让手续办理流程更加便捷。”门诊部副主任宋慧娜告诉记者,他们不断延伸服务领域,让官兵切身体悟到“小病看服务、急病看速度、大病看技术”的服务质效。

    近日,武警某部一级上士张超的父亲从老家抵达北京仅2小时后,便顺利入住病房。“这次父亲来北京看病,医院为我们开放‘绿色通道’加急处理,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军人军属的关心关爱。” 张超发自内心地说。

    悉心服务是一种态度,要想真正解决为兵服务的难题还要从完善机制入手。

    过去,住院伤病员一般由部队派专人陪护。这样一来,既给部队和医院管理带来压力,更影响部队正常战备训练工作。针对这一情况,该中心在上级指导下,探索尝试“无陪护住院模式”:部队伤病员住院治疗期间,部队无需派送陪护人员,由院方负责陪护照顾等相关工作,减少基层部队的后顾之忧。

    某军校学员小刘,因慢性训练伤入院手术治疗。住进军人专属病房后,骨科护士长闫秀杰立即为他安排了责任护士,还为他送来拐杖和生活用品,并详细介绍住院期间相关情况以及注意事项。

    官兵住院,所在部队少派一个人陪护,就多一个人投身练兵备战。这“一少一多”里,饱含着部队医院为官兵保健康、为部队保打赢的积极作为。

    “官兵期盼什么,我们就去解决什么。”该中心领导告诉记者,当前他们的“无陪护模式”试点对象,侧重于一线部队训练伤患者和短时间内出院的住院官兵。下一步,他们还将采取聘请专业护工等方式,为伤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军队住院伤病员提供护理服务。

    前不久,小刘康复出院。该中心的“床旁服务专员”来到病房,将一个装有医疗明细清单、出院介绍信、诊断证明书的“健康档案袋”送到小刘手上。小刘当场确认并签字后,不用走一步路就完成了全部出院结算手续。

    “床旁结算”是第三医学中心为提升为兵服务质量推出的又一暖心之举。此外,他们还创新推出“送餐到床”“电话随访”等服务保障模式,为军队伤病员提供“挂号、住院、会诊、治疗”一站式、闭环式服务。

    薄薄一个“健康档案袋”,彰显着该中心医务人员为兵服务的深厚情意。据了解,该中心调配优势医疗资源为兵服务,使部队伤病员住院时间平均缩短1.8天。

    不久前,一名长年驻守在边疆海岛的战士,因患青光眼紧急入院。眼科医学部专家王大江带领团队为其制订了先进的微创手术方案。

    术后,这名战士的视力得到有效恢复。一般患者术后两三天便需出院,但考虑到海岛偏远无法及时复查,在科室床位周转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这名战友得以继续留院观察至病情稳定。

    日前,该中心评选出 “十佳护理标兵”和“为军服务礼遇天使”,泌尿外科医学部相学园护士长站上了领奖台。“对待年长患者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年轻官兵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这是相学园和同事们的共同追求。

    今年年初,某部战士小王在该中心干部诊疗科军人诊区抽血检查后,没有及时取检查结果,当天便返回部队。随后,干部诊疗科主任王莉发现,小王的转氨酶指数超过正常值50多倍,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很可能造成急性肝损伤。他们立即联系到小王所在部队,确保其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走进该中心各科军人病房,随处可见“为军服务储备箱”,里面装着专属冰袋等贴心物品。种种细微之处的用心设置,提高了部队伤病员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

    ■于兰河

    “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健康”,是军队医院的优良传统。服务战斗力,说到底要服务官兵。从常态化为高原官兵进行5G远程超声诊疗,到远赴边关海岛开展口腔巡诊;从“签约医师”为一线官兵进行点对点精准服务,到创新诊疗技术为军人军属祛除病痛……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千方百计为官兵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便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为战而生,为战而建,向战而行,是军队医院的忠诚所在、职责所系。为军服务工作,承载着军队医院“保打赢”和“保健康”的双重使命。

    在锚定“姓军为战”主责主业的基础上,军队医院要坚持拓宽为军服务的维度,前移服务关口,强化创新管理,让军队伤病员切实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感受到军队医院的新风貌新气象。要不断探索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的路径,由单纯诊疗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转型发展,致力于为官兵提供更好更优、全时全维的服务。

    军队医院要将为军服务工作纳入医务人员日常考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构建全网系、全链路齐抓共促的局面;遇到涉及为军服务的难题,要专题专议,即刻解决;凡是有利于保障和提升部队战斗力的,要尽己所能、全力以赴,让官兵切身体会到军人有付出也有回报,有牺牲更有荣耀。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