ǰλã首页 > 学习 > 人民领袖

只争朝夕 不断求索

——感悟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

■荆  博  钱均鹏

读书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他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治学之道。他只争朝夕、不断求索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践行。

读书观

“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能生巧,堪称典范。在他长期的读书生涯中,形成了态度鲜明、独具特色的读书观。

求索问道、探寻真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0年秋,毛泽东怀揣报国志,走出韶山冲,把“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而学”作为刻苦读书之目的。他以笔名“子任”表达“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理想追求和挽救国家民族于水火的崇高理想,废寝忘食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无论是岳麓山上激扬文字,还是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无论是战火纷飞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国家兴盛之道,毛泽东都旗帜鲜明地指出,读书学习的目的不在于个人之功成名就,而在于改造社会、改造国家、改造世界。

学贵有恒、执着坚守。“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毛泽东多次号召党员干部“活到老,学到老”。他是这样讲的,更是这样做的。井冈山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门前,有一块大石头,当年他经常坐在那里读书学习,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这块“读书石”,见证了一代伟人走到哪里就把学习思考带到哪里的可贵品质。

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毛泽东读书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读书数量之多、涉猎领域之广,令人赞叹。广泛的学习阅读,涵养了他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辽阔深远的战略视野和敏锐深邃的思辨能力。在他看来,只有“庇千山之材而为一台,汇百家之说而成一学”,才能在“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的递进中,达到“取精用宏,根茂实盛”的深远境界。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读书非常善于思索,能够联系各类书籍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写作动机、内涵要义等进行贯通思考。他在学中悟理、思中悟真、践中悟道的过程中,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故能以高超政治智慧在浩瀚书海中自由驰骋,领悟鉴取兴衰之法。正如他多次指出的,精通知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善于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统一起来读,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科学论断,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战略研判,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

读书法

读书犹如领兵打仗,会读书者才能领悟其中要义。毛泽东曾说:“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万事皆有法,毛泽东一向重视读书方法的有效运用。

古人读书强调要“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所谓“眼到”,就是通过原原本本、一丝不苟地阅读,将文字信息及时转化为头脑认知。所谓“口到”,就是要对经典文章、经典段落熟读吟诵,并大胆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例如,毛泽东就经常给人讲书,直接表达阅读感悟、阐明独特观点。所谓“耳到”,就是要善于倾听。他经常召开读书讨论会,或邀请朋友进行学习交流,加深对阅读的理解感知,进而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所谓“手到”,就是要勤于写读书笔记和批注。例如,他24岁时读《伦理学原理》,就写下了12000余字的批注。所谓“心到”,就是要真正把心沉下来,即使身处嘈杂闹市,依旧潜心阅读。

毛泽东提倡读书学习要“三复四温”。他对经典书籍总是一遍遍研读,不断加深理解感悟。“在中国,本来读书就叫攻书”“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1939年底,毛泽东对友人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对喜欢的文史哲经典作品,毛泽东同样反复研读,且常读常新。一本《容斋随笔》伴随他几十年,书里都是圈圈点点。《资治通鉴》读了17遍后,毛泽东感慨,每读一遍获益匪浅。从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处处留下他在不同时期反复阅读的印记。

毛泽东善于把经典著作,以交替研阅的方式进行灵活学习,以达到克服疲倦、激发兴趣、调整状态的效果。1932年,毛泽东就运用此方法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利用工作之余,把从各处搜集来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同时拿出来阅读,读了这本,又看那本,时常多本书交替阅读学习。有一次,曾志请教毛泽东:“您成天看书不觉得疲劳吗?”毛泽东微笑着回答:“一样东西看多了也实在累。我的休息方法是,一本书看久了,觉得疲倦了,就放下来,换上另一本再看。兴趣一来,疲倦就打消了。换着看书,就等于休息。”

毛泽东善于将不同主题、不同门类、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书进行对比阅读,或将同一类题材不同作者的书放在一起深度研究,从而达到开阔学习视野,增强触类旁通能力的目的。例如,毛泽东研读美国历史时,就派人到北京图书馆借来数量众多、题材甚广的作品,要求不论马克思主义学者还是资产阶级学者撰写的书,都一并借阅。他研究历史人物拿破仑,找来英、法、俄等国作家撰写的多个版本传记进行比较阅读。1957年12月,他让工作人员把各种版本的《楚辞》和与《楚辞》相关的书进行广泛收集,对有价值的注释和研究书目进行精读。毛泽东的对比读书法,不仅在学习内容上达到了互相补充的作用,更有效打破了思维边界,不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有效转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毛泽东读书擅于从不同视角出发,运用多门知识科学阅读,避免了“身在此山中”的认知局限。例如,他读“二十四史”,既从战略战术视角去读,也从政策与策略视角去读;既从外交艺术视角去读,又从生产生活视角去读。毛泽东对文学作品《红楼梦》评价很高,但他并不止步于文学鉴赏,而是从历史学视角洞察四大家族及整个封建王朝衰败之根源。此外,他还擅于从政治学视角读《水浒》,从哲学视角读《智囊》,从社会学视角读《聊斋志异》,从军事学视角读《三国演义》,从管理学视角读《西游记》,从伦理学视角读《容斋随笔》,真正做到了视角多元、把书读“活”。

戎马倥偬的年代里,毛泽东灵活利用行军作战间隙挤时间读书。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居住地、办公地,到处摆满书籍,就连出国访问、调研视察、外出开会,也常常带着几箱子书,一有空就见缝插针地看书学习。有时,会见外宾前,他就利用理发的时候进一步熟悉外宾所在国的资料。他幽默地对理发员说:“你办你的公,我办我的公,我们互不干扰。”

读书情

读书仅凭一时热情远远不够,必须涵养深厚的情怀,才能成为坚持一生的习惯。毛泽东同志是1976年9月9日逝世的。根据病历记载,9月8日那天,他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由工作人员托着文件、书籍给他阅看,共11次,用时2小时50分钟。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时37分,看了约30分钟……

毛泽东读书学习并不是苦行僧般的前行,而是发自内心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他通过书本积累了“胸中日月”,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创造了精彩纷呈的“人间天地”。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他读书学习的成功之道,就是要学习他发奋读书、学以致用、造福人民的精神,让书香伴随着我们的人生脚步一路前行。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