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苦雨的岁月,她在等;风和日暖的日子,她在等。一直等到青丝熬成斑驳的白发,一直等到高高的门槛上磨出了深深的凹槽……”
清明时节,江西兴国县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屏幕上,是一位脚踩着门槛深情守望的年迈老人;展柜里,是一道磨出凹陷的门槛。当讲解员如泣如诉地讲述这段等待一生的故事时,我的心再一次被震撼,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故事的主角,叫池煜华。她的丈夫李才莲,是当年的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少共中央分局书记,一位年轻的红军烈士。
1996年,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我到赣南采访,兴国县党史办工作人员胡玉春介绍说,池煜华一直不相信丈夫牺牲的消息,每当傍晚,她都会站在老屋的门槛上,遥望村前的山路,等待着丈夫归来。
见到池煜华,是一个落雨的黄昏。老人拄着拐杖,佝偻着身躯,苍老的双眸透过屋檐下的雨帘久久凝视远方;脚下,就是这道如今已被陈列馆收藏的门槛,上面的凹槽就像一道弯弯的月亮。
当时的池煜华八十有五,对眼下的事情记忆有些模糊,对年轻时的往事却记得清清楚楚。
1920年,9岁的池煜华被送到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给小她3岁的李才莲做童养媳。9年后的春节前夕,两人在迎新春的爆竹声中成了亲。新婚第三天,丈夫便一脸歉意地离开了家——年仅15岁的李才莲,已经成了家乡第一批共产党员,刚刚参加了县城暴动。反动势力不甘于失败,李才莲急着赶回队伍,准备随时迎击敌人反扑。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1929年春天,从井冈山一路南下的朱毛红军来到赣南。毛泽东主持起草了《兴国县土地法》,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受李才莲影响,家人们纷纷加入红军队伍,池煜华也在轰轰烈烈的苏维埃运动中,跟着红军学会了唱歌识字,成了红色政权的一名基层妇女干部。
再次与丈夫团聚,是在4年之后,即第四次反“围剿”胜利时。这时的李才莲已是中共江西省委儿童局书记。池煜华将砍了一个冬天的120担柴卖了3块大洋作路费,终于在宁都见到了她的心上人。然而,仅仅过了6天,李才莲不得不又一次与妻子分开。离别的时候,李才莲送给妻子一面金属镶边的小镜子,叮嘱道:“战争年代谣言多,如果有人说我死了,千万不要相信。革命成功我一定回来和你相聚,等着我!”池煜华重重地点点头:“你放心去打仗,我等着你,一直等着你!”
回到家不久,池煜华发觉自己有喜了,赶紧写信告诉丈夫。可她没有想到,收到丈夫第三封信之后,便再也没有了丈夫的消息。她看到和听到的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根据地一天天在缩小,从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员一天天在增多,连村子里比枪高不了多少的少年,也大都在“扩红”中参加了红军。
1934年10月,兴国失陷,国民党军队卷土重来。池煜华背着孩子、扶着公公婆婆一次次跑到深山,躲避敌人的“清剿”。那些日子,关于丈夫的消息莫衷一是。有人说,李才莲已跟随主力红军北上长征;有人说,曾看见李才莲带着队伍在山里打游击;还有人说,李才莲已经牺牲了。
4个月后,中央苏区几乎全部被敌人占领,145个村庄被毁,赣南城乡到处都张贴着悬赏红军将领的告示:李才莲的名字赫然在列,赏金是5000大洋……池煜华悬着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她暗暗安慰自己,既然才莲的名字在被通缉的名单中,那就意味着他还活着,并且没有走远。又过了几天,她在村头小河边的岩石上惊奇地发现了一行小字——“池煜华、李才莲”。仔细一看,正是丈夫的笔迹。那一刻,池煜华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这更加坚定了她的想法:“才莲没走远!才莲还活着!”
那是池煜华一生之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先是一场瘟疫夺走了公公婆婆的生命,接着3岁的女儿也因麻疹夭折。白色恐怖,血腥杀戮,孤苦伶仃,居无定所,唯一支撑池煜华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日思夜想的丈夫。整整一年时间,池煜华一路乞讨,走遍了整个赣南山区,寻找自己的丈夫。有一天,听说红军游击队刚刚与国民党军在瑞金附近发生激战,她赶紧打听着走进了大山深处,果然在山林中找到了几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她一具一具地擦去脸上的血迹,发现都不是李才莲,这才松了一口气。
“说了等你就等你,想要等你不容易;说了等你就等你,你却怎么不回来……”陈列馆里,解说员深情地唱起池煜华年轻时自编的山歌。我的眼前,不时闪现着这样的画面:长夜漫漫,思念绵绵,池煜华一次次从梦中醒来,又一次次轻轻地含泪擦拭着丈夫留给自己的那面小镜子……
1949年8月8日,兴国解放。池煜华连夜跑到县城打听丈夫的下落。
“同志,见到李才莲了吗?”只要碰到解放军,池煜华都会这样发问。
队伍上的同志不忍心让她失望,只好解释说:“现在全国还未完全解放,也许你丈夫随部队解放别的地方去了。”
20世纪50年代初,池煜华作为曾经的苏区妇女干部,被选送到江西八一革命大学学习。同学们给她出主意:“李才莲当年在苏区很有名,你不妨给毛主席写封信,问问才莲的下落。”
收到池煜华的信,毛主席非常重视,立即批转给全国妇联。妇联机关回信:“给毛主席的信已经转给我们办理。关于你寻找爱人李才莲的问题,我们已将你写的简史,转给军政委员会……希望你要耐心等待,安心地工作……努力把乡妇女工作做好……”
1年,2年;10年,20年……池煜华在乡、村两级妇女主任岗位上一直干到70多岁,获得了土改积极分子、养猪模范、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三八红旗手等19张奖状。冬去春来,转眼30年过去,池煜华一直没有等来丈夫的消息。
中央红军长征时,中共中央决定由项英、陈毅、陈潭秋、贺昌、瞿秋白5人组成苏区中央分局,留下红24师、部分独立团及地方部队共1.6万人,在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分局又增补了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梁柏台、毛泽覃、汪金祥、李才莲7人为委员。
1935年那个多雨的春天,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反扑,分散突围成了这支队伍的最后选择。李才莲率领的这一路突围队伍为独立第7团。南方三年游击战结束,其他11位中央分局委员或壮烈牺牲,或被俘就义,或死里逃生,都已有了确切消息,唯独李才莲的生死成了一个谜。1937年,项英在延安向党中央报告坚持赣粤边游击战争情况时,曾专门请求中央寻找李才莲的下落。1985年,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出版,对于李才莲的描写也只有短短两句话:“粤赣边区军事领导人李才莲也被杀害,但是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和怎样遇害的……”此前,担任过少共国际师第一任政治委员的冯文彬也曾专程赴赣南调查这位老战友的情况。可直到20世纪90年代,李才莲牺牲的详细经过才由当地党史部门课题组最终调查清楚。胡玉春就是课题组成员。
原来,李才莲率部突围时,队伍被打散,身边只剩下几个人。这年5月,在瑞金大柏地,李才莲和游击队又一次被包围,就在他掩护战友撤退的时候,一个被敌人收买的游击队员突然朝他背后开枪……据一名国民党老兵交代,由于那个叛变的游击队员也在战斗中被乱枪打死,再加上李才莲年纪轻,着装又与普通红军官兵没什么区别,所以敌人也不清楚他是红军高级指挥员,李才莲遇害的消息也就未被当时的国民党报纸报道。
胡玉春介绍,调查表明,李才莲曾带领游击队路过自己的村庄,本想回家探望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女儿,但刚刚接近村口,便发现敌人正在自己家附近搜捕,只好在池煜华常常洗衣服的小河边岩石上留下了字迹便匆匆离去,夫妻俩失去了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2004年,94岁的池煜华来到兴国烈士陵园——那是这个全国烈士第一县23179位留下姓名的英烈最后的“宿营地”。在一座新修的墓碑上,老人终于找到了让她等待一生的亲密爱人的名字:李才莲。
2005年4月24日,池煜华攥着那面已经锈迹斑斑的小镜子安然入睡,再也没有醒来。那一天,是清明后第19天,红色赣南,细雨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