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千年前诗人杜甫在锦城用这首《客至》,表达欢迎远方朋友的真挚情谊。跨越时间的长河,此时此刻,“大运之城”成都正用同样火热的胸怀欢迎八方宾朋,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卓越风采。
7月28日晚,大运圣火在东安湖上空熊熊燃起,中国与世界共赴一场青春之约,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欢聚一堂,用拼搏与汗水续写追梦新篇章。
幕色降临,一只巨大的银色“飞碟”静候在东安湖湖畔,这里是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主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这里盛大开幕。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主场馆。新华社
这是继北京大运会、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内地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我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共同见证青年运动员挑战极限、争创佳绩,拥抱更加灿烂的明天。
礼赞阳光,蜀味正浓
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一场全球青年的体育盛会,更是全球文化交流的舞台。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灿烂的天府文化无处不在。
“太阳神鸟”在主体育场上空熠熠生辉。作为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它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昂扬向上、追求光明的精神象征。
“神鸟”穿越时空翩然而至,围绕旋转的太阳飞翔,12道旋转的齿状金芒渐次被点亮,开幕式不同寻常地从数字“12”开始倒计时,“阳光灿烂”的大幕由此开启。
倒计时礼花。新华社
火红的“辣妹子”引导运动员踏上蜀锦织就的锦绣之路;蜀绣大师亲手绣制的中国蜀绣引导牌,寓意吉祥如意、福寿延绵;以大熊猫“芝麻”为原型,加入川剧脸谱样式的吉祥物“蓉宝”与运动员联欢互动;糅合了“太阳神鸟”和“凤凰”意象的大运会会徽闪耀全场;融入三星堆青铜立人等元素,与四川话“融合”同音的火炬“蓉火”熊熊燃烧;来自金沙博物馆的一块石磐,在文艺表演中敲响古蜀之声;川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欧洲名曲《我的太阳》跨国联动,共唱欢乐时光;由四川籍宇航员叶光富领跑的31名“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完成点火,“太阳神鸟”点火盘光芒四射,盘旋上升,引燃烟火,点燃主场外的火炬塔,大运时刻由此开启。火锅、川剧、芙蓉、熊猫……无处不在的四川元素就藏在开幕式的每一处惊喜和感动之中。
花重锦官,诗情画意
伴随着开幕式倒计时最后的“3、2、1”,体育场上空绽放出焰火打造的金色芙蓉。区别于以往的花朵焰火,这朵金色芙蓉有些独特。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焰火总设计师蔡灿煌说,“以往我们多使用成组的烟花来构造花朵,这样会相对比较僵硬。此次我们选择了特效装置,用一条条的焰火线条来‘画’出这朵芙蓉,呈现出一种写意画的意境。”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开幕式烟花表演。新华社
芙蓉花是成都市市花,除了代表青春与活力,它还有开放与友好的寓意,向全世界大学生运动员传递“花开迎客”“蓉城欢迎你”的主题。
初入成都,高架桥两侧繁花似锦,飞驰在开满鲜花的幸福路上,城市独有的美好徐徐绽放。借着大运东风,绿地、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成为市民身边的“小确幸”。全体市民共同建设最美阳台、最美社区,一起扮靓城市的大街小巷,再现杜甫笔下“花重锦官城”的动人意境。大运会让八方来客全身心地感受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的独特魅力。
令人惊喜的又何止是成都的良辰美景,每一名参加成都大运会报道的中外记者,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一封来自成都不同学校学生亲笔手写的中英文版本的“给媒体记者的信”。虽然信的内容和笔迹各有不同,但一样的是对家乡成都深情的描述,字里行间、一笔一画都让人感受到,成都大运会已经深深地嵌入成都人深情厚爱之中,青年学子至纯至真的话语,更让每位大运会记者,感受到暖暖的“成都温度”。
初心如磐,未来可期
“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伴着清澈悠扬的童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缓缓入场。这段歌声来自6个四川大凉山彝族孩子。他们的身后,是由56个民族的112名大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孩子们唱完《国旗国旗真美丽》后,大学生合唱团接力唱起了《歌唱祖国》,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感情朴素而动人。
大凉山彝族孩子在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
大运会是属于大学生梦想的盛会,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回应大运会举办的初衷,全体演员、志愿者中99%都是大学生,除了个别高难度高空环节,全程没有著名歌手或专业演员参与。
除了精彩的开幕式演出,场馆建设与赛事保障也处处体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理念。
一批新建、改造完成的国际水准体育场馆,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运动场所。成都大运会所有49个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以“建改结合”方式融入成都大学的大运村,既满足赛时运行要求,又充分考虑赛后高校教学需要和市民参与。
变化不止发生在体育场馆。在大运会筹办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运动空间正在成都各个区域涌现,将赛事筹办具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让市民享受到成都大运会的赛事红利。从东安湖体育公园到大运村,从锦城湖公园再到天府绿道,体育运动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风尚。
当好东道主、办好大运会。成都大运会筹办以来,全市青年志愿者注册数量从67万增至139万。赛事期间共有2万名大运会赛会志愿者参与赛会服务。每一位成都市民都是大赛顺利举办最坚实的依托。
接续奋斗,锦绣前程
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沿着蜀锦图案铺就的“锦绣之路”相继入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情欢迎。
21时,在歌曲《茉莉花》的音乐声中,两名即将参加成都大运会比赛项目的运动员郭涵煜和胡朕卓担任旗手,引领530多人组成的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身着红白两色搭配的服饰缓缓入场,跳跃的中国红让现场掌声如潮。
中国代表团入场。新华社
这支平均年龄22.9岁的青春方阵共有411名参赛运动员,由张雨霏、李冰洁、张家齐、邹敬园等奥运冠军领军出征,将参与全部18个大项的角逐。2011年,深圳大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现出色,成都大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竞技表现和青春风采更加令人期待。
大运会历来被誉为“体育明星的摇篮”,参赛运动员都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运动水平最高的大学生,他们是世界体坛的未来和希望。从“体操王子”“铁榔头”的横空出世,到“跳水皇后”郭晶晶的6金神话,再到刘翔的首个世界冠军,中国体坛的众多明星都是从大运会赛场脱颖而出。成都大运会必将产生新的世界纪录,被永远载入世界体育发展史册。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强健的体魄和昂扬向上的精神,而这正是体育塑造人格的意义。体育赛场上运动健儿团结友爱、拼搏奋斗的矫健身姿,引领更多的青少年体验体育的魅力,享受运动的快乐,营建积极阳光的心态,磨练百折不挠的意志,为人生积蓄一往无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重塑校园体育文化,带动青少年爱上体育,有利于构建广泛的群体运动基础,培育良好的终身运动理念,为推动体育强国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闪耀,绿色低碳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从仪式、文艺表演到最后的点火都渗透了浓浓的科技感。
没有人海也不依靠大量笨重的道具。参加文艺表演的演员不超过1000人,加上所有仪式志愿者总计不超过2000人,全程通过科技的观念和方法,实现艺术想象和充满神奇的空间感。
本届开幕式上空绽放的是最清洁的焰火,在燃放的短短100秒间,使用的均是高科技环保焰火,焰火药剂无重金属物质、低硫,大大减少了燃放时产生的硫化物,实现了“简约、安全、精彩”的设计理念。
此次圣火点燃也是备受瞩目。主火炬塔百分百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按照简约办赛要求,成都大运会主火炬燃烧控制系统采用自动独立调节模式,能够根据火炬周边的风量、雨量、温度等天气情况,及时、精确地调整燃烧负荷,实现节能减排。
燃烧中的主火炬。新华社
绿色低碳的理念也贯穿于所有大运会场馆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成都大运会49个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36个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而来。改造过程中,推广采取绿色节能措施,运用“海绵城市”等先进科技,践行绿色大运理念。
随着开幕式结束,大运会正式进入赛事时间,不少硬核科技全方位保障世界各地运动员全力备战。大运村的在线互译智能翻译对讲系统可支持83种语言,应急如厕保障空间可根据气味自动清洁,咖啡机器人能在90秒制作限定拉花,无人驾驶接驳车能够安全高效地处理复杂交通,先进数字技术为场馆装上高速运转的“最强大脑”,开闭幕式和全部赛事都按照“全4K”超高清标准制作,部分还可实现8K超高清。
成都这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正以蓬勃的青春活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成都大运会的精彩呈现,不仅将成都再一次推向世界,也将中国青年青春、活力、创新、开放的形象和中国自信包容的大国风范进一步彰显。未来11天,让我们共同期待成都大运会赛场谱写成就梦想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