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王 萍
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这既是党和国家对青年科技人才提出的殷切期望,也为青年科技人才许党报国指明了努力方向。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如果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得到有力支持,就可能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大成果。正如习主席所强调的:“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青年科技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的激励推动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导航、探月探火、量子科学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只有30多岁。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
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制度的竞争。《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针对当前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职业早期科研支持不够、成长平台和发展机会不足、符合青年科技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不完善、非科研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其成长发展的“硬举措”。这些政策措施既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又注重科研支持、职业发展、生活保障服务和身心健康关爱;既注重解决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又注重构建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长效机制;既有原则性要求,也有量化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军队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应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关注度。结合实际细化具体举措,健全工作体系和配套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要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把青年人才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机制中解放出来。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办实事、解难题,想方设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投入为军而研、为战而研的事业中。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