ǰλã首页 > 学习 > 专题

    这扇心门,终于被敲开了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贺美华  通讯员  袁  笑

    刘关飞 绘

    深夜,第76集团军某旅班长、一级上士黎泽东站哨归来。刚一进屋,就发现战士小刘的床铺空空荡荡的,他紧忙打开手电,开始四处寻找。

    在黎泽东的记忆里,他记不清多少次“夜寻小刘”了。这名新兵自打下连,经常在夜里偷偷爬起,一个人站在阳台或楼道空地,呆呆地望向远方。

    “咋又不睡觉?”找到小刘时,他正倚在连队水房的窗前。听见黎泽东的询问,小刘轻描淡写地回答:“没啥,就是上个厕所,顺便透透气。这就回去睡了……”语毕,他便扭头径直往宿舍走去。

    “您说小刘会不会有心理问题啊。他三天两头就整这么一出,我还怪担心的。”目送小刘回到宿舍,黎泽东见连长的房间还亮着灯,便敲门走了进去,道出自己的顾虑。

    听完黎泽东的讲述,连长对小刘的情况有了初步的判断:“他肯定有心事。”接着他话锋一转,“换做是你,你会轻易把心事讲给陌生人听吗?”

    “陌生人?我可是他班长。”黎泽东有些不悦,“我俩一起生活了两个多月,天天吃住在一起,我咋能算陌生人?”

    “吃住在一起,心是否贴在一起了?”连长反问,黎泽东急忙辩解:“可是我找他聊天谈心时,他总对我爱搭不理。”

    “别急,心门不妨多敲几下。”连长缓缓说道。

    第二天一早,黎泽东再次尝试敲开小刘的心门:“小刘,睡得咋样?班里的呼噜声没打扰到你吧?”毫不意外地,他再次吃了“闭门羹”:“还行,挺好,不吵。”小刘语气平淡地回答完后,便再不发一言。

    “我说你这个人,讲话咋总是两个字两个字地往外蹦?”黎泽东话到嘴边,突然想起连长的话,于是硬生生咽了回去,挤出一个笑脸,“挺好就行……”

    训练场上,见小刘对装备操作还不熟练,黎泽东赶上前去教他。可他刚要手把手教学,小刘就像触电一样将手缩了回来,“班长,没事,我自己练。”

    热心贴了冷石头,黎泽东尴尬不已,只得站在原地苦笑。

    随后的日子,黎泽东多次尝试与小刘接触,可小刘除了偶尔说几句客套话外,从未向他敞开心门。为此,黎泽东苦恼不已:“这个兵油盐不进,心门莫非是铁做的?”

    随着持续关注,黎泽东发现一个规律:每到休息时间,小刘几乎不和战友一起娱乐,而是独自一人去操场慢跑。

    “机会来了。”此后每次见小刘去跑步,黎泽东便换上体能训练服,假装同他在操场“偶遇”。

    从最开始的远远跟随,到后来保持两个身位的距离,再变成并肩而行,黎泽东慢慢发现,他与小刘间的“斥力”一天天变弱了。

    这天夕阳西斜,大汗淋漓的小刘停下脚步,朝着落日的方向高声大喊。见状,黎泽东也停在他身边,跟着喊了起来。

    “班长,你也有心事?”这次,小刘破天荒地主动开了口。黎泽东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还没有心事呢?”

    那天,从华灯初上到月挂枝头,小刘和黎泽东聊了很久。黎泽东这才得知,小刘来自单亲家庭,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之所以晚上睡不着觉,是因为一闭眼脑海里总是出现母亲佝偻着身体,早出晚归在街上推车卖水果的身影。

    “可是你的信息表上并没有这些内容啊……”“那是我怕被战友们看不起就没填。班长,请你替我保密,这件事我只和你一个人说过。”

    打那以后,黎泽东对小刘愈发关心。尽管有时小刘仍表现得若即若离,但黎泽东清楚,他那看似坚硬的外壳下,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前不久,黎泽东休假归来后,特意给小刘带回来一份“礼物”。

    “你看这是谁。”小刘将头凑到黎泽东的手机前,不禁红了眼眶。手机上显示的,是黎泽东专程赶往小刘的家乡拍摄的一段视频。

    “刘伢子,听班长说你想家了。男子汉大丈夫,当兵就要好好干,别为我担心。你看,你班长带我去体检,娘身体都好……”视频中,小刘的母亲晃了晃手中的体检报告单,“你有战友照顾着,娘也放心了。”

    看完视频,小刘将黎泽东紧紧抱住,哽咽着说:“班长,你放心,我听娘的话,听你的话。”

    这天晚上熄灯后,黎泽东向小刘的床铺望去,听见那边传来阵阵鼾声,他这才放心睡去。

    第二天起床号声响起,黎泽东发现小刘脸上带着微笑。“班长,早上好!”听到这一声问候,黎泽东确信:这扇心门,终于被自己敲开了。

    带兵人手记

    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内心

    ■第76集团军某旅  席  天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你我远在天涯海角,而是我说‘城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 ’。”

    前不久,营部战士小周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有过多年带兵经验的我,立即意识到他这是和战友产生了嫌隙。

    经过谈心,我了解到事情原委。原来,作为营部年龄最小的战士,小周常觉得自己和老兵们“不在同一个频道”。

    “闲下来的时候,我喜欢‘开黑’打游戏,他们喜欢组团打‘够级’;体能训练时放音乐,我乐于听摇滚说唱,他们喜欢听‘网络神曲’……”在我面前,小周大倒苦水,“我感觉和老兵们的代沟很深、距离很远。”

    听完小周的讲述,我找到几名军士了解情况。他们的说法却与小周反映的大相径庭:“我们对小周很好啊,干啥事都带着他,平时也挺照顾他的”“知道他在营部没有同年兵,我们还经常主动和他聊天呢”……

    “你们知道小周最喜欢的动漫人物是谁吗?了解他平时喜欢玩什么吗?”面对我的提问,几名军士无法作答,只是草草回应:“这些都是个人的小事,我们晓得他爱吃啥、训练短板在哪就行了。”

    “恰恰相反,这些小事,往往会成为影响内部关系的大事。”我向他们打比方,“干部骨干就像兄长父母,只关心战士们能否吃得饱、穿得暖还远远不够,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只有处于同一个‘频道’上,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进而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听了我的讲述,几位军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在场还有军士心存顾虑:“我们班里有‘刺头’,难以管理怎么办?一味地顺从会不会产生不良后果?”“知兵要真,爱兵要深。只有充分了解他们,才能对症下药。作为带兵人,必须分清关爱与溺爱的区别,爱兵不能一味地纵容。”

    与此同时,我也教育年轻士兵要理解老兵:他们的“土”是因为长期扎根军营;他们的“老”是因为肩头挑着工作、生活等沉重的担子……老兵们并非不关心关爱年轻战友,只是他们的情感有时不知该如何表达,常常是“爱你在心口难开”。

    听了我的建议,营里年龄稍长的军士们开始认真“补课”,大家既练在一起,也玩在一块。渐渐地,新老兵之间的沟通少了隔阂、交流多了话题,年轻战士们也开始把心事讲给老兵们听。对此不少年轻战士给出解释:“原因很简单,老兵们能懂我。”

    随着新老兵们逐渐相互接纳、包容,他们之间那道无形的“隔心墙”也被拆掉。

    前不久,小周在训练中产生畏难情绪,几度想要放弃。他的班长王浩见状,用小周最喜欢的动漫人物的经典名言鼓励他。小周听后笑逐颜开,重新振作起来,并向王浩承诺:“班长,你放心,我不会放弃的!”

    随后的训练,小周咬紧牙关,最终刷新了个人最好训练成绩。

    那天晚上,小周又更新了一条朋友圈:“本以为你是‘最亲近的陌生人’,现在才知道你是我身边的暖心人。”

    (解放军报记者 贺美华整理)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