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力量筑牢“黑土粮仓”
——黑龙江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观察
■解放军报记者 刘小红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中国的东北角。
阳光普照下,油润的黑土地、金灿灿的丰收粮、五彩的巨幅稻田画……辽阔黑龙江,被染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三大指标多年稳居全国首位,“中国饭碗”装上越来越多“龙江粮”。今年9月,习主席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底气在土地,出路在科技——这是“黑土粮仓”多年探索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强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日前,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黑龙江,感受传统“大粮仓”的新脉动,阅读写在大地上的一篇篇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生命方舟”保存5万余份种质资源
“中国芯”孕育优质粮
在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的实验室,农业技术员将发芽种子放入气候箱中。新华社记者 王 松 摄
厚重“舱门”打开的瞬间,阵阵冷气扑面而来。一排排银色置物架上,整齐摆放着贴着标签的塑料罐和铝箔袋。
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黑龙江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5万余份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种质资源,正在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中“冬眠”。
“我们通过仪器设备控制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等,以此来抑制种子萌发,这里的种质资源一般可以保存20年。”控制室内,负责人韩微波一边点击操作屏幕,一边向记者介绍。这艘满载珍稀种子的“生命方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资源,也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种业振兴的物质基础。
小小的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连着“国之大者”。在“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目标支撑下,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水稻、大豆种子自给率100%,农作物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
生物育种是育种领域的革命性技术,成为必须抢占的新领域新赛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走进北大荒一家种业企业的实验室,半掌宽的履带上,分子鉴定系统正在对大豆样本进行“流水线式”检测。“显示红色的是不抗病的大豆,绿色和蓝色的是抗病的样本。”指着电脑屏幕显示的图谱,实验室助理李莹告诉记者,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生物育种技术,能够帮助育种专家减少田间无效种植,缩短育种周期,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有了生物育种技术辅助,良种选育依然离不开科研人员的“火眼金睛”。
“这片大豆长得真的很美很漂亮!”站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试验田里,研究员李艳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豆荚颗粒饱满,叶子上没有一个病斑,呈现一片亮丽的金黄色……望着长势喜人的大豆,李艳华仿佛看着心爱的孩子:“‘东生’大豆高油、高蛋白、抗倒伏,豆粒圆黄匀亮,特别好看,大家都愿意用。”
每年3月至9月,是李艳华最忙碌的时节。遴选豆种、人工授粉、鉴定实验,她几乎不停歇。为缩短育种时间,李艳华像候鸟般往返于祖国南北,每到冬季便将种子带到海南繁育。
从事大豆育种工作30余年间,李艳华和她的研究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精心培育出“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其中,“东生7号”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
多维体检为北大荒建立“健康档案”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黑龙江省庆安县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平台实时展示黑土地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 涛 摄
在北大荒友谊农场的示范区上空,一架遥感飞机轰隆隆飞过。机上搭载的激光雷达、遥感成像仪等设备,对黑土地进行精准扫描。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友谊农场联合组成科研团队,为黑土地开展空天地立体监测“体检”。在太空,15颗卫星过境120余次;在天空,大飞机搭载多种高精尖设备进行观测;在地面,90余处采样点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新装备采集数据……今年,全国首套“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图”发布,黑土地有了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
有了优质良种,智慧耕种则解决如何让好种子发挥出最大潜力的问题。黑龙江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不断提升智慧农业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水平。他们将先进的农机驶进黑土地,先进的农技用在黑土地,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跨越。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39个,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8%以上。
在北大荒农垦集团的智慧农业示范区,记者看到,无人机正在对水稻进行直收作业。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智慧农业管理指挥中心云平台,将负责收获、运粮的无人机编入作业集群,一键操作就可实现多台农机在同一地块内同时作业,并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数据。
“使用无人收割机水稻损失少,留茬高度一致,实现节本增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粮食品质。”北大荒七星农场党委书记黎东光介绍,农场104万亩水田中,共设置200个监测点、20个小型气象站、20个地下水位监测仪,能实时提取水稻生产全过程的水温、泥温、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温度湿度等数据,共同构成指导种田的“农业智慧大脑”。
七星农场不仅机械率高达99.3%,还在努力迈向智能化、自动化。“我们利用北斗导航、5G、物联网、大数据、环境感知等现代技术,与传统农机技术深度融合,率先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农机作业。”黎东光说。
近年来,北大荒农垦集团重点布局数字化,先后建设20家数字农(牧)场,试点建设6家智慧农场,让更多数字农业技术在这片沃土试验示范、应用推广。他们还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数字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种植、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也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更强动能。
一餐大米宴呈上30余种美食
“大粮仓”捧起“金饭碗”
在黑龙江省依安县一家有机食品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人在分装鲜食玉米。新华社记者 魏 海 摄
米香地瓜、米粉月饼、大米茶……在庆安县的大米宴上,30余种以大米为原料的手工制作食品,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吸引着来往的游客。
袁隆平院士曾手捧庆安大米赞叹“庆安大米亮晶晶”,并题字“中国优质大米之乡”。如今,在这个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交会的县城,大食物观、粮食资源多样化利用的新思路,正沿着广袤平原逐步打开。
“你看,这个是我们的热销产品米糠饼干,过去价值不高的米糠成了现在的‘香饽饽’,也为合作社农户增加一笔新收入。”庆安县一家农业企业负责人付林林介绍,近年来,企业在立足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推广开设线下餐饮体验店,将经营业态向第三产业延伸。
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庆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彦威介绍:“庆安县注册‘庆安大米’域名商标,组建米业协会,举办水稻文化节,积极参加绿博会、国际大米节等大型展会,助推‘庆安大米’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攀升。”
如今,“庆安大米”已成为当地特有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和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数据显示,庆安全县稻米年加工产能约300万吨,品牌价值超百亿元。
立秋过后,玉米从翠绿变成金黄,龙江大地已是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
绥化市是世界公认的黄金玉米带,当地农业企业像黄金一样把玉米当成宝贝。围绕一粒小小的玉米,绥化市已经开发出玉米淀粉、玉米糖等7大类40余个品种,成为全国玉米深加工领域品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走进绥化市一家生物发酵产业园,浓浓的玉米甜香扑鼻而来。生产车间里,银白色金属管道有序排列。“玉米粒制成的液体糖通过这些管道进入无菌发酵罐,发酵后就会进入下一个生产车间。在这里,我们的玉米可以制成维生素B5等多种产品。”企业总工程师赵德胜告诉记者,玉米加工过程产生的菌渣、沼气以及其他副产品,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化、资源化利用。
每年水稻丰收后,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约2%的碎米。碎米,与大米有着同样的营养价值,但以往常常被浪费。
在黑龙江一家食品企业,碎米有了新用途。当地企业围绕稻米副产品转化利用,实现碎米酿酒、米糠榨油、稻草造纸、秸秆沤肥、稻壳发电,不仅延长了水稻产业链,而且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仓廪实,天下安。“中华大粮仓”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广袤的黑土地捧起了“金饭碗”。
农技专家为保秋粮“把脉问诊”
——黑龙江省科学助农减损促丰收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的一 处巨幅稻田画。 新华社记者 魏 海 摄
“你看,这一处梭形的条斑就是玉米大斑病的表现,我们曾在用药前做过标记。现在看来,大斑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继续扩散的迹象。”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新安村一处玉米地,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专家陈亿兵介绍,大斑病是玉米的常见病害,影响玉米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产量,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防治。
8月初,海林市遭受洪涝灾害,新安村村民付忠志有380亩地不同程度受灾。在其中一块玉米地,植株上还可以看到洪水侵袭过的痕迹,有的叶片已经发黄。“专家指导我们早早地给玉米施用了营养药剂,心里觉得踏实多了。”付忠志说,现在玉米长势恢复还不错。
为全面加强农业救灾和恢复生产技术指导,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下沉一线开展工作。陈亿兵介绍,针对此次洪涝灾害,他们专门设置玉米大斑病防治药效评估试验项目,通过技术分析筛选适宜药剂,并为以后指导农业生产抗灾提供参考依据。
“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关乎秋粮产量,眼下农作物开始进入成熟期,更不能大意,特别要做好促早熟、防早霜。”海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承忠说,灾害发生后,他们动员农民抢排田间积水,并组织农技人员入户指导,调配县内的100余台无人机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尽全力降低灾害损失。
在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一间办公室内安装有黑龙江省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及在线监测体系管理平台。站在大屏幕前,站长宋显东和病虫测报首席专家王春荣正在查看全省作物病虫害情况。平台上展示了全省6000名监测点植保员发来的作物感染病虫害信息,并附有图片、位置信息和联系方式,方便专家判断、核实。
“我们从7月中上旬开始,连续发布预警,提示水稻病虫害风险。目前,防控取得不错效果。”宋显东说。
(新华社记者 孙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