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讲坛 > 精神




陆军某所高级工程师张海林——

科研路上勤为径

■王晨辉

陆军某所高级工程师张海林。

房门虚掩,屋内不时传来键盘敲击声。夜已深,张海林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这是他下高原的第3天。

在海拔4500米的地区连续奋战两周回到单位,张海林正在经历由高原反应到醉氧反应的“过山车”。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让他有些头晕。闭上酸胀的眼睛,张海林揉了揉太阳穴,继续看向电脑屏幕——

这一次高原试验对装备实战化考核提出新的考验,他想尽快完善动态综合试验的相关理论。

在身边人眼里,张海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参加工作22年,张海林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办公室。即便没有任务,他也会抓紧一切时间为自己“充电”。时至今日,张海林依旧记得大学毕业时老师对他说过的那句话:“做勤奋务实人,办天下难办事。”

那年,刚刚以优异成绩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张海林,遇到了科研征途上第一个重大考验——某型武器系统要开展国产化鉴定试验,既无现有标准可依,又无国外经验可借鉴;同时,该武器系统的试验测试、靶场保障条件均不完善。

“哪怕是掉10斤肉,也要把这一‘炮’打响。”接下任务后,张海林暗暗下定决心。他像是一枚不知疲倦的齿轮,迅速地转动起来。

没有标准可依,他就到研制厂家与专家和工人交流,找来相关外文资料,对着辞典一个词一个词地“啃”。没有经验可借鉴,他就向单位的老高工、老专家请教,分析类似产品的试验数据,寻找特点规律。没有成熟的测试保障条件,他就蹲在工房,和测试人员一起对现有设备进行挖潜,拓展测试功能。

最终,张海林和战友共同创立该武器靶场试验的基本规程,按期完成该武器系统的国产化鉴定试验,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海林的书柜中,那本陈旧发黄的外文辞典,正是他第一次参加试验的“亲密战友”。“现在已经很少用到了,但每次看到它,我就想起曾经挑灯夜战的场景。它让我无惧任何困难。”张海林说。

22年来,他先后攻克3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相关领域10余项技术空白,成长为武器装备试验领域的知名专家。2018年,陆军某所经过全新组建,张海林担任主官。4年间,他带领官兵圆满完成各型试验任务百余项,承担技术研究课题数十项,5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021年10月,该所被表彰为全军装备实战化考核先进单位。

今年初,张海林卸任所长,重返科研一线。无论身在哪个岗位,张海林的初心都未曾改变——“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继续奔走在科研这条长路上,探索武器装备战场制胜的最新解答。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