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言行中,更体现在他们的亲友观中。《礼记》中有“不独亲其亲”的名训,并将之作为“大同社会”的重要内涵,而在毛泽东致亲友的书信中,也突出地体现了这一思想蕴涵。在致亲友的书信中,毛泽东关心亲友,有对他们生活的关怀,也有对他们的勉励说导,但对亲友们提出的各种不当请托和要求,他都坚持原则加以回绝,体现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国家公义和个人亲情上的鲜明立场、原则,在令人钦佩的同时更值得今人学习。
关心亲友:用力尽情关心问候
毛泽东对亲友充满了关爱,大量致亲友的书信就记录了这一点,他并没有因为身居高位就忘记亲友,他利用一些机会向亲友寄赠一些物品,表达对他们的眷顾之情,他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亲友回信,表达对他们的问候。向振熙是杨开慧的母亲,和毛泽东关系非同一般,向老积极支持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革命事业,杨昌济逝世后,她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帮他们照看年幼的毛岸英兄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时常关心老人,还让毛岸英带着他为老人准备的物品和信件专程赴长沙看望老人家。在向老太太八十大寿之际,毛泽东捎去书信写道:“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岸英回湘致敬”言语间表达着对老人的尊敬和倍感亲切的关心、问候。毛泽东还通过书信向亲友们问好。他的堂兄毛宇居,曾写诗祝贺毛泽东出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在毛泽东的回信中,他不忘问候各位亲友,言语十分亲切,并托毛宇居转达他对亲友的问候,信中说:“惠示并诗敬悉,极为感谢。此间情形,泽连当可面达。顺问阖族各前辈同辈后辈人们的安好,贵宅各兄弟子侄的健康。”这不多的文字却表达着浓浓的情谊。给表兄文南松的回信中说:“来示读悉,极为高兴。祝你健康!祝各表嫂健康!”情真意切的话语,充满了对表兄一家人的挂念和美好祝愿,令人倍感亲切。
勉励亲友:鼓励参加劳动工作
在毛泽东致亲友的书信中,有相当内容是勉励亲友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工作、自谋生路的勉励和教导,这些部分内容情真意切,包含着希望亲友自立自强的殷切厚望。毛泽东的族侄毛远悌,当过印刷厂学徒,后来成了印刷工人,他也以此做掩护,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在后来的工作中,他意识到自己文化水平的欠缺,便在信中向毛泽东吐露想到北京看望毛泽东和学习深造的愿望,毛泽东在回信中说:“你做印厂工作极好,应将此项工作做好,不要来北京。学习事将来有机会再说。”毛泽东在鼓励之余委婉拒绝了他的请求,希望他发挥专长安心工作,平实的言语中包含着对晚辈的勉励。在书信中,毛泽东经常教育晚辈要通过努力提升自己,把工作做好。他的堂侄毛远翔,也曾向毛泽东表达过想到北京学习和工作的愿望,毛泽东在信中拒绝了他,但鼓励他道:“你的文字已通顺,用力学习,当会有更大进益”,要他努力学习提升能力,毋作他想。毛远翔听从毛泽东的教导,打消了去北京学习的念头,留在当地工作。毛泽东还有很多亲友是农民,他们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很多就是反映生活问题的。对于确实有苦难的,毛泽东会力所能及地接济一下,但他一向坚持“生活问题要整个解决,不可个别解决”的原则,从不为亲友的个人问题搞特殊和例外,他始终把亲友生活问题的解决同全国人民生活问题的解决一样看待,鼓励他们积极主动配合党在农村的有关工作,通过积极参加劳动来解决生活问题,所以,他从不为此向有关地方或部门打招呼,不使亲情害公义。
拒绝亲友:回绝各种不当要求
很多亲友向毛泽东提出过一些私人要求,有的请求为自己安排或调动工作,有的请求提供方便到北京学习锻炼,有的则是请求照顾个人私利,这些要求都被毛泽东回绝,而这些亲友中有长辈,也有同辈,还有很多晚辈,其中不乏与毛泽东关系甚密者。杨开智和毛泽东关系亲密,他不仅用实际行动帮助过毛泽东开展革命斗争,而且还对革命事业有过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希望能到北京工作,便写信给毛泽东。有鉴于此,毛泽东先是向湖南省委有关负责同志专门就此事发电报指出:“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明确要求当地政府不予理会他个人亲友的不当要求,同时,他给杨开智去信说:“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毛泽东态度坚决地回绝了同自己私人关系甚密亲友的不合理请求,并向地方同志明确了自己的意见,非常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在此类事情上的态度,而类似的情形在毛泽东回亲友的信中很多,但结果都是一样的。与毛泽东一同参加过湖南新军的赵浦珠,既是毛泽东曾经的战友,也是他的表兄、姻兄。新中国成立后,乡政府将他划为地主,由于涉及个人切身利益,他便向毛泽东写信,希望能照顾他,而他接到的回信说:“乡间减租土改等事,弟因不悉具体情形,未便直接干与,请与当地人民政府诸同志妥为接洽,期得持平解决。”委婉的说辞,已明确了自己的态度。
作者简介:王永祥,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