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点击查看全文)
北京往北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是沙尘暴的重要来源地之一。那里的海拔高度比北京高出1400米,北风一刮,沙尘暴直扑京津地区,而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塞罕坝则是沙尘暴的必经之地。
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1962年,国家在当时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塞罕坝建立大型国有机械林场。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说:“当时环境非常艰苦,冬季白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二十七八度。尽管条件这么恶劣,但是大家有信心把树栽活。”
为了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第一代种树人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开始在塞罕坝创业。无处栖身,就住仓库、马棚;没有食堂,就架上几口大锅,以全麸黑莜面加野菜充饥。“老天虽无情,也怕打铁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然而在高寒荒原上种树谈何容易。
建场初期,没有在同类地区造林育苗的成功经验,大家就开始创新。
经过老一代塞罕坝人的努力,栽种树苗成活率由最初的不足8%,到造林成活率达到95%,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栽植针叶树成功的先河。到1982年,塞罕坝的绿色版图迅速扩张,已经超额完成当年国家建立林场时所规划的所有绿化和生态任务。通过塞罕坝人的坚守与努力,宜林地已经都种上了树。到了2011年,通过测算,还差9万亩,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就接近86%的饱和值。但这剩下的9万亩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塞罕坝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在土壤少、坡度陡、难存水的石质阳坡上种树难度可想而知,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都被塞罕坝人一个一个克服了。
坡陡的地方运输车上不来,全靠人力,人扛不动就用骡子,特别陡的地方骡子上来都费劲。
就这样,塞罕坝人在石质阳坡上攻坚造林,九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色。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以来已种植了112万亩、4.8亿株树木,如果按株距1米计算,可以绕地球12圈。
目前,塞罕坝植树造林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森林资源保护好,经营好。眼下正值秋季,林场进入了防火关键期。行车在林场的路上,可以看到防火内容的指示牌。除了地面的警示,空中雷达探测也是塞罕坝森林防火的重要手段。
雷达一旦报警,林场就会迅速通知距离最近的望火楼进行人工核实确认是否有起火点。驻守在望火楼的瞭望员也是防止森林火灾的一道重要防线。58岁的赵福州和妻子陈秀玲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凭借积累下来的经验,老赵对周围的山形地貌非常熟悉,能准确地叫出地名来。一旦出现火情他就能快速报准地名,扑火队直接奔过去灭火,减少损失。
正是有了像赵福州夫妇这样的瞭望与坚守,确保了塞罕坝森林资源的安全。现在塞罕坝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地面巡护、高山瞭望、雷达探测的立体防控体系。
赵福州说:“我们这个望火楼在制高点,国庆节我也升国旗,四周一看绿茫茫的,就像守卫边关哨所一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