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励志了!习近平边放羊边看书,三个志愿全填清华
又是一年高考时。寒窗苦读十数年的学子们就要踏进考场,接受“检阅”。
读书升学为了什么?习近平怎么看待这一牵动千千万万人心的人才选拔考试?他当年是如何走进大学校门的?
来源| 人民论坛网(rmltwz)
习近平:三个志愿填清华,不让上拉倒
1977年,读大学时的习近平
2011年8月2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参观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用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和一句古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来勉励高三学子。
这句话几乎就是习近平的真实写照。2013年5月,习近平同青年代表座谈时就曾谈到自己插队时读书的情形:“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习近平自己当年为了上大学也有一段艰苦的人生经历。1975年还没有恢复高考,正在陕西插队的习近平因推荐而上了大学。推荐并不容易,他虽然身为革命元勋之子,但适逢“文革”,其父习仲勋被打倒,因此,习近平在陕北6年,“成分”一直不好。以至于光入团申请书他就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更是写了10份。
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 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县教育局领导仗义执言为我力争。清华来招生的人不敢做主,请示学校……当时,我父亲下放的洛阳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开了这么个证明,就上学了。走的时候,当地还剩下的一些知青都特别羡慕我。”
习近平被推荐上大学时与梁家河村民合影
谈高考:考上可喜,考不上也不用悲观
插队时“带了沉甸甸一箱书”、“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的青年习近平,终于圆了读书梦,在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度过了本科时光。20年后,他又回到清华园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并以《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一文获得博士学位。
2003年7月1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路就在脚下》一文专门讨论如何看待高考。文章很短、语言朴实,却引人深思,值得一读。
习近平说,“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对于父母给子女过大压力,学校重视文化教育而轻视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等现象,习近平指出,一定要从社会、学校和家长等多方入手,千方百计把孩子从分数中解放出来。要让他们明白,人生道路千万条,各行各业都能成才。只要矢志追求、努力拼搏,照样可以实现人生抱负和目标。
延伸阅读
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读书时立了什么志?
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
毛泽东一生,诗词无数,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也抒发了伟人的磅礴情怀。众多作品中的一首《呈父亲》,无疑是即将“步出茅庐”的少年毛泽东明志之作,日后也成为勉励广大青年学子的金句。
根据《毛泽东传》载,此诗写于1910年秋,不满17岁的毛泽东准备离开闭塞的韶山去长沙求学。临行前,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活动家西乡窿盛青年时代的诗略加修改,夹于父亲的账薄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字透纸背的四行短诗,书写了人生启航之际的少年豪情,纵贯了伟人一生的信念追求。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最让人口口传颂的便是这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4岁开始跟随叔母识字和背诵唐诗,5岁入私塾读书。周恩来在私塾一边念书,一边大量地读小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肆意徜徉。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虽然进步刊物的思想侧重各有不同,但朴素爱国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恩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邓小平:法国勤工俭学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1920年10月,邓小平乘坐“安德烈·勒邦”号轮船来到法国的马赛,开始了为期5年多的留法勤工俭学生涯。据邓小平后来回忆,在5年多的时间里,真正的学习时间很少。他和其他的四川同乡先到了法国西部诺曼底地区的小城巴约,由于没有学费只得到处打工。在克鲁索施耐德钢铁厂做工期间,他结识了已经成为共产党员的赵世炎、李立三等人,与他们一道组织华工组合书记部和勤工俭学会等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青年团体。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体验到做工的艰辛,体验到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不久,他辞去了这份工作,离开了克鲁索。
在法国艰苦的求学和做工经历,使邓小平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进一步探索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出路,一步一步地走向马克思主义。
(整理| 翟羽佳资料来源| 学习大国、东方网、国际在线、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