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

红其拉甫边防连:把忠诚写在云端

刘艺、胡铮、谢金明

一大早,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踏上巡逻路。当天的巡逻点位,是距离连队49公里的木孜吉里阿达坂,点位海拔5200多米。

“为了确保全国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边境沿线都加强了管控力度,我们连队也增加了巡逻频次。”连队指导员冯康佶说。

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连队进行视频通话,称赞他们是卫国戍边老典型,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连队组建于1949年,常年担负中巴边境线近百公里的守防任务,守卫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红其拉甫口岸。驻地平均海拔4700多米,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边防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

“习主席的勉励让我们倍受鼓舞,全连官兵干劲十足,节日期间的巡逻执勤任务,大家都抢着完成。”冯康佶说。

登上巡逻车出发,营区门口飘扬的国旗和鲜红的灯笼逐渐消失在冰天雪地中。车内,却没有一丝寒意,处处暖意融融。

“这台新配发的新型突击巡逻车,不仅马力足,开起来有劲儿,还有吸氧和取暖功能。”一级上士周林平说。

2007年,新兵周林平来到红其拉甫边防连,第一次参加冬日巡逻,就对“望山跑死马”有了切身体会——要抵达点位,需经过两座雪山、蹚过数条冰河,5公里的路程,周林平和战友硬是走了9个多小时。

从此,周林平脚底板磨出的血泡破了又愈合,愈合了又破,渐渐结出老茧,他也从“新兵蛋子”变成了“老边防”。

“这些年,最让我骄傲的就是边防上的变化。2014年,军地携手为边防一线建设巡逻路,千里边关形成以国道为主体、简易边防公路为枝干、巡逻道路为末端的交通格局。再加上配发新装备,边防巡逻由徒步转变为乘车与徒步相结合。”周林平介绍。

周林平的话引发了官兵的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起边防新变化——

第五代营房拔地而起,官兵实现吸氧在床头、随时可洗热水澡、如厕不用愁、吃上蔬菜大棚的新鲜菜……一系列困扰历代高原守防官兵生活保障的难题,已被彻底解决。

“智慧边防”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观察执勤设施稳步升级。连队实行信息化执勤以来,执勤效率和处置能力均有提升。

高原疾病应急救治救援机制不断完善。不久前,上级配发的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体检医疗设备,也开始在包括红其拉甫边防连在内的一线部队使用。

“改变的是连队的硬件设施,不变的是一代代官兵的忠诚。”连队指导员冯康佶提高了声音,“条件越好,我们越不能丢掉前辈身上的血性,越不能忘记他们在祖国边防线上的牺牲。”

那年寒冬,排长何玉带领3名战士前往边境执行任务,返回时被暴风雪围困。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只看到4座无言的“冰雕”,怀抱钢枪,保持着前进的姿态。

那年初秋,时任连长杨波在山崖上探路时,不慎跌下悬崖,所幸被一块突出的巨石挡住,当场昏迷。

几十年来,连队有100多名官兵在巡逻途中因山高路险而滚落冰河、掉进山谷或雪坑。

在距离巡逻点位还有9公里的地方,厚厚的积雪挡住了去路。官兵下车开始徒步巡逻。走着走着,几乎成直角状的冰雪达坂挡在面前,厚达几十厘米的积雪里,他们举步维艰,只能手牵着手一步一步往前走。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抵达点位。

在这里,官兵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宣示主权,为界碑描红。他们身后,祖国大地正逢新春,万家团圆。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5日电)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