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艺术




谱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等经典旋律的作曲家铁源,一生用飞扬的音符礼赞祖国、歌唱军营——

七个音符一个“班”

■焦凡洪

今年90岁的文艺老战士铁源,一大早就带领他的兵“出操”了。他说自己永远是一个“班长”,领导的“兵”是7个既亲密又神秘的音符。满头飞雪的老兵挺着笔直的腰板、迈着坚实的步伐行进,那些可爱的“音符小战士”也欢跳着在他心中奔涌而来……

早餐后,铁源坐到键盘前。他要在音乐操场上给音符排兵布阵。他的音乐创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有时也在智能手机上处理素材。到目前为止,他共创作歌曲、舞曲、戏剧影视音乐等1000多部(首),有30多件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由他作曲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歌曲成为经典,久唱不衰。

从2017年起,铁源又做出一个令人敬佩的举动:陆续将自己保存的创作手稿、音乐总谱和书籍、书信、照片等4690件珍贵档案资料无偿捐献给沈阳市档案馆。他说:“新中国成立前,我是个苦孩子,只读完小学。是党和军队把我培养成一名音乐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组织给我记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我的一切荣誉都是党给的,我要把一切创作成果用来服务官兵、奉献社会。”

图1:90岁的铁源畅谈曲谱创作。刘庆祝 摄

图2、图3:教唱军歌、倾听建议,铁源与战士心连心。铁源提供

“阵地转移”

铁源原名石铁源。1932年春节刚过,他哇哇哭叫着降生在大连这块被日本鬼子侵占的苦难土地上。他刚满半岁时,父亲石玉暑因贫病交加去世,母亲周武贤带着他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艰难生活。母亲目不识丁,但懂得文化的重要。在石铁源长到上学年龄时,母亲克服困难送他读书,使他在学校识字的同时爱上音乐、学会识谱。星期天、寒暑假,哪里有办红白喜事的,他都跑去看,因为在那里经常能听到或喜庆或悲伤的唢呐声。

1947年冬,15岁的石铁源参加革命,先是被分配在旅大地区公安部队政工队工作,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公安总队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宣传员也是战斗员,要求一专多能。为此,石铁源吹过大号、中音号,拉过小提琴,当过乐队指挥,以乐器为武器在宣传文化阵地上冲锋。音符变换着各种姿势、排列成各种阵势,呐喊着与他共同战斗。

1955年,石铁源被选调到原沈阳军区政治部歌舞团乐队担任小提琴手。走上专业文艺岗位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业务既需要“专”,更需要“精”。他深钻细研乐理知识,把休息日当成工作日。团里每天有两小时自由训练时间,他就利用这一空当骑自行车到沈阳音乐学院听课,每日在学校教室和团排练室之间奔波。有一天他着急赶路,一边飞快骑车一边在脑子里构思旋律乐谱,结果连人带车摔倒在路上,自行车前轮扭成了麻花状,他只得扛着车往团里赶。人骑车变成“车骑人”,引来很多好奇“观众”……

音乐学院的老师根据石铁源的自身条件和音乐潜质,建议他由主攻小提琴专业改学作曲专业。这是一个大跨度的“阵地转移”,既需要信心,又需要勇气。战士就要敢挑战,越是困难越向前,他更加广泛地涉猎音乐理论。当时在音乐学院学习一门课程每月要交10元学费,他连报了“钢琴”“和声”“复调”“作品分析”等4门课程,学费成了他不小的经济负担。老师看他学习用功,将学费全免。

团里开始安排石铁源为舞蹈谱写音乐。他先后创作了《鸭绿江之歌》《当我成为战士的时候》等舞蹈音乐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他也由团乐队演奏员变成创作组创作员。

意外“中奖”

从看着谱架用乐器放飞音符,到在谱纸上“调兵遣将”、让音符焕发新的生命光彩,石铁源的创作达到痴迷程度。为谱写一部舞剧的主题音乐,连续“开夜车”的他在一天早晨吃饭时还在心里跋涉音阶,光伸筷子不夹菜。孩子催促他:“爸爸,快吃饭呀!”恍惚中,他猛一咀嚼,忘了一双空筷含在嘴里,“咔嚓”一声,下正门牙、下侧门牙两颗牙齿被硌断,满嘴是血……这一撞击反倒刺激了他的创作灵感,在跑医院治牙期间,他啃下了这段音乐创作的硬骨头。

1964年,为配合部队开展的争创先进连队活动,原总政治部文化部发出通知,在全军为《四好歌》征集创作曲谱。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时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华,肩扛中尉军衔的石铁源向团领导请战,要求参加曲谱创作。在这之前,他在团里的创作仅限于舞蹈音乐,歌曲创作对他而言还是一个新阵地。

石铁源自参加革命工作接受的就是连队化管理,来团里后又经常下连蹲班,与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对歌词所反映的连队生活有切身感受,加之他在创作上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很快就写出曲谱。经年轻创作员覃钊邦修改,参加了全军曲谱创作征集大赛。

就像战争年代战士只想痛快打仗、不在乎战后的评功评奖一样,石铁源交稿后就把这事忘了。全军那么多著名作曲家,仅本团就报送了6份曲谱,他们无名小辈的作品哪有可能入选?他清楚地记得,1964年12月28日,创作组组长告诉他,1965年1月2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公布这次征集作曲的评选结果,同日的《解放军报》将刊登这首歌的词曲并向全军推荐。

这一天,石铁源早早地守候在收音机旁。10点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他久等的消息,入选曲目作者是:铁源、钊邦。当初在作品署名时,在曲作者一栏,他与同伴都把姓氏省略。这首歌曲蓬勃昂扬,部队官兵越唱劲头越足。

意外“中奖”给了铁源巨大动力。他再下部队时,官兵们称他“铁老师”,团里战友喊他“老铁”。之后一段时间,他又创作了《我为伟大祖国站岗》(与钊邦合作,魏宝贵词)《师长有床绿军被》(与关绪昌合作,魏宝贵、邬大为词),在军内外广为传唱。他说:“我就是铁了心一辈子给官兵写歌,用音乐为部队服务。”

“桃花”盛放

1980年冬,词作家邬大为和魏宝贵将一首歌词交给铁源,希望将其谱成一首抒情的独唱歌曲。此时的铁源,正处于创作的“冰封期”。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歌曲的审美情趣发生很大变化,再用过去的老腔老调写歌,演员不愿唱,观众不爱听;而一些所谓的时髦音乐,又与军营的氛围和军人的情感格格不入。怎样在歌曲创作上冲破“冰层冻土”的禁锢?铁源在奋力求索。

当晚,铁源回家在温馨的灯光下打开歌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好美!歌词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亲切纯朴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他,勾起他对同样盛开桃花的辽南故乡的向往。同时,他下部队体验生活时目睹的一个个动人情景也闪现在眼前:

在偏远山区风雪交加的晚上,一位在山顶执勤的战士为防止被狂风卷到山下,竟用背包绳把自己系在一棵大树上。铁源心疼地问:“你这样不难受吗,不怕冻僵吗?”战士说:“想想山下正在酣睡的乡亲,我感到身上暖和、心里舒服。”

在北疆边陲严冬的早晨,铁源在营房刚起床,恰好碰见一队在雪野执行夜间潜伏任务的官兵返回营院。他们的衣帽成了冰雪铠甲,连睫毛都挂满白霜,俨然是一个个“雪人”。他眼睛发热地问候大家:“你们辛苦了!”官兵们说:“没事儿,铁老师。”“只要这边境是安全的,我们吃苦受累都心甘情愿!”

想到这些,歌词在铁源心中产生强烈共鸣。是夜,他就写出曲子的第一稿。这一稿是以通俗手法、运用时兴音调和节奏谱成的,尽管在征求意见时得到一些同志的肯定,但铁源总感到少了一种当代军人的独特精神情韵。于是,他又下部队采风。

在一个连队的周末晚会上,铁源看到一个节目:来自天南海北不同民族的战士,以不同的曲调赞美自己的家乡,都为改革开放以来故乡的发展变化而自豪。铁源想,这些战士的家乡连在一起不就是祖国吗?正是这首歌词蕴含的主题!他把原稿彻底推倒,重新从熟悉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民间音乐中提炼素材、营构旋律,通过表现战士对家乡的热恋彰显对祖国的热爱,抒发当代军人的忠诚信念和豪放情怀。

此曲完成后,经本团歌唱家董振厚首唱,立刻得到广大指战员喜爱,东北的座座军营里到处回响着“桃花歌谣”。1984年春节,歌唱家蒋大为在央视春晚演唱了这首歌,使“桃花”开遍神州大地……

“明月”情深

“桃花”香飘大江南北,铁源并未陶醉,他清醒地感悟到:军营既需要铿锵有力的队列歌曲,也需要轻松优美的抒情歌曲;人民群众和子弟兵的心是紧密相连的,只要让音符在丰厚的生活沃土生长,紧跟时代飞翔,就能奏响社会共享的壮丽乐章。

1984年春天,铁源与原北京军区诗人、词作家石祥,原总政歌舞团作曲家徐锡宜等参加由《解放军歌曲》编辑部组织的创作组,到驻守河北的一支英雄部队生活和创作。他们在官兵中以“连队战士喜欢什么样的歌曲”为题,召开了座谈会。大家踊跃发言:“我们战士喜欢唱动情的、好听的歌。”“我们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但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喜怒哀乐,那些矫揉造作的调子我们不喜欢。”一位四川籍干部说:“干脆给我们写一首赞美军人妻子的歌吧!”他的妻子在农村老家既要照顾年迈双亲,又要教育抚养孩子,还要种责任田。但她从不叫苦叫累,还写信鼓励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这样的军人家属不值得赞美吗?官兵朴实而坦诚的话语如歌谱的“重音”,敲击着艺术家们的耳鼓,拨动着铁源的心弦。

几天后,石祥给铁源念了一首词的草稿,标题叫《十五的月亮》。铁源听了歌词大意后,一拍大腿:“这首词我订了!”接到《十五的月亮》定稿后,铁源彻夜难眠。一轮明月映照着一对对军人丈夫和妻子,铁源的脑海不停翻腾,平时了解的一些军人和家属的事迹也随之涌来,渐渐地“他”和“她”浓缩成两个典型形象,这就是当时引起全国轰动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的连长梁三喜和妻子韩玉秀。铁源也由此从沂蒙山区的音乐素材中捕捉到主题音乐的形象,经提炼升华,形成了融民族特色、军营特色与时代特色为一体的谱章。后经合作者徐锡宜修改润色,使这一音乐的“圆月”更加完整鲜明。

《十五的月亮》在舞台上一经“升起”便风靡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1985年,国家文化部和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在全国组织举办“当代青年喜爱的歌”评选活动,《十五的月亮》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同获一等奖,“月亮”荣登6首一等奖作品的榜首。

“星空”璀璨

《十五的月亮》在全国唱响后,铁源接到很多部队官兵、军人家属和地方群众来信。其中一封信是这样写的:“我是军人的妻子,在医院工作,又有一个孩子,整天忙累,心情不好,曾和爱人发生过争吵。当我听到《十五的月亮》时,心情很激动。我感受到军人妻子的责任之重。”一位军人的来信这样写道:“铁源同志,我们早就熟悉您的名字,您把发自肺腑最美的音符倾吐给战士和人民,激励着我们奋发前进。”铁源把这些信件看作是对自己创作的最高奖赏,鞭策他带领“音符小战士”重整行装再出发。

丈夫为妻子捧出一轮“月亮”,妻子对丈夫的情感也应化作一种艺术形象表达出来。铁源萌发了再写一首妻子唱给丈夫的歌的想法。1985年8月下旬,他去祖国大西北采风,途经北京见到石祥。这对歌曲创作的老搭档一碰面,石祥就把已经写好的一首词《望星空》读给铁源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两位艺术家不谋而合想到一起!

采风期间,铁源白天参观,夜晚顶着满天星光思考、打腹稿,于9月中旬在大漠敦煌创作出这首歌的曲谱。在歌曲定稿的稿纸上,他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之所以用这种情感和风格写出这首妻子唱给丈夫的歌,是想把它作为《十五的月亮》的姊妹篇。”

《望星空》在军营内外光芒四射。根据一些同行和指战员的意见,铁源又将其与《十五的月亮》的曲谱作了完善补充,使两首歌曲既能独立演唱,又可合二为一进行男女对唱,从而使“月亮”与“星星”交相辉映。

2000年,铁源离休。他虽然脱下心爱的军装,但仍指挥7个“兵”战斗,为干部战士写歌。他说:“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离休后,他又创作歌曲数百首。其中一首歌颂党的歌曲《你的名字》(吴善翎词),他先后修改打磨5个年头,获得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铁源创作了《党旗高扬》(李幼容、赖玉词)《西柏坡告诉我》(季新山词)等歌曲,在网络平台嘹亮传唱。

文艺老兵斗志昂,晚霞飞舞战歌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铁源又带领他的“音符部队”英武列阵,踏响的将是更加壮美的旋律。

图4:每一个音符,都是从老兵笔端流出的心声。刘庆祝摄

图5:文艺老战士铁源深情寄语。

责任编辑:王韵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