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艺术


△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在罗浪的指挥下第一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雄壮的旋律,就是与新中国一同诞生的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奏响的第一首乐曲。73年来,解放军联合军乐团累计担负了16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演奏任务,一次又一次地用精准演奏的一首首雄壮乐曲,向全世界彰显了人民军队的精气神、人民共和国的精气神、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成为壮丽新中国一往无前铿锵步伐的光荣见证者。自信的底气、奋进的锐气、必胜的勇气,在高昂的军乐声中充盈天地间!军旅作家王毅近日对话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张海峰,为您展示军乐艺术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在激励全体人民奋进新时代,实现强国强军目标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蕴。

——编者按

王毅:从1984年国庆阅兵开始,整整38年中,您先后6次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国家阅兵活动,也幸运地见证了强国强军的宏伟巨变。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印象最深刻的是最近一次大阅兵,也就是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您作为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团长和总指挥,请回顾一下这次阅兵军乐演奏的有关情况。

张海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6次抽组联合军乐团。联合军乐团以解放军军乐团为基础组建,另从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国防大学、战略支援部队等全军10个大单位,累计抽组演奏人员1500余名。为了让这次阅兵能够在全世界面前充分展示进入新时代以来全新的人民军队形象,我们早在一年前就开始策划研究如何在音乐形式上作出重大创新和历史性突破。

此次演奏任务包括阅兵和群众游行两个部分,先后演奏了56首作品,是历次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中演奏曲目最多的一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阅兵式中演奏的28首曲目,除保留了16首经典阅兵曲目外,其余12首都是为了此次阅兵量身打造的;在群众游行部分演奏的28首曲目,全部是新编曲作品,包括9首原创的分列式进行曲。所有编曲和创作,都由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完成。

与以往相比,这次阅兵在军乐演奏方面主要有4个突出特点:

一是突出了仪式感。首次在阅兵中运用了号角音乐,专门创作了《致敬号角》《敬礼号角》《阅兵式号角》《分列式号角》等9首全新进行曲作品,同时在第一排面安排了100名小号手,配礼号、挂号旗,达到了阅兵音乐“全铺式”的音响效果,进一步突出了仪式感、庄严感。

二是彰显新时代特色。在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出场时,我们改变过去演奏军旅歌曲的传统做法,有针对性地创作了《钢铁洪流进行曲》《冲上云霄》等8首军乐交响作品,以展现改革强军巨大成就,增强了视听效果。《钢铁洪流进行曲》的节奏是每分钟88拍,和装备方队车辆行进的速度融为一体。《冲上云霄》的节奏是每分钟150拍,更贴合空中梯队翱翔云天的速度。

三是创新演了演奏形式。联合军乐团成员第一次分别着陆、海、空三军礼服,首次采用100名高音礼号、100名中音礼号、100名女兵军鼓队演奏号角音乐。首次增设定音鼓声部,进一步增强了音乐的厚重感、辉煌感。

四是体现了联合要素。出场的1300余名官兵分别来自全军多个军兵种,分布在不同的声部,却又担负着相同的演奏任务,共同奏响新时代的强军号角,充分体现了一体化联合行动的时代特点。

△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在激情演奏。

王毅:正如您所说,国庆70周年阅兵军乐演奏,是我国16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中曲目量最大的一次,而且有一半都是你们为这次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量身打造的全新作品。这个难度对我们军乐演奏外行来说,确实是难以想象的。当时您作为联合军乐团总指挥,是如何做到让这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乐团1300余名演奏员,以及3000名大学生合唱团成员,圆满完成任务的?

张海峰:牵头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执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演奏任务,是中央军委赋予解放军军乐团的一项重大而光荣的政治任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全体演职人员怀着对党和国家、军队的无限热爱,历经了100余天艰苦卓绝的封闭集训、强化演练,累计组织12350多个小时个人训练、540个小时大声部训练、68次共131个小时全团合练。我要求每一个乐手和合唱队员,都必须把这56首音乐作品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熟悉到像自己的名字一样,镌刻于心,固化于行,达到精准绝伦的境界。最终,我们在国庆节当天以精湛的演奏、威武的阵容和过硬的作风,圆满完成了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全部56首乐曲演奏任务,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王毅:这次阅兵演奏,联合军乐团以非常整齐划一的队形与动作,突显了非常恢宏、雄伟、壮阔的气势。请给我们讲讲您都采取了哪些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张海峰:针对不同受阅模块,我们在音乐创作上也进行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设计,先后创作出《钢铁洪流进行曲》《东风浩荡》《冲上云霄》等8首全新的军乐交响作品和4首号角音乐。在演奏形式上,重点在前三排进行了大胆突破改进。新设百名女兵军鼓队,同时首次采用100名高音礼号、100名中音礼号和打击乐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使乐队音响效果与天安门广场空阔、宏大的场效更加匹配,突出了音乐的厚重感,达到了礼乐交融的盛大效果。在训练演练上,狠抓3个月集中强化训练。联合军乐团进驻阅兵村后,采取以强带弱、包干帮教的结对式训练方式,深入开展背曲标兵评比、各军兵种声部大比武及交流音乐会,在阅兵演奏训练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次”。最终,我们以世界一流、历史最好的艺术水准,使一批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军乐艺术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王毅:您在形式上的创新——比如,组建100名女兵军鼓队,在200个礼号上挂上号旗,以及女兵换上了更显青春亮丽的裙装,等等——总能让人们耳目一新。

张海峰:是的,第一排我们设计的是100名女兵组成的军鼓队,非常靓丽;第二排100名小号兼礼号,以及最能体现解放军光辉历史的军号;第三排是100名有号旗的中音号兼长礼号演奏员。我与专家及乐器研发人员专门为本次阅兵研制出中音礼号,又叫长礼号。在乐队配置方面,我把小号、长号、圆号、中音号、小鼓和打击乐这六排放在了最前面,因为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冲击力是最强的;把单簧管、长笛、萨克斯这些木管乐器放在了铜管后面,但同时又把大军鼓、大镲、四音鼓等其他打击乐器放在了铜管和木管之间,这样就用打击乐的声音把整个联合军乐团的节奏紧紧地粘合在了一起。这样使联合军乐团无论从画面的呈现上,还是器乐的冲击上,都显得既富有变化,又干净整齐,给世人呈现了一场气势磅礴、旷广恢宏的视听盛宴。

王毅:人民音乐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了《军人的荣耀——张海峰指挥作品精选》。您将近百首经典原创军乐管乐作品收集在这个新专辑中,反映了历史脉络,呈现出新时代特色,其形式精彩新颖,视听效果气势磅礴。

张海峰:这个专辑收录了从开国大典的军乐总指挥、首任军乐团团长罗浪,到现在最年轻的新生代军乐团作曲家,一共几十人的创作,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历史的全面回顾。从这套专辑中,大家可以感受到,中国军乐和管乐在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创作风格、音乐语汇以及配器手法等,70多年来不断发展的创新进步和巨大变化。

王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管乐创作演奏团体,其管乐艺术的创作和演奏代表了中国音乐领域的最高水准。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以及国内各种形式的音乐会上,您们都为观众奉献了多元化的管乐音乐盛宴。请您谈谈管乐交响民族化的创作理念及发展方向。

张海峰:在掌握中国音乐元素的基础上,我深刻地领悟到,要具备先进的创作技法和民族审美,并不止是曲调优雅婉转,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创作要根植民族音乐,深挖民族音乐特色,新作品才能够触碰到民族文化灵魂的最深处,管乐交响民族化才能真正走上“中国创造”之路。

近年来,我与军乐团创作室的作曲家共同研究创作了近百首不同形式的管乐原创作品,“中国原创管乐作品精选”专辑收录的进行曲、协奏曲,包括交响乐、外国作品等,都是我首演或是首录的作品。其中收录了14首解放军军乐团全新原创的进行曲,如《盛世欢歌》《大学生进行曲》等,还收录了9部原创协奏曲作品,是由长笛、颤音琴、钢琴、单簧管、小号、铜管、打击乐等与交响管乐队共同演绎的作品。我还策划创作并指挥完成了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2012年“庆祝建军85周年军乐晚会”、2014年“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2017年“永不忘却——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专场音乐会”、2019年“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曲音乐会”等大型活动。

王毅:《军人的荣耀》这个标题,一触及就充盈着满满的军人荣誉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执行国家的内事和外事司礼音乐演奏任务。这已经不单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而是一种承载了华夏文明、民族精神、时代风貌的多元载体。我们特别想听听司礼音乐演奏背后的故事。

张海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建团至今,三代军乐人从作曲指挥到演奏,经历了很多重大历史时期,整理编配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首音乐作品。近些年来,我特别注重将中国各民族音乐及中国民歌、原创歌曲展示给来访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其中就有蒙古族音乐《牧歌》、新疆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以及原创歌曲《红旗飘飘》等150首。我们还认真准备演奏来访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并且是原汁原味的现场演奏,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充分地展示新时代的大国风采。经常出现工作结束后,外宾主动要求收藏我们演奏的中外音乐的情况。

王毅:我们都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没有创新,一切事物就都没有了生机和活力。这些年,您在引领军乐向新向强中,也做出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和全新的尝试。在表演形式方面,您都做了哪些创新?

张海峰:在表演形式上,一是让军乐更具仪式性。军乐是部队日常训练生活等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在战场上更具有鼓壮军威士气的第一职能。为此,我在观赏性和艺术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在音乐会上,以我军各军兵种军歌为主线,创新了“向军旗敬礼”这一让观众热血沸腾的仪式性军乐表演形式。

二是让军乐更具大众性。每年的“八一”建军节,都要组织并指挥军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我是一个兵”“让军乐再出发”“红旗飘飘”“英雄赞歌”等建军节专场音乐会。

三是让军乐更具创新性。早在2003年,我就在军乐团成立了国内首支流行管乐队,曲目包括国内外各种流行音乐风格,如爵士乐、拉丁音乐、摇滚乐等,20年来进行了近200场演出,还带领流行管乐队出访过英国、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南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深受世界各地观众喜爱。

四是让军乐更具国际性。2018年,我们在长城脚下首次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五届军乐节。本届军乐节最大的亮点是,第一次在长城脚下举办。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维护和平的象征。

王毅:我知道,在那里,您指挥各国军乐团共同演奏了专门为本届军乐节创作的《中国长城》,以及军乐节主题曲《和平号角》。

张海峰:是的,这两首曲目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壮丽雄伟的长城,更象征着友谊与合作、和平与发展。

还有就是,在表演形式上,让军乐交响化。2020年,我们举办了新时代军乐(管乐)交响化高峰论坛。本次论坛致力于搭建国内高层级管乐交流平台,邀请了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演奏家、专业音乐院校管乐专家教授等共同参加,研讨军乐(管乐)交响化传承与发展,回顾建国以来管乐交响化作品,围绕新时代管乐交响化在创作、指挥、演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同时推出新时代中国原创管乐交响化作品的征集、评选、录制、出版、全球传播等扶持计划。目的就是希望以此论坛为起点,全面推动中国军乐(管乐)交响化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王毅:我们观众见到您指挥军乐团的画面,大部分是在电视新闻上面。特别是近十年来,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都深切感受到了大国外交时场面的气派、礼乐的震撼。

张海峰:随着我们国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呈现新时代的大国礼乐,也是新时代的现实需求。我生在军乐团,长在军乐团,血液里面流淌着中国军乐的基因。如何体现新时代中国礼仪音乐,我责无旁贷,必须主动担当。我认真查阅了中国不同朝代礼乐的形式及内涵,借鉴了世界各国礼仪音乐的发展及特点,结合中华民族音乐特色,再根据外交部礼宾司的要求,对新时代的礼乐大量进行融合创新,从而实现了在不同层面用不同的音乐和形式来创造和展现。我们先后在迎宾号、行进乐队吹奏表演、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宣誓号角音乐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

王毅:您是如何用一段铿锵激昂的号角奏响,将宪法宣誓仪式烘托得更加神圣与庄严的?

张海峰:2018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举行盛大的宪法宣誓仪式。作为此次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仪式的一部分,宣誓仪式曲和主席出场号角这两段音乐尤为重要。这样的创作,看似开放自由,实则限制颇多,音乐的时长、风格、元素等都需要考虑仪式的实际情况。首先将音乐形式确定为号角。第一,选用国歌作为音乐素材;第二,最后以长音收尾;第三,乐曲的配器增加长号。号角用小号作为主要乐器,但增加长号后,声部可以由3个变为8个。这样,短短20秒的乐曲才能够表现足够丰富的内涵,而且由于打击乐的加入,节奏感强,更加激昂奋发、铿锵有力。解放军军乐团此次演奏宣誓仪式曲和主席出场号角时,也在形式上做出了特别安排——通常只用在室外举行的国家典礼上的礼号,首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在国家举办的表彰大会上仪式音乐的创作,也十分重视创新。2018年6月8日首次举行的友谊勋章颁奖仪式上,使用6名礼号手和32名乐队演奏员演奏出场号角和仪式音乐。同年12月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首次安排了6名礼号手在主席台两侧演奏。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挥演奏《向祖国英雄致敬》和颁授号角音乐。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奖仪式上指挥演奏《忠诚赞歌》。这些创新都使受表彰人员充分感受到国家级的荣誉感、自豪感。

王毅:是啊,您作为一名军乐老战士,几十年来坚持用手中的指挥棒奏响了一首首最嘹亮的“忠诚的赞歌”,同时也表达了每一位中国军人对祖国的“忠诚的赞歌”!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