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携手周边国家 共创美好未来

■王文起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

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进一步做好周边工作、不断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水平、扎实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外交的重要工作方向。

进一步巩固战略互信,共建和平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出访周边国家,广泛邀请周边国家领导人访华或出席我重要主场外交活动,全面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起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伙伴关系,同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湄公河五国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倡导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日益发展壮大,积极参与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合作机制、中日韩合作、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合作,为地区和平打下坚实政治基础。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同周边国家的战略沟通,支持周边国家走稳自身发展道路,坚持国际和地区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与周边国家携手应对威胁破坏和平的各种负面因素,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共同守护地区和平。

深化发展融合,共建繁荣美丽家园。中国已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成为亚洲国家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与地区国家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在一些国家大搞单边主义,挥舞关税大棒,严重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新形势下,中国加快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实,加强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和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推动亚洲形成更加开放的大市场;在人工智能、绿色转型、蓝色经济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亚洲家园。

加强安全合作,共建安宁家园。中国秉持安全共同体理念,为推动政治解决周边地区热点问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作出中国贡献。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创造性提出“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进”思路;在阿富汗问题上,提出帮助阿富汗重建发展的《屯溪倡议》;在缅甸问题上,促推各方弥合分歧;与周边国家携手应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威胁,开展安全执法合作。针对地区面临的各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中国与周边国家携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强化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深化防务、反恐、海上联合搜救和演练、打击跨国犯罪、灾害管理等领域合作,加强网络、海洋、卫生健康等共同体建设,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扩大人文交流,共建友好家园。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要活动,搭建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与周边国家不断拓展人文交流合作;一大批“小而美”民生项目合作给周边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中国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实,深化文明互鉴、和合共生,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对亚洲价值、亚洲方式、亚洲传统的集体认同,推进教育、文化、艺术、旅游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筑牢相知相亲、世代友好的基石。

中国同周边国家是命运紧密相连的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后,中国将继续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共同愿景,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基本遵循,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